武漢名果“江山嬌”:中看不中吃,小名月月紅

江山嬌,原名月月紅,產自武漢植物研究所(現稱武漢植物園),由“中華獼猴桃”與“毛花獼猴桃”雜交而成(Actinidia chinensis x Actinidia eriantha),是名噪一時的獼猴桃觀賞品種。江山嬌本姓毛,不姓江,它的孿生品種叫“超紅”,估計是不甘於被後者蓋過風頭,月月紅後來改名為大氣磅礴而不失柔情的“江山嬌”。

武漢名果“江山嬌”:中看不中吃,小名月月紅

江山嬌於1985年由武漢植物研究所培育成功,花冠為玫瑰紅色,一年可開花五次以上,從播種到開花結果僅需1年半 (一般獼猴桃要3-4年)。正因為長得太急太快,所以江山嬌平均單果重量只有區區25克,而大眾消費的獼猴桃基本上單果都在100克左右。換句話說,這個江山嬌名字起得不可一世、震古爍今,實際上卻中看不中吃、賣都賣不出去。


原本江山嬌的母本“中華獼猴桃”果型很大很高產,結果和父本“毛花獼猴桃”一配,果實竟縮小到了1/3,唯獨繼承了父系“花色鮮豔”的特點。江山嬌似乎把渾身上下的勁兒都拱到花上了,不但花朵比父輩更大更豔更誇張,而且每年開花次數抵得上“毛花”一代的五年計劃量,堪稱是“開大花結小果”的典型,活生生把自己從一株實用的水果植物雜交成了不倫不類的觀賞花卉。

武漢名果“江山嬌”:中看不中吃,小名月月紅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成立於1958年11月,現在已經建成全球最大的獼猴桃基因庫。1978年,中國大陸只有不到1公頃的獼猴桃種植面積,而如今獼猴桃已成為中國普通老百姓吃得起的水果。中科院微博官號曾刊文評價說,“這些全有賴於”武漢植物所30多年的不懈努力。

農林業界權威典籍《獼猴桃》封面第一張選取的就是江山嬌的照片,武漢“月月紅”在中國獼猴桃培育史上地位之顯赫,由此可見一斑。

武漢名果“江山嬌”:中看不中吃,小名月月紅

哪怕當年被視作武漢所的重要研究成果,但終究是個連化驗員都不往家拿的貨色。江山嬌長得再看,也不招老百姓待見,就因為它只顧急急忙忙戴紅花了,沒把心思放在老老實實長果子上。

既然吃不到實惠,這“江山嬌”還不如叫“月月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