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大家在家宅一个多月,你对这一段生活有什么样的感想?

孙九郎


跟大家聊一聊我这段时间的生活吧

我是一名在读研究生,本来我们的假期是很短的,还要进行实习。

结果到了这个时候,学校也不得不放假了,调研也暂停了。

这段时间在家做自己的事情,学学习,提升一下英语水平

规定自己每天看两篇论文,多跟导师沟通,多扩展一下知识面

但是一些即将毕业的师哥师姐就比较惨了,导师最近没有太管理我们这些,也是因为师哥师姐的论文

总之生活还是要继续

大家一起努力吧


是萌萌呀Lareina


今天跟大家聊聊疫情期间我都是怎么度过的。

我是一名美导老师,我工作很拼命19年一年休息时间不超过十天,只回过一次家。

公司通知一月九号放假,二月一号开工,非常开心放假了,二十多天的假期本来可以回家好好陪父母的,但是因为身体不好利用放假期间的时间吃中药调理身体。不想让父母看见我的一切不好,不想让他们担心。我选择了在闺蜜家过年。

没想到这个年如此特别,如此漫长,也如此的难熬。内心的焦躁不安无法找到方法解决。

一天早上醒来湖北武汉封城了,长这么大第一次见这种大阵仗,传染极强 面积广 我爸 妈 弟弟 离湖北特别近,赶紧给父母打电话好在都安全,小区安全防护做的很好。

然而又一个短信和接连的短信让我心灰意冷 对2020年没有了期望和信心,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害怕。一起拼搏奋斗的团队几乎全体辞职了,大队长也辞职了,我们曾经比亲姐们还好,有困难一起解决,哭过 笑过 像一家人的团队散了。

都走了这么快去哪招人,也无法立马培养起来 ,如何跟客户交代,更别说赚钱了。内心急躁不安就想快点出去活动 招人,疫情更严重了对所有都按下了暂停键,没有人能动。一切只能在网上互动,开始没日没夜的刷朋友圈 招聘平台的信息,几乎没有什么消息,都在家观望。

我们公司发展空间真的很大,在美业非常有名气。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有很多草根变女神的故事。只要勤奋 敢想 肯拼 就一定能蜕变更好的自己。

正在我焦躁没办法的时候,公司高层领导发来慰问短息,感觉剥开云雾见太阳了。

立刻重新部署工作,改变战略,发动全公司的人招聘,每天线上直播学习培训,一步一步没有那么迷茫了。





c陈明芳m


从腊月二十七公司提前一天放假后,一家四口人就被关在家了,大年初一,燃气灶打不着,检测发现是电池没电了,想着下楼看看小区附近有超市还开着门没有,结果溜达一圈没一个开门做生意的,到处关着,每天娃在家关着,开始还带到过道里放放风,后面疫情越来越严重,门都连续一个月没打开了,正月初十家里吃的米没了,面也不够了,娃的零食,牙膏和水果都没了,盐也没了……看到开放的商超要排队三四个小时,让老公出门去买,全副武装的雨衣,口罩两个,手套,身上喷一堆酒精,买完回来衣服鞋子都丢在外面,马上洗澡,消毒,家里地板什么的全部消毒液消毒,老公从买完东西回来就开始居家和我们隔离,自己关在房间,吃饭碗筷都隔离,每次吃完饭,他的碗筷高温消毒,没办法,家里有个一岁多的娃,看到武汉很多人都得病医院住不进去,感觉除了自己格外小心注意,没得其他好办法!与此同时,在家的父母,我从腊月二十左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天天家族群里各种跟父母说别出门,别聚餐,别拜年,戴口罩,就差跪下来求他们了!从开始的恐慌到绝望到武汉领导班子换届,中央重视到方仓医院的各种建立,从在家办公到被公司辞退,从焦虑到绝望到麻木~站在阳台上看着以往热闹非凡的马路,环线到静悄悄的没一辆车路过,从每天在家刷新闻到后面带着娃和老公坚持每天打卡健身,到现在疫情接近尾声,只想说,任何时候,做好自己!


moqianqian007


宅家一个多月,发现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毕业后,第一次和父母一起宅家这么久,久违的温暖。爸爸会和我们姐弟仨一起“瞎”折腾,做凉皮,做蛋糕、炒方便面,妈妈想着法儿着给我们做平时懒得做的美食,还会把抖音上学到的居家小技巧通通试一遍,然后做出点评。午饭后,全家坐在客厅里一边晒着太阳,一边抢红包自娱自乐。晚饭后,全家一起在客厅开始自己的饭后运动。时不时互相吐槽埋汰一下,嘿嘿一笑,还给家人制造了欢乐。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平淡又温暖。

慢慢的,我开始在线办公了。办公之余,听听自己感兴趣的理财、生涯规划课程,看看平时看不进去的各种理论书,努力提升,给自己做工作规划,在工作上也有了新的方向,新的动力,好几次感受到了心流的状态。这就是我想要的工作状态,简单又充实。

我是幸运的,希望能把这种幸运的状态带给每个看到我的你~

希望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如果不知道,欢迎找小高老师聊一聊~


小Gao老师


我觉得对生活的安排非常重要,自律,我现在每天在家学习一小时英语,忙三小时工作,看一小时书,陪家人健身一小时 ,觉得每天特别充实。

主要受我身边比较优秀的人的影响,下面给大家展示下他的作息表 上午六点起床,晚上十点睡觉,每天安排满满的学习,我吃惊了,这么努力的人,他的自律是如何养成的,更让我吃惊的是他非常享受现在的生活,随遇而安



婷小姐姐


受疫情影响,我已经在家宅了快2个月了。

每天和对象在家里,工作日时远程办公,周末就看看电影,做做饭,聊聊天,还蛮开心的。并没有觉得闷得慌,或者烦躁。

也正是这段被困家里的日子,让我更深刻意识到:

找个同频,有趣的人一起,生活才会有意思。

试想,你和一个聊不到一块的人一起过1个月,抬头不见低头见,那一定会崩溃的。

这段经历让我特别感恩,有幸遇到一个合适的人,分外珍惜。

说一些现实的问题,宅家后,我们家的生活成本显著提高,最近菜价,水果之类的也是蹭蹭蹭上涨。工作收入也变得不那么稳定。这时才更清醒:


只靠工作的收入模型,很危险!

按收入性质可以分为劳动性收入和资产性收入,工资属于劳动性收入,这意味着:

你干一天活,拿一天钱,那天没活干了,就没钱了。

作为一个即将30岁的人,必须拓展自己工作外收入,比如副业,比如做些投资。

我也慢慢开始理解“中年危机”的恐惧,一端是好久不涨的工资,一端是日益增加的开支,能不慌吗?

尽早意识到问题,就要尽早开始解决。

所以,我开始新的尝试:

①运营自己的头条号,坚持输出,进行内容变现;

②学习理财知识,将每月收入40%-50%用于理财。


总结一下,在家宅了2个月,我最大的2点感想是:


1️⃣一定要找一个彼此喜欢,合得来的对象,不要为了结婚而结婚;

2️⃣尽早开拓除工资外的收入渠道,否则再次遇到疫情这种黑天鹅事件,你会过得很惨。

重要的是,付出行动,做出改变。

行胜于言,共勉!



希凌聊职场


这是期盼已久的年假休息到十五,终于实现了,而且超过了十五,只是闭关在家,不能和父母姐妹没相聚,这又有点遗憾!再说闭关在家,每天和熊孩子在一起,一开始还挺好的,后来真的是学习不能学,做饭不能做,家也不能收拾,每天一睁眼听到的就是“妈妈你陪我玩”,要做到午饭时间了还是“是妈妈你陪我玩,我不吃饭了,我不饿”,午觉也不想睡,就是玩,终于在我装睡的影响下他睡着了,赶紧起身收拾屋子,一切收拾停当,正准备学习的时候,我听见一声“妈妈你陪我玩”[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




恍悟者


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说来就来,而且来势汹汹,让人措手不及。

因为疫情,在家宅的一个多月时光里,我对生活有了重新的认识,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是有三个方面:

真正重要的人和事,从来都不会因为没有时间而被忽略掉

疫情让我们不得不呆在家,但是,在家的日子里,我却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以前因为工作忙,每一次都是匆匆忙忙地回家吃顿饭就走了。遇上过年这样喜庆的日子,在家的时间也大概是吃饭的一两个小时,其余时间都被各种聚会夺走了。每一次离开家的时候,总会有点内疚,感觉自己总是顾着和朋友聚会,却没给爸妈留太多的时间,配他们聊聊天,而每一次这样的内疚,最终都会以时间太少了而终结。

可这次不一样了,我们不得外出,没有了任何的娱乐节目,只能宅在家里。这一次,我们有充足的时间陪爸爸妈妈聊天。可现实是这样吗?

让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妈妈在厨房洗完碗走出客厅,叹着气说:家里就4个人,3个在一起,却各自看手机,只听到电视的声音,却听不到人的声音。

妈妈的话,让我重新思考了时间与陪伴的关系。我相信这样的场景,并不是只有我家会出现,而是一种家庭常态。

我发现,我们是自愿被被电子信息占据时间,从来就没有被逼迫过。这样就推翻了我们没有时间陪伴家人的定论。正确来说,我们不是没有时间,而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选择把时间不均等地分配到工作、朋友、爱人、家人。

时间的分配,意味着重要程度。真正重要的人和事,从来都不会因为没有时间而被忽略掉,被忽略掉的,往往就是重要性还不够。

如何度过疫情,你就如何度过后半生

这场疫情很猛烈,猛烈到考验上了人性。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自律。

疫情在家的日子里,是否有翻开了那些很早以前买了,但一直没看的书?没法去健身房锻炼,是否在家有锻炼?一直没有时间收拾的衣柜,这次收拾了吗?

也许你会觉得,如何度过疫情,就如何度过后半生,这句话说得有点过了。但是,这个说法的背后是深刻的提醒。

疫情能在家平安呆着的人,都是幸运儿。疫情虽然抹杀了我们很多欢乐的时光,但同时,也让我们拥有了一段鲜有的的闲暇时光。如果一个人闲下来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那么当在忙的时候,也极有可能是毫无方向的伪努力;如果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又无法让自己提起去做的动力,那么忙的时候,也不过是工作的傀儡。

这背后的关键,是思维方式,这关乎你的一生。

关于改变,其实我们一直都有选择。平日里忙忙忙,忙到连好好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一场疫情,正好让我们从忙碌中抽离,好好思考今后的路该如何走,才能走得更好。

所以,我认为,如何度过疫情,你就如何度过后半生,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当思维一旦被固化,就很难发现新大陆。

口袋里的钱,能撑多久?

这是这场疫情最引人深思的一个现实问题。

疫情按下的暂停键,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还带来了经济的困境。大企业有一定的实力,也许能撑住这个寒冬,但多少中小企业在疫情下不堪一击。

假如,公司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不得不裁员、减薪,而你就是其中之一,那么,你口袋里的钱,能撑多久呢?如果你要再找工作,你有信心能找到一份比现在更好的吗?

只要认真想想这两个问题,满脑子就都是焦虑了。


时下流行副业增收,这确实是一个好方法。

但是,多少人以为的副业,不过就是像微商一样,每天发发朋友圈,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帮忙买单。如果真的这么简单,人人都可以变富翁了。

我是这样认为的,副业增收,是核心技能衍生的变现通道,关键还是要看你拥有怎样的核心技能。

而成功的微商,大都拥有几项核心技能,例如朋友圈文案、社群运营、私域流量等等。而你呢?你的核心技能能让你撑过寒冬吗?

而我在锻炼的核心技能是写作,如果你也有一样的爱好兴趣,欢迎你关注@胖李说,与你一起在成长路上打败拦路的“小怪兽”。

以上是我在疫情当中的思考,也许还不够深入,但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胖李说


我是2020届的毕业生,现在宅家里已经超2个月了,1月3号放假,寻思着根据学校要求,寒假期间把毕业设计拍好,等开学办好实习手续就出去实习。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这句话从来都没让我们失望过,这次疫情的出现给我们来了个措手不及。毕业设计没搞好,开学推迟,实习泡汤,学校通知一律不许回校,不能实习,统一呆家里等通知。


这次疫情的影响很严重,今天抢口罩、明天抢酒精、后天抢双黄连、在家的每天都收到各种新闻的推送,今天这家公司倒闭,明天多少千万人就业困难。疫情期间生活用品、食物、药物等都遭到哄抢。虽然在家里比较稳妥,但待的久了,大家都开始慌了。人人自危, 天天呆家坐吃山空,没工作,没收入,有些人还得为房贷、车贷、网贷而烦恼。

尽管疫情还没过去,但这一切都需要运转,复工的复工,找工作的找工作,但是我们大家切记做好防疫工作,保护好自己!


哩时尚


临近春节的时候武汉疫情情况已经很严峻,只是没想到远在广东山村里的我也会受到这么大的影响。往年的这个时候,各家各户都开始张罗打鼓,为一年的喜庆团圆忙碌着,小孩子也期盼着拜年领红包,穿新衣服。但突然发生的状况却给我们浇了一盆冷水。30多天,我们都处在一种此前从未想象过的状态中。除了逆行者奔赴武汉,基本上每个人都宅在家里面,只能通过互联网、电视了解外界。而在疫情期间,我对生活的理解也有了一些感想:

首先就是危险疾病来临的时候,人人平等,高低贵贱不再那么重要。的确,从防病到治病,有钱有权似乎还是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或者更好的条件。但是在突然袭来的病毒面前,在死神面前,管你的高低贵贱,一律不能幸免。当我们都宅在家的时候,抛开社会上的所有关系,只剩下吃喝睡的生活本能的时候,社会地位又能表现出多少不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平等,一种人与人在生死面前的平等。

然后让我最有感触的就是国家应对疫情的果断抉择,社会各行各业的团结。也许你总会听到海外对我们祖国许多不好的声音,但是至少国人在面对疫情的时候都是会站在统一阵线。国家的快速反应:在原本医疗设施应对不了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疫情时,一声令下在短短十天时间建起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解决了燃眉之急,调动大量的资源应对疫情,中国政府的实力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得上。当然,国家底下还有一群团结的人民。看看冲在一线,鼓舞全国士气的钟南山、李兰娟同志,都是我们嘴上说的“老人家”,是什么让他们拖着因年龄而必然衰弱的身体,加入到逆行者当中。是责任、是力量更是爱国情怀。而在这次奔赴武汉的医护人员当中,也有不少的90后,他们选择在本应该团聚的春节背上自己的行囊奔赴一线。这些刚刚踏上社会没几年的青年,也担当起了自己的责任,迸发出了超人的力量,绝不是什么垮掉的一代人。

2020的春节注定不平凡,虽然是艰难时期,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与家人在一起了也是一种幸福。一位朋友说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永远都觉得不够。即使是一家人,但在过去总是各忙各的,小孩子上学,大人出外工作打拼事业,回家之后就抱着自己的手机,家人之间少有沟通。这一次疫情,被迫让一家人在一起,有了更多的时间聊天谈心。在饭桌上聊聊八卦,哪怕是一起看看电视剧,家庭的凝聚力也会有提升。当看到武汉有些家庭遭遇如此困难,而自己一家却可以整整齐齐在一起,都应该会感受到家的那份温暖,变得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团聚时光。

这次疫情,让许多头脑沉浸在虚幻事务中的人们回到现实。病毒不会自然消失,就好比国家的发展繁荣也不会自然实现,必须要通过一点一点的努力来做到的。我是一个90后刚毕业步入社会的第一年,总觉得工作也不会特别难,在这个疫情期间,我脑海里一直有这么一个反思:当真的有疾病灾难发生时停工停学,你还有什么?你还剩下什么?我觉得这是很多人都会想到过的一个问题。但正是这个疫情让我懂得更多:病魔是谁赶走的?正是那些平凡却伟大的白衣天使们。是每天的数字改变,一点一点见证着变化。英雄不是凭空而来的,他们就来自我们身边,他们也是靠自己的双手,用智慧和汗水努力而来的。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唯心的东西就会少,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应该丢掉空想,踏踏实实的走自己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