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罵了一句髒話,流傳了千年,卻成為現代人的口頭禪,你知道是哪一句嗎?

你的最佳情感分析師


我認為應該是“老而不死是為賊”這一句吧。至於“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這句話是有不同的看法的。

“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出自《論語.憲問篇》,原文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原壤,姓原,名壤,春秋時期魯國人,是孔子的老相識。

“夷俟”,錢穆先生在其《論語新解》中解釋的非常清楚,“古人兩膝著地而坐於足,與跪相似。但跪者直身,臀不著踝。若足底著地,臀後垂,豎膝在前,則曰踞。亦曰蹲。臀坐地,前伸兩腳,形如箕,則謂箕踞。夷即蹲踞。古時東方夷俗坐如此,故謂之夷。俟,待義。夷俟,謂踞蹲以待,不出迎,亦不正坐。”古人正規坐的姿勢應該是兩膝著地,臀部坐在自己的足上,與跪相似,差別是跪是直著身子的。所謂“夷”就是蹲著,“俟”就是等侯的意思。對於東方的夷狄有這種蹲著的習慣,故稱之為“夷”。“夷俟”就是蹲在地上或者房間的角落裡,不出迎,見孔子進來了也不坐正。也有學者認為“夷俟”應該是箕踞,也就是兩腳前伸,伸展雙腿,坐在席上。“以杖叩其脛”比較順手!

“孫”,同遜,也發遜的音。

本章的譯文是,原壤等侯孔子時,像夷狄一樣蹲在地上,孔子進來了亦不坐正。孔子說:“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麼可稱道的成就,老而不死,就是個賊啊。”說著,用手杖敲敲了他的小腿。

朱熹對於“賊”的註釋是“賊者,害人之名”,朱熹認為原壤從小到大一無是處,老而不死,只能是敗常亂俗,故孔子責備原壤,稱之為“賊”。之所以敲其小腿是為了讓原壤別蹲著了。

錢穆先生對本章的理解與朱熹夫子的偏差比較大,首先就是對“賊”的註釋,錢穆先生認為是“偷生義”,並沒有明顯的貶義。另外,“叩其脛”是“此乃相親狎,非撻之”。孔子對原壤表現出來的是對兒時玩伴的親暱,而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痛斥。


逆襲的諸行無常


孔子一生以育人為本,也許他從未預料到,自己當年的一句話日後會成為萬千大眾尤其是教師的口頭禪。那麼這句話是什麼,又是怎麼來的呢?


話說孔子有一學生,名叫宰予,宰予這個人很聰明,思想很活躍,他非常的好學,但也常常會向孔子問一些很難以讓人理解的,不可思議的問題。比如他曾向孔子當面提出“三年之喪”的不可取,他說:

“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孔子提倡父母死去後,應守喪三年表示孝道,但宰予不認同。他覺得讓君子守孝三年什麼都不做,必然會禮崩樂壞。孔子對宰予的這個看法很不滿,他問宰予你這麼想這麼做心安嗎?宰予竟然毫不猶豫的回答,心很安,於是孔子對他說,你心安就這麼做吧!之後孔子就很生氣的說:

“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所以孔子評價宰予“不仁”,其實宰予的話也不無道理,只不過,他的想法與老師的思想衝突了,而宰予又是一個並不完全以老師的意志為自身意志的學生,就像如今學校裡很多思想活躍,腦子聰明但又時常與老師頂嘴的學生一樣,這種聰明叛逆的學生其實不一定會得到老師的歡心。



宰予還曾問孔子:

“井有仁焉。其從之也?”

孔子回答:

“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予還曾問孔子,井裡有一個仁者,應該跳下去救還是不跳下去救,跳下去救自己死了,不跳下去救就是不仁,該怎麼辦?

看看宰予問的問題,這完全就是給老師挖坑,回到救與不救都是錯的,而孔子也並不傻,他一針見血的指責宰予說,你提的問題不對,君子可以到井邊去想方設法施救,但不可陷入井中,然後又順道教育了宰予一下,“君子可以被欺騙,但不可以被迷惑!”

後來有一次,孔子發現這個讓他頭疼的學生大白天竟然在睡覺,於是他便很失望的說了下面幾句話: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腐爛的木頭不可以用來雕刻,糞土的牆面不可以塗抹,對於宰予這樣的人還有什麼好責備的呢,而宰予之人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以前聽了別人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而以後聽到別人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言行。

通過這段話不難體會孔子對宰予是多麼的失望,而“朽木不可雕也”也成了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失望透頂的千古名句。

但宰予這樣的學生真的一無是處嗎?其實宰予的不盲目跟從與獨立思考恰恰是如今學生所欠缺的,不是嗎?


鹹魚閒聊


都說和尚脾氣好,可是佛祖都有生氣的時候,因此有“獅吼”。作為傳道授業受人尊重的老師,既有自身修養,又受到人們的期待,他們自然也是個個很有修養的,就算是暴脾氣的老師,說話也不會一般不會爆粗口。

那作為禮制的建立者孔子老先生,他把“禮”看到很重,甚至認為因為有禮才有了國家,在他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受到了很多人、國家的推崇,他應該也是一個極有修養的人。這樣的人,也許一生都不會爆粗口吧?但是實際上,他確實罵過人,而且因為罵的很難聽,和解氣,卻偏偏不帶明顯的髒字,所以後來被歷代文化人引用。


那麼究竟他說了什麼,讓一句罵人的話都流傳千年?

孔子門下弟子很多,足有好幾千人,但是其中的賢者卻只有72人。什麼人能算的上是賢者呢?就是那些通曉六藝的人。剩下的人雖然不是賢者,但是也能經常一起聽課。不過,很多人上課態度並不是很好。比如有一個叫宰予的學生,可能是感覺夫子講得太無聊了,所以經常在課堂上打瞌睡。要知道,孔子的授課方式是很先進的,他從來不搞滿堂灌,而是在輕鬆的氛圍裡,讓大家自己發揮,互相討論,互相進步。這樣的課堂應該是氣氛很活躍,大家都能參與進來的,然而宰予偏偏總是在課堂上睡著。

宰予可能是經常向夫子保證:下次我不睡了!然後到了下次來上課,他又睡著了。有一次夫子可能是心情不好,正好看見宰予又睡著了。然後他就想起來:這傢伙這個樣子已經好多次了!不想聽我的課,可以不來啊!當然後半句他沒有說,作為一個很懂禮的人,他一直在努力教導學生,此時他主要也是為學生不好好學習而感到氣憤。於是他就當著眾人的面,嚴厲地批評了一次,然後說出了一番流傳千古的話: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這話就是說,這傢伙就像是腐朽的木材一樣,根本不堪用來雕刻;又像糞土砌成的牆一樣,根本就擦不乾淨!他憤然說完這話後,又隨即補了一句:以前我聽人說話就信了,但是現在我學到了,有些人是光說不做的,以後從這件事起,我要改變以前的做法了!

那麼後來宰予怎麼樣了?

前面說了,孔子的弟子足有幾千人,那能記住宰予的名字,說明他還是不錯的,也許以後也有機會成為賢者之一。但是因為這件事,他被老師臭罵一場,後來再也沒有了記載,顯然他的一生可能就真的睡過去了。



不過,這件事雖然記載在書裡面,書卻不是孔子寫的,未必當年就有這樣的事,但是不管如何,書裡孔子的這句罵人的話,卻被後人學到了。因為後世多推崇他的學說,所以這《論語》裡面的諸多東西,就成了人們經常掛在嘴上的東西,尤其是那些有些文化的,以文化人自居的人們,罵人都喜歡用聖人的這句話,因為這會讓他們感覺更有深度。


小鎮月明


孔子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至聖先師,是一個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認真理論起來,他也可算半個政治家,畢生行走在追求仕途的道路上。

孔門有三千弟子,他的教育方式也被人們一直所推崇,主要特色是因材施教,根據個人的特長和興趣來學習。

如此一位賢能之人怎麼會說出髒話呢?

話說孔子弟子眾多,總不能每一個都聽話好學吧,必須有個別不聽話和調皮搗蛋的,其中就有個叫宰予的學生就是如此,這貨向來特立獨行,白天大家都在課堂上好好學習的時候,他居然在課堂上呼呼大睡,如此明目張膽不把孔子放在眼裡,孔子看到之後,心中自然感到憤怒,所以就脫口而出道: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意思是,你就像那一塊腐爛的臭木頭,根本沒有雕刻的價值,如同糞土一樣,連糊上牆的資格都沒有!

最後還加上了一句話——“於予與何誅?”大概意思是說面對像你這樣不求上進的人,老子連批評你的心情都沒有了。

這個宰予當然也並不是不學無術的學生,反而很有自己的思想,自從拜入孔子門下,就經常發表自己的觀點與孔子進行探討學習,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就有所記載,宰予對孔子說:

“在父母出喪期間,子女都要為父母守孝三年,這一做法時間太長了,似乎不太合理,如果我們把這三年的時間節省下來去學習,豈不是更好,那麼樣就不會落後於別人。”

可是孔子一向都是以仁愛為本,怎麼能同意這樣的觀點呢?

於是就說到:

“宰予你這樣的思想可是有點危險呶,這可絕不是一個仁人君子所應有的啊!每個孩子生下來之後,都是經過父母雙親日夜呵護和撫養,才能茁壯成長。三年之後你才能脫離父母親的懷抱,父母親死後,你為他們老人家守孝三年,這難道不是我們應該所遵循的禮儀嗎?”


宰予的這個問題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孔子也認可他還是個有想法的人,神童傷仲永不學習,三年就泯然眾人矣。當孔子發現宰予上課睡懶覺時,才會發出“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的感嘆。

之所以這樣說,無非也是一個激將法,為了激勵宰予能夠以後好好學習。

話說後來這句話的前半句就被大家慢慢的傳承下來了,也成為了許多老師嘴裡的口頭禪,目的就是為了激勵和教育那些不好好學習的學生。

孔子除了對自己的學生如此嚴厲,對於自己的好友也是很正派,有一次他的好朋友原壤,因為疲勞所以就岔開雙腿來等他,不太顧及自己的形象,孔子到來之後看到如此場景,直接呵斥道:

“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意思就是說你這傢伙年紀小的時候,不講究孝悌和仁義道德,長大了還沒有長者風範和成就,到老了還不死,就是禍害!


這番話在現代人聽起來實在難以入耳,好像跟“老不死”這句話有因果淵源,其實孔子之所以這樣出離憤怒,是因為當時的人們都特別講究禮法,越是有身份的人越要如此,若不這樣,就是失了道德與身份,所以他一直嚴厲地對待自己與身邊的人!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說得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歷來現實


脾氣再好的人,一旦被惹毛了,也會罵髒話,孔聖人也不例外。



孔子曾經飈了一句髒話,還被弟子記錄在了《論語》裡面,結果傳了一代又一代,流傳到了現在,成了現代人的“口頭禪”。

什麼髒話呢?

且說這天,孔子在教室裡上課,這節課講的是守孝,孔子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唾沫星橫飛,第一排的同學遭了殃了,噴的滿臉的“聖水”。孔子講道:

“父母死了,作為兒女的應該守孝三年,這三年裡,不能玩遊戲,不能看直播,不能擼串,不能鬥地主,只能天天哭喪個臉,以表示對父母的哀悼和思念,同學們,我說的對嗎?”



這時候,教室裡傳出一陣呼嚕聲,孔子定睛一看,是班裡最搗蛋的宰予,這傢伙睡的正香,哈喇子流了一桌子。

孔子氣急敗壞,黑板擦嗖的一聲飛向了宰予,結果卻失了準頭,啪的一聲砸在了旁邊子路的身上。

“哎呀!老師,你砸我幹嘛!”

孔子見黑板擦跑偏了,自知理虧,忙解釋道:

“宰予在你旁邊睡覺,作為同門師兄,你沒有及時叫醒,耽誤了學習,難道不該責罰嗎?”



“這……”子路撓了撓頭,一臉蒙圈。這時候宰予從睡夢中驚醒,一臉惺忪。

“好了,宰予,你來回答個問題,父母死去之後,作為子女守孝三年,你覺得如何?”

“我認為時間有點長,一年就好,三年啥都不幹,光守在父母墳頭,吃啥喝啥呀?”

“吃喝重要,還是守孝重要?守喪一年,你能安心嗎?”孔子面露鄙夷之色。

“不吃不喝,父母難道就活了不成?”



教室裡一陣鬨堂大笑,孔子臉上掛不住,氣的滿臉通紅,大怒道:“朽木不可雕也,滾出去!”

從此,朽木不可雕也成了千古名句,翻譯過來,意思就是“廢柴”。


一半秋色


孔子非常博學,對於教導人這方面他做得也是非常到位的,但是這樣的一個人被學生氣急的時候也是會說“髒話”的,他就因為自己的學生把自己氣急了,說了一句“髒話”,流傳了千年的時間,現如今也成了很多老師的口頭禪。

孔子的學生是非常多的,所以每一個人都是有自己的性格的,像顏回那樣有才識的人是非常少見的,調皮搗蛋的也是非常多的,這也是讓孔子非常無奈的,就比如宰予就是其中之一,別人都在按時作息的時候,他卻做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不睡覺,等到白天其他的學生都在學習的時候,他又在呼呼的大睡,孔子看到這樣的情況,就開始勸解他好好的學習,在孔子的耐心勸導之下,他保證自己以後再也不會在上課的時候睡覺了,孔子看他認錯的態度還是非常不錯的,所以也非常的欣慰。

而宰予在經過孔子的教導之後,也非常的踏實,但是愛玩不愛學習的心性一旦養成,也是不會這麼輕易的就改回來的,所以孔子就非常的失望,對著他罵了一句: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對於這樣嚴厲的批評,好像也是不合理的,就說不學習,也不能把人家比作是朽木和爛泥啊。

其實這樣生氣也是有緣由的,有一次孔子和宰予因為父母去世,是否要服喪三年起了爭執,按宰予的意思不需要服喪三年的,所以就拿孔子以前的話來質問孔子,其實對於這件事也並不是說明宰予不孝,只是想要一個答案而已,但是當時孔子並沒有解答,只是問他:你心安嗎?宰予回到:安心。聽到這樣的回答之後,孔子也沒有表現出自己的不滿或者什麼只是說:那就這樣吧。

只是在宰予離開的時候,孔子就對自己身邊的學生說:宰予是一個不孝的人,性情太淡薄,不重視親情。可見當時孔子並沒有對宰予有任何的不滿,但其實心裡已經給他按上了一個德行有損的形象,再加上他白天睡覺不思進取,這更加使孔子惱怒,所以才會有了這句“髒話”。

而現在孔子的這句“髒話”: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一直流傳了千年,成為了現在很多老師對一些像宰予這樣調皮搗蛋又不思進取的學生的訓話,這也成為了很多老師的口頭禪,看到這樣的學生就想說兩句。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讀紀


對,你沒看錯。孔子也會罵人,這句髒話今日還成了膾炙人口的口頭禪,它就是“朽木不可雕也”。這裡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它的來歷。


孔子訓學生,一句髒話流傳千古。

眾所周知,孔子的一生都在教書育人,傳授儒家思想。號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可這孔子教書一方面也是為了養家餬口,故而底下學生質量也就參差不齊。

這些弟子中,上至貴族、下至盜賊。雖說有三千,可大多數都是來打醬油蹭個名頭的。不過,儘管如此,為人師的孔子都是一視同仁。

就像今天的課堂,最後能被同學們記住的都是最好的和最搗蛋的幾個學生。孔子門下最好的有顏回、仲由等。搗蛋鬼就是這氣的他吐了髒話的宰予。

《大成通志》記載,這宰予年紀較輕,小了孔子29歲。正因為年輕,故而詭見頗多,總是能言善辯,提出和孔子不同的見解。

比如儒家推崇的三年守孝這一禮制。孔子認為沒毛病,可宰予認為一年就夠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記載為:

“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在宰予看來,三年時間過長。人一旦三年守孝不碰禮樂,久而久之,禮樂就荒廢了。這一次爭辯,孔子把宰予劃到了“不仁”的隊伍。

大多數情況下,班上最調皮的往往是最有想法的。宰予總是憑藉出色的口才,在與孔子爭辯的時候抓住漏洞,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不過,雖然宰予調皮,孔子並沒有放棄。

孔子本想著認真教導,他終會不再頑劣。可這宰予除了“愛找茬”外,懶惰的上課態度更令人捉急。

一日,孔子正要上課,發現宰予沒來。便命弟子去找他,片刻弟子回來報告,說這宰予正在呼呼大睡。屢教不改,氣的孔子大罵“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腐朽的木頭無法再進行雕刻,糞土壘的牆壁髒到沒辦法粉刷。用來形容宰予的執迷不悟,暗示孔子怎麼教導都無濟於事。不過,這句話的前半句流傳更廣一些。

而且孔子還說,以前我總是聽了一番說辭就相信一個人的行為。但是現在,我不但要聽他怎麼說,還要看這個人具體怎麼做的。感謝這個宰予啊,讓我又學會了如何觀察人!



宰予非朽木,自有他處謀成就。

事實上,儘管性格調皮氣壞了孔子。可宰予的本性還是一個德行不錯的學生。只不過思想不符合時代,過於灑脫而已。畢竟他也是“孔門十哲”之一。

後來的宰予,結局記載也不是很詳盡。《史記》有云,“宰我為臨菑大夫,與田常作亂,以夷其族,孔子恥之。”後來經考證,此人非宰予。

比較可信的記載是他後來到別國做了謀士。在孔子門下弟子後來整理的論語中,似乎有意替孔子抱不平。但事實上,對於這個弟子,孔子雖氣,但還是讚賞的。在他看來,宰予善辯也是一技之長。

在眾人皆孔子,思想唯儒家的時代。宰予這樣一個知道獨立思考的人是一種進步,不打破不立新。時代需要勇敢的後人,挑釁固有的止步不前。
所以,不要輕易否定班級上任何一個“另類”的孩子。只要品行不壞,那就隨他發揮去吧。即便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總還能燒柴用。


史之策


孔子說的話多了,基本上都成了現代人的口頭禪,但是孔子卻有一個口頭禪成了現代人罵人的髒話,那就是球。

據說在歷史上,球是孔子說得最多的字,幾乎每一句開口問人就得加上一個球字,比如孔子曰子路,孔子曰顏回都是:“球,……”,按著現代的話來翻譯,孔子說的這個“球”字很可能就是像現代人說的“喂”,這樣就很好理解了,“喂,子路”“喂,顏回”等等的。這也就成為孔子的口頭禪。然後後世學者在編撰孔子言論的時候也覺得不妥,便把那個球字給弄掉了。

孔子實際上是一個被神化掉的人。我們都知道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開私塾學堂的人,他開學堂講課,招收弟子,他是自己私塾的第一個老師,然後他自己的學生畢業後繼續擔任私塾的老師往下教學生,孔子這個時候就從私塾老師變身成校長,學堂也因此擴大。

根據史實記載,孔子親自教過的學生大約有72人,然後通過這72人又往下教出了3000名學生。這也就是我們孔校長能夠有門徒3000人的由來,並不代表這些人全部是孔子親傳的,否則單單記名字都可能記成老年痴呆。


優己


問題:孔子罵了一句髒話,流傳了千年,卻成為現代人的口頭禪,你知道是哪一句嗎?

這個問題我想從以下五個方面回答:

  • 一、這句髒話是什麼

  • 二、這句髒話出自哪兒

  • 三、這句髒話背後蘊含的故事

  • 四、這句髒話對孔子本人的影響

  • 五、現代社會我聽到的這句口頭禪

回答:

這句髒話是什麼

孔子罵的這句髒話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其意思就是: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糞土一樣的牆無法塗抹刷新。

這句髒話出自哪兒

這句髒話出自出自《論語·公冶長》,其原文是: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 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這句髒話背後蘊含的故事

孔子有很多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其中有一個學生叫宰予,這個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口才好,說話的時候侃侃而談、娓娓動聽,與之交談,總會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孔子對他印象也特別好,但是他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人很懶。

每次上課都經常遲到,後來有一次孔子終於忍不住了,有一天發現他還沒有到課堂。於是就派人去叫他上課,發現他還在被窩裡躺著呼呼大睡。當他穿好衣服,珊珊來遲的時候,孔子大怒的對他說道:“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這句髒話對孔子本人的影響

我讀遍整個《論語》,發現這算是孔子最惱火的一句髒話了。這句髒話的本質是:怎麼認識一個人。

嘴上一套,實際一套,他對宰予的“言而無信”的特性感到非常惱怒。這件事對孔子影響很大,也讓孔子感觸很深。從此以後,他改變了考察一個人的態度。他原來聽到一個人的話,就相信這個人的行為跟他說的話一樣;直到這個學生出現,這件事發生以後,孔子更注重的是“聽其言觀其行”,更關注的是他做了什麼,是否言行一致。

現代社會我聽到的這句口頭禪

孔子的這句髒話我們大家今天應該都很熟悉了,這句髒話到今天都一直影響著我們,記得上學的時候,有的老師經常罵那些學習差的學生“朽木不可雕”、“爛泥扶不上牆”,而且還不只是一位老師說過。

後來大學畢業後踏入社會,這句髒話聽到的就更多了,經常有一些領導也這麼說工作不認真或者犯錯誤的下屬。我想不管是老師還是領導這麼說,大概有兩層意思:

  • 一、對這個學生或者下屬感到失望。

  • 二、更多的是一種鞭策,希望改過自新。不管是老師還是領導,儘管說出了這句髒話,我想他們內心更多的還是希望能夠改過自新,再接再厲。

結論:


孔子罵了一句髒話,流傳了千年,卻成為現代人的口頭禪,你知道是哪一句嗎?

這句髒話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聽月談史


孔子不小心說了句髒話,沒想到流傳2000多年,成教師慣用語

孔子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也是古代第一位進行私人講學的老師,所以他一直被稱為“聖人”。也被列入了“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作為教師的楷模,孔子身上有許多品質值得後人學習。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使是像孔子這樣的聖賢也難免有犯錯的時候。令人沒想到的是,孔子無意間犯的這個錯誤,竟延續了兩千多年。到底是什麼錯誤呢?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講一講。

眾所周知,孔子在講學時共收了三千弟子,可成為賢人的卻只有七十二人。這大家應該也能理解,畢竟每個學生的接受知識的能力是不一樣的。但在三千弟子中,除了成為賢人的72弟子和一些平庸之輩外,還有一些調皮搗蛋,愛鬧事的。雖說孔子也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教學準則和“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但面對那些整日胡作非為的學生,真的是氣得他肝疼。

而在孔子最頭疼的學生中,宰予絕對是排名前幾的人物。宰予出生魯國,從小伶牙俐齒,特別善於辯論。在剛拜入孔子門下時,孔子因為他聰明伶俐,特別看好他。每當有什麼重大活動,都帶宰予出去長見識。有一次,孔子帶著宰予去見魯哀公。魯哀公見孔子這麼喜歡這個學生,便有心考考他。於是魯哀公問宰予:“祭祀土地神應該用什麼當社樹啊?”宰予快人快語的答道:“夏朝用的是松木,商朝用的是柏木,周朝用的是慄木。而之所以用慄木,就是為了讓老百姓顫慄。”

孔子聽宰予說完臉都氣綠了。都知道魯國是周公兒子的封地,而周禮就是周公制定的。當著國君的面,說人家老祖宗的壞話,豈不是找抽?於是孔子趕忙說:“都過去的事了,你幹嘛還揪著不放?”之後宰予又問孔子:“守喪三年,時間太長了。君子三年不講禮儀,禮儀就會敗壞。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就會荒廢。舊谷吃完,新谷登場,鑽木取火的木頭輪過一遍,一年期限足夠了。”孔子問:“剛剛一年的時間,你就吃起了大米飯,穿起了錦緞衣,你心安麼?”宰予說:“我心安”。孔子氣的說:“你真是太不仁義了!”

後來孔子在講課的過程中發現宰予在課上睡覺,他失望的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沒想到,這句話流傳了2500多年,至今仍是老師們對失望學生的慣用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