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廢處理市場規模將超百億元 融資客爭搶6只潛力股

A股市場週四震盪回落,板塊方面,僅有5類概念股上漲,醫廢處理概念股漲幅居首。分析人士認為,醫廢處理板塊的上漲源動力在於政策的強力支持,相關個股值得重點關注。

消息面上看,3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加強醫療廢物綜合治理保護生態環境情況舉行發佈會。會上生態環境部應急辦主任趙群英介紹,1月20日以來,全國累計處理醫療廢物14.2萬噸,目前,涉疫醫療廢物當天收集、轉運、處置。根據近日十部委印發《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到2020年底,全國每個地級市都要至少建一個規範的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到2022年6月底,全國每個縣都要建成從收集、轉運到處置的完整體系,徹底解決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不足的問題,最終實現平穩、安全、可靠處置。

連年來的政策扶持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醫廢處理市場不斷擴大。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的2018年-2023年中國醫療情況和危廢處理產量規模顯示,2023年預計醫療廢棄物處理市場規模將達到107.37億元,同時醫療廢棄物產量達到249.56萬噸。

受此消息提振,週四,醫廢處理板塊中江南水務開盤後迅速漲停,雪浪環境、潤邦股份、綠色動力等個股漲幅居前,漲幅均在2.4%之上,另外,東江環保等5只個股逆市上漲,上漲股佔板塊個股總數的56%。

從資金動向來看,週四板塊主動買賣資金呈淨流出態勢,合計淨流出2.11億元,主動淨買入個股有5只,佔比31.25%,分別為雪浪環境、啟迪環境、僑銀環保、東華科技、綠色動力。

從槓桿資金的角度看,春節之後,融資客已對醫廢處理板塊的部分標的進行買入。《證券日報》研究部記者通過統計,截至3月11日,板塊中的9只兩融標的融資融券餘額合計達29.18億元,而在2月3日至3月11日融資買入額達81.26億元,區間融資償還額為77.64億元,上述標的新增兩融餘額3.6億元。

具體來看,融資客最看好6只標的股,在春節後不斷融資加槓桿,合計達4.89億元,分別是高能環境、興源環境、東江環保、首創股份、東華科技、江南水務。

申萬宏源認為,《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出臺,利好正規企業。當前環保整體處於估值底部,醫療廢物處置業務佔公司主營業務比例低,本次政策對上市公司業績提升直接作用不明顯,但可以幫助行業提升關注度,在行業企穩回暖的背景下,助力優質公司價值迴歸。看好2020年業績成長提速的中金環境和上海環境,以及業績調整充分蓄力發展的東江環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