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道情皮影戏 东方魔术般的艺术

环县道情皮影戏 东方魔术般的艺术

道情皮影戏——表演现场

环县道情皮影戏 东方魔术般的艺术


环县皮影-金殿


环县道情皮影戏 东方魔术般的艺术

环县皮影-经架


环县道情皮影戏 东方魔术般的艺术


环县皮影-象车


环县道情皮影戏 东方魔术般的艺术

环县皮影-銮驾(局部)


环县道情皮影戏 东方魔术般的艺术

环县皮影-四鬼抬轿


环县道情皮影戏 东方魔术般的艺术

环县皮影


环县道情皮影戏 东方魔术般的艺术

环县皮影-刑天神


环县道情皮影戏 东方魔术般的艺术


环县皮影-帅帐


环县道情皮影戏 东方魔术般的艺术


环县皮影-凤阁楼


环县道情皮影戏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2002年6月9日,中国民俗学会正式命名环县为“皮影之乡”。

环县皮影历史悠久。清末民初的皮影艺人解长春在皮影的制作和演唱诸方面,作了大胆的改进,给古老的皮影艺术以新的生命。解长春的传人,继承发展了解氏皮影艺术,使得这个古老艺术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匈奴人,经常南下侵扰,首当其冲的便是彭阳(今庆阳、镇原境)一带,有一次匈奴人将彭阳县令杀了,当时的汉武帝刘彻大怒,发兵十万,亲率出征,来到彭阳。当夺得战争胜利时,一个噩耗传到了彭阳行宫,刘彻的一位爱妃病故了,刘彻闻之,深为悲痛。这时有个方士进言,他能使皇妃再现,于是他用皮革制作了一个酷似刘彻爱妃的偶像,他自己藏在了这个偶像的后面,带动这个偶像在帏帐内来回走动。方士让刘彻在帐外观看,非常逼真。后来刘彻离开彭阳,这种偶像光影的“把戏”便在彭阳一带流传开了。后来,为了制作表演方便,人物偶像逐渐缩小,发展成为今天皮影了。

环县皮影的制作工艺极其考究,非牛皮而不用,而且对牛皮质量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要达到平整耐用,厚度适宜,润泽透明,柔而不软,硬而不脆。所以,通常选用青草期口轻的黑色公牛皮,经过浸泡、框架、阴晾、刀刮等多道工序之后,才动手设计构图、精心雕刻。人物、动物、景物的雕刻都曲直有序,阴阳、虚实、疏密、长短错落有致。皮影的着色也极其讲究,以大红、大绿、滕黄为主色,兼用少许蓝色、黑色,而且点染时只用纯色。这样渲染而成的皮影色彩绚丽,色调和谐,人物栩栩如生,景物浑然天成。所以,一件精良的皮影作品,不仅浸透了皮影制作艺人的汗水,也饱含着皮影制作艺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修养。因此,皮影的价值,很难用金钱去衡量。皮影是傀儡,虽然没有生命,但却有灵魂。而灵魂则是皮影艺术家们用心血和智慧铸造的。

环县皮影戏,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小舞台的大世界。观看欣赏皮影戏,视线角度变化小,注意力容易集中,不易疲劳,是一种休假保健剧种,常看庆阳皮影戏,不仅可以陶冶艺术情操,而且也利于身心健康。

环县皮影戏,是中国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的复合体,是中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

1987年,环县皮影戏曾应邀出访意大利,在罗马、米兰、威尼斯等十三个世界文化名城演出,外国朋友称赞演唱者为“来自东方的魔术般的艺术家”。同时赞叹:“中国农村了不起,真不愧是文明大国”。

2007年环县道情皮影再次应邀出访欧洲四国、参加了德国、奥地利举办的“国际木偶皮影节”并进行了精彩演出。

环县皮影艺人把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艺术风采展示给世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