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溫馨提示:目前正處於疫情期間,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儘量少出門,本人決定在疫情結束前,不再外出走訪古村落,下面古村落的照片拍於疫情發生前。)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楊陳村是千年古鎮慈城的一個行政村,地處慈城的西南面,近幾年到楊陳村去的遊人很多,但都是衝著油菜花去的,而知道楊陳翰林第和後新屋的卻並不多。當地有俗語:“太史第勢道大,後新屋銅鈿多”,據村民介紹:翰林第俗稱二十四間走馬樓,有五道門、四對旗杆、父子進士(同治四年進士楊泰亨和光緒十六年進士楊家驥),原來翰林第正門上懸掛著“太史第” 匾額(所以當地人稱翰林第為太史第),前廳正中掛有慈禧御賜的“歲歲平安”匾額,還有曾國藩手書石刻碑文,熱心的村民陪著我去找過,可能因為比較珍貴已經被人收藏起來了,沒能見到。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楊陳翰林第(原名翰林第),是清代翰林楊泰亨宅第,楊泰亨(1824一1894),慈溪人(今寧波慈城楊陳村),咸豐八年(1858)舉人, 同治四年進士,是清晚期慈溪著名的大學士, 光緒年間編寫了《慈溪縣誌》。楊陳翰林第,俗稱二十四間走馬樓,坐北朝南,現存建築二進,院落三重,東西兩廂樓貫穿前後,呈回字形,前進五開間,前後各置簷廊,後進五間二弄,前置簷廊。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楊陳翰林第(原名翰林第),區文保點。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楊陳翰林第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楊陳翰林第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前後進之間的天井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前進後簷廊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精美的花窗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一寶--屋後的石筍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村民介紹說:每年石筍上都會冒出“青苔”(冒青煙)。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離翰林第不遠處的大池敦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據這幢老宅的主人講,過去裡面是讀書的地方,曾國藩手書石刻碑就豎在門旁的。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墓誌銘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楊陳370號民居(後新屋)--現存建築由門樓、建築三進、院落三重所組成,整體佈局基本完整,佔地面積約1665平方米。前進七間二弄,中進為五間二弄,後進與中進相同。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門樓單開間,硬山頂,進深二柱二檁,前柱上置牛腿。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前進簷廊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這是中進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因有“黃狗”看門,不敢從此進入後進。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這是前進與中進之間的天井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天井中的花窗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翰林第和後新屋——寧波慈城楊陳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