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文化”之我见

我听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我听说过: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我听说过: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那么,江湖到底是什么?经过一些资料的查询,原来江湖也是它固有的文化的。

01 生意

生意,这个词语我们都不陌生,现在来讲是做买卖的。这是一个从江湖术语中引申过来的词语。当然,它的意思也发生了少许的改变。生意的本意就是骗人的手段,但是在他的外面包裹了一套小买卖的外衣,通过这种方法来骗取老百姓的钱财。生意,有坑人的生意,有帮人的生意。旧社会,生意的门类分为八大类,即:金皮彩挂,评团调柳。

金:是江湖艺人管相面算卦的总称;

皮:行是卖药的总称;

彩:是彩立子,即是变戏法的;

挂:在市场、庙会练把式卖艺的;

评:说评书的;

团:说相声的。江湖人管说相声的调侃儿叫“团春”的。

调:在草棚内卖戒鸦片烟药的;

柳:唱大鼓的。

这八门生意中,彩、评、团、柳四门是对人有益处的生意,主要是以娱乐为主,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娱乐缺乏的旧社会,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家。剩下的四门生意,都是骗人的,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技巧,做各种局骗老百姓的钱,如果不慎被骗,那也是由于自己江湖经验缺乏,自认倒霉了。

02 义气

江湖人非常讲义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江湖人不骗江湖人。天下江湖人是一家,自家人不骗自家人,这是江湖的规矩。谁要是坏了规矩,必然会遭受其他江湖人的排挤,孤立。一个被孤立的人,是非常可怕的,古话说的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被孤立的人,在外是没法生活的,除了饿死或者回家,江湖中再没有立锥之地。

二、江湖人照顾江湖人。一起出来跑江湖,做生意,相互之间都会有个照应。每个地方都有大的江湖社团。凡是到该地求财的,只要到江湖社团报个到,吃饭、住宿的地方就有了。会被统一安排在一个江湖人住宿的聚集地,这个聚集地是不接纳外人的。如果某一个江湖人到了某地晚了,没有占到好的摊位做生意,做同类生意的人,会把摊位和来晚的江湖人公用。比如:说相声你说完我说,讲评书,你讲上午场,我讲下午场。如果这个来晚的江湖人不愿意和人搭伙,离开。早来的江湖人会给他凑路费,践行。有的甚至会将以外暴死的江湖人入土为安,照顾死者的父母、老婆和孩子。这就是江湖人的义气。

三、江湖人讲究。江湖人做生意的时候很讲究,同行之间不欺老不欺生,不同行之间相互照顾。同行之间看到年龄大的,年龄小的,都要躲开点。因为人老了,气力不足,叫卖,招揽顾客声音小,一个年轻力壮的人挨着老人做生意,势必会让老生意人收益受损失。年龄小的,刚开始做生意,江湖经验不足,更要进行照顾。不同行之间,打把势卖艺的声音吵闹,评书、算卦的需要安静,那么他们俩就不能挨着,会影响评书、算卦者的生意。

四、江湖人明事儿。上文说了,各个江湖人会在一起住,每个行业的门道是他们吃饭的饭碗,不入行是不能够外传的,一旦泄露,以后就挣不着钱了。所以,江湖人要明事儿,看到他们师徒之间传授艺义,门道儿,要远远躲开,不能知道人家行内的秘密。要是偷看,那更是破坏江湖规矩的行为,会受到大家的排挤,惩罚。

03 春点

江湖人之间说话是有一套独立的语言系统,叫“春点”“调侃儿”,也叫“江湖术语”,也叫“黑话”。江湖人以外的人是没法听得懂的。有句老话:宁赠一定金,不授一句春。春点的作用非常重要,他是一个人行走江湖必备,不会春点,就没法立足。江湖人遇见了,会“盘道儿”,用春点问,用春点答。如果对方是江湖人,那就是一家人,就会收到江湖人之间的照顾,帮助,会受到义气对待,这么看来,春点是江湖人的身份认证。鉴于此,春点是不能够教江湖外的人使用的,一旦江湖外的人掌握了春点,会让江湖人的生意受到很大的损失,所以才有了“宁赠一定金,不授一句春”之说。

春点有其他的好处,比如江湖人之间交流心得体会的时候,即便是有江湖外的人(叫控)在,他也不能够从江湖人的语言中得到信息。这点在江湖人做局的时候尤为重要,万一“控”知道内幕了,那就不会上当,不会被骗钱了。所以说,春点是江湖人之间信息传递的工具。

不知怎么回事,现在使用春点越来越少了,很多人莫名的延误春点,师徒之间也不传承了,很快,这种语言就会消失了。可能现在跑江湖的人少了,住宿条件好了,谈话可以找到合适的地点和时间,就不需要花精力再学习春点了。

04 师徒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现在理解就是说,干任何行业都能够挣到钱,都能够做到极致。但是,每一行都有少数能挣到钱的,成为了行业的翘楚;都有大部分挣不到钱的,成为了行业的炮灰。同样的行业,为什么就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根本原因就是“翘楚”们掌握了这个行业的诀窍,窍门,做起生意来风生水起,得心应手。“炮灰”们,不懂这个行业的诀窍,只能沦为炮灰了。

获得窍门的方法两种,一是靠自己慢慢领悟,慢慢总结,不断试错最终获得挣钱的法子。这种方法成本很高,需要大量的试错,很多情况下,还没有悟出来就饿死了。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师徒之间的传承。这“师”,是“师父”而不是“师傅”,师徒之间的关系非血缘而超过血缘。师父必须要把这个生意的诀窍传给徒弟,让徒弟能够通过诀窍挣到钱,养活一家人。徒弟也要把师父当成父母一样,养老送终,异常尊敬。

徒弟对师父的尊敬不是做作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我有时候很奇怪,为什么会这样?难道说是徒弟有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吗?后来我才发现,是因为师父。师父会照顾徒弟的一切,教授技艺,教授窍门,教授春点,让他的徒弟行走江湖有吃饭的本领,让徒弟能够在江湖上立得住,徒弟的天分有别,但是师父必须要能够让最笨的徒弟也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果徒弟天分高,又上心,那是徒弟的造化。所以有“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之说。

由此可知,师父给了饭碗,作为徒弟,对待给饭碗的人,肯定是很尊敬很尊敬了。因为自己一生的路,都会被师父指明了,没有师父,后面就没得饭吃。父母给了血肉之躯,师父给血肉之躯造血镀金,没有理由不尊敬师父的。

说到这里我就很想说说现在所谓的“感恩”,感恩不是被要求出来的。自己对对方稍微好一点,就要求对方感恩,这是有病吧?“感恩”首先是让对方感到恩,至于你通过什么方法让对方感到恩,那是你的问题。在对方没有感到恩的情况下,你要求对方对你感恩,这不是扯淡吗?问题的出现,不要总觉得问题在对方,好好的反省自己最重要。当领导的,当长辈的,当师父,比起你的下属、晚辈、徒弟要更明白这个道理才是。

05 启示

江湖有江湖的文化,有江湖的守则。正是因为大家都遵守这样的文化和守则,才能在纷杂的社会中保留了一个生存的空间。江湖人之间彼此也许不熟悉,但是一盘道,知道师承都会给予帮助和照顾。这对我的启示就是,一定要广结善缘,要像江湖人一样讲义气,在该出手的时候要出手。“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因为屠狗辈是江湖人,读书人不是。而我,要做一个仗义的读书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