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新能源货车的一次奇葩遭遇

和大家分享一下疫情期间新能源货车的一次奇葩经历。

2020年3月6日,正值庚子年新冠肺炎抗疫的关键时期,下午3点左右,我们接到了一个任务,是运送一批共享电单车从银川到大武口,并且投放到指定的区域。考虑到要到市内核心区进行投放,其他车辆限行,所以我们决定采用4.2米纯电动厢式货车运输,没想到这一个决定让我们体验到了一次奇葩之旅。

由于还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各方面还没有完全复工,所以我们的团队还没有完全开工,司机师傅都还在家里待命,所以赶快联系在家的司机师傅做好第二天上班的准备。第二天早上,按客户指定时间到达了装货地点,快速的装车完成以后,车队就出发了。刚走出了两公里,车队的一辆车出现了故障,无法启动也无法行驶,只好就近连拖带推的送到了一个临时停车场停放,货物还在车上放着。

我们车的车都是某品牌的厢式货车,正常情况下满电可以行驶150公里,从银川到大武口单程是70公里,再加上市内行驶的路程,再扣除车辆低电量容易出现的限速以及突然不能行驶等问题,所以每次到了大武口都必须要再去充电才能返回银川。

卸完货之后我们就去公交公司充电,正常情况下半小时就可以充满电开始返回了,但是当我们兴冲冲的到达公交公司以后,果然看到了公交公司大门外面醒目的疫情防控标语和戒备森严的值班人员,在表达了想要进站充电的意愿之后,值班人员面无表情的指了指大门外面贴的标语,“疫情期间,外来车辆人员严禁入内”,经过询问和对方解释,我们明白了,这是来自于主管单位的要求,因为公交公司情况特殊,所以严禁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在举国“抗疫”的情况下这样的标语到处都可以见到,并且也都在严格执行,我们能理解也 愿意配合。可是宁夏都已经连续好多天新增为零了,到处都是号召复工复产的消息,我们也正是运送复工复产物资才到达这里需要充电的。可是面对这样的标语我们和工作人员都很无奈,尽管我们和工作人员都知道现在其实已经很安全了,可是这是”上面的意思“,所以谁也不敢擅自做主放我们进去充电。经过一番软磨硬泡,最终我们还是没能进入公交场站去充电。

后来,经过了无数个电话,碰壁无数次,被各种各样的冷冰冰的拒绝之后,我们在离这个地方有5公里的另外一个仓库找到了一个慢充桩,这还是辗转有熟人给打电话介绍,人家看面子才让我们充电的。如果快充桩,半小时就可以充满,慢充桩10个小时可以充满,但是这也没办法,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稻草,有胜于无,于是,在冲了整整一下午,车辆充到50%的时候,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并且在晚上八点回到了出发的地方,在整理单据和其他物品的同时,我们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把车辆的电量又充满了。

这就是疫情期间新能源货车的一次奇葩遭遇。写的有点乱有点仓促,可是我们有几点感慨。

1.在充电桩网络普及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其实很方便很实用,并且节能环保。还非常省钱、

2、有关部门在执行有关政策时,真的要考虑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疫情期间新能源货车的一次奇葩遭遇

电动汽车充电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