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高发,农民心理怎么安抚?

老村好农


“新冠”病毒这是一场世界的灾难!每个国家每个城市每个村庄无一幸免。。。

面对疫情,怎么安抚农民们呢?

一、最朴素安抚法:跟农民们说安心宅家保住命就保住了一切。

二、站在一定的高度,利用保家卫国的思想来饶之以理:你全家宅家了,你们家就安全了,然后你们村也安全了,你们的城市也会安全的,国家也就安全了。。。

三、对比安抚法:跟宅家的城里人比,你们幸福多了,活动空间大,还可以自产自销。。。

四、区别安抚法:因为疫情发生在春节期间,现在村里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各行各业返城人员(但这种已经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农民了),一种是原来的留守农民。对前者可以说你们这次能宅农村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后者的话就说他们疫情期间只要他们宅在家里,该干嘛还干嘛,跟其他人比好很多了。

五、对于贫困户家庭,也要把疫情期间的贫困户政策给他们宣传一下,让他们放心安心宅家里。

把最基层的工作做好,逐层往上,我们必定能打赢这场世界性的抗疫战![祈祷]


心若静便无风3724


农民,其实是最听话的一群人,他们的心理也并不是如别人想的恁脆弱。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我知道我们山里的情况,疫情期间,村干部喇叭里通知,不让串门,不让聚集打牌,不让走亲戚,于是,大家都关着门,待在家里。像我们那里,主要经济来源是依靠种香菇的,但是,疫情期间,香菇锯末和麸子都运不进山,春天正是香菇备料和装袋蒸袋的时候,如果这时候没有前期的这些准备,那秋天就种不了香菇。更不要说香菇袋上架了。那今年一年的收入就会是泡影了。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哪一家顶风筹备这些东西,因为香菇装袋和蒸袋,都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活,需要几乎一个组的人共同完成。老农民虽然要失去一年的收入,还是说,国家遭遇困难,咱在家好好的,应该知足了。只是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咱们好好干活就是了。老农民朴实无华,属于抗搓能力比较强的群体。






齐君西峡土蜂蜜


今年对于许多农民来说,都是一个特殊一年,本来今年不让燃放烟火爆竹,让很多的农村老年人和年轻人就很不舒服,尤其是年轻人本来现在过年就没小时候的那种年味了,在不让放点烟花那就更没年味了,但还没轮到放烟花的时候。

新型冠状病毒就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了,尤其是年三十那天全国各地村里都开始宣传大年初一不让拜年,由于当时的疫情还没那么严重,很多人心里都是不以为然的,毕竟这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怎么能说不让拜就不拜了呢。

可是随着年轻人从网上慢慢的了解到的信息,这才知道疫情的严重性,开始给家里的老人普及病毒情况,像我们村就是从年轻人开始不拜年的,但是一些老年人由于信息的接受都是从电视上来的,电视都没开始宣传说明没那么严重,所以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是选择了继续拜年。

这也让政府知道习惯不是那么好改的为了更好的防范疫情,避免流动感染,全国很多省份毅然决定“封村”,这对很多没上过学的农民来说,肯定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毕竟当年“非典”的时期都没有过“封村”,都在猜测是不是病毒太厉害,管不住了才会采取这样的行动啊,包括笔者作为一个90的年轻人心里都恐慌的好几天。

但是后面看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心里才慢慢平静下来,毕竟都“封村”了,病毒从外面是进不来了,这也是绝大部分老百姓这样想的,所以现在农民心里基本都不太在意疫情的问题了。


农村小李vlog


农民分为两种:种田的农民和农民工。对于这两个群体,我们是否需要安抚?如何安抚?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你的问题的提出,很有话题性!

我先说说农民工。



肺炎疫情的爆发和各地防控措施的实行,很多工厂复工,工地复工都有严格要求,由于长期影响,供应链的暂时中断,有些工厂可能会裁员,首先就是一线的农民工,对于偏远地区的,大山里的农民工的收入无疑是种挑战。

如何安抚这部分农民?

我觉得首先当地政府做一个心里安慰,精神上安慰,告诉他们肺炎已经得到控制,很多工厂也恢复生产,他们现在只需要时间,没多久就能进工厂的进工厂,到工地的到工地,工作还是会有的。同时,有条件的当地政府,对于困难家庭,可以发一些补助金,弥补暂时的损失,他们需要稳定情绪。同时,鼓励农民工不要出远门,可以在家创业,做点自媒体之类,或者到附近工地工厂上班,弥补不能返程的心里落差。

对于种地的农民又当如何?

这部分人其实不需要安抚,他们与土地为伍,种田一辈子,他们没有心里落差,因为农业不会因为疫情受太大影响。至于,种子、农药、农具这些供应链充足,不会中断,所以这部分人该种地还是种地,不会有影响。反而,应该鼓励他们正常生产,满足城市物质需求。他们也有干劲儿,因为需求多了。

总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象不同,方法也不一样。最后,疫情已控制,农民工们大可放心,你们的日子快来了!


淮左拍摄VLOG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时节,马上农村要进行春播劳作,农民开始上地劳动,为今年的收成做准备。

比如,我们老家的村民已经开陆续上地劳动,修剪果树枝,整理土地,为今年春播做准备。村里大队,每天用大喇叭广播,让每个村民出去干活也要带上口罩,不要到了田间地头,聚集聊天,各忙各的,忙完就回家。每天的广播很有效,村民们也意识到疫情的危害。


疫情高发,做为农民要做好本分内的事,配合政府,配合村领导做好工作。


因为现在电视媒体每天各个频道和各省市电视台,每天都在播放的疫情实施报道,村民可以理解国家是为大家负责的,是为了广大农民好,安抚的工作很好开展,每天定时大喇叭播报,把最新的情况告诉农民朋友们就好。



我觉的现在的社会信息这么畅通,每位中国人民农民都会为国家着想的。感谢国家为中国人民的付出。


对于春播开始,国家相应部门应该下发通知,比如把农药,化肥,种子的价格相应的调低,利于农民,广大农民更应该知道国家对每个农民的付出。



安抚,我就觉没必要,因为我相信中国人民是支持中国政府所有政策的,我们应该每天做好每天的事就是在报效国家,报效我们身边的每天一个人。



凌哲红尘炼心


肺炎疫情高发,首先考虑到人数最多的农民心理怎么安抚,值得点赞。

先不说安抚的事,先看看各地疫情防控期间的有关防疫情治安和刑事案件,基本都是住楼房的憋疯了,不戴口罩,不听劝阻,吵吵嚷嚷。不让进小区,骂骂咧咧,连踢带打。不让出去,想方设法,非得出去。哪个小区门口不得站几个防控的。越是觉得教化高的地方,更不让人省心。

再看看农村。说封村,大喇叭一喊,村口拉个绳,怕跑车的,道路挖个沟,挨家轮流值班。纠纷很少。

为什么呢?农村人少院宽敞,过年准备好了好多好吃的,鸡鸭鱼肉,青菜果蔬,自己家种的白菜萝卜土豆。本来打算请客的伙食,正好,关起门来自己够吃一个月的了,啥也不愁。文化娱乐电视手机,闷在家里可劲看,打工的也回来了,上学的也回来了,正好老婆孩子热炕头,闷了,就到院子里耍一耍,溜达溜达。没毛病。也不用担心传染。

达小康的农民,只要家里村里没有疫区回来的人,他们都不会有什么心理阴影的。唯一担心的是疫情啥时候过去,别耽误种地干点农活。

所以不用担心,我们的农村人农民。


中学时期那点事


疫情面前,人们出现一些不同于平常的心理、生理、行为反应,是任何正常人都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要正确看待。这些反应主要涉及情绪、躯体、认知、行为等几个方面。

情绪方面:出现紧张、担心、恐惧等情绪,担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发展为愤怒、抱怨、激惹、没有耐心;无助、失望;孤独、被抛弃感、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躯体方面:出现无法控制的心慌、胸闷、气促、出汗、腹泻;过于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头痛、精神性易疲劳;食欲减退;睡眠觉醒障碍;内分泌系统失调;血压不稳定、月经周期紊乱等。

认知方面:出现负性思维;不信任、怀疑;容易将个人的不顺心与应激事件(疫情)联系起来;压力增大;心态不稳定、脆弱、悲伤、患得患失等。

行为方面:出现回避、逃避行为;不愿与人交流,喜欢独处;发呆、麻木;反复查看与疫情相关的各种数据信息,反复测量体温,反复洗涤、洗手、消毒等强迫行为;开始吸烟、酗酒;冲动易怒,常发脾气等。

公众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不适情绪,主要来自于对“被感染”的担忧。要调适自己的心态,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过滤信息,注意防范。自媒体时代,各种微信公众号、小视频、网帖等传播的所谓“内部消息”层出不穷,要学会甄别,选择阅读有事实依据或官方公布的权威资讯,运用科学的防护方式,如佩戴口罩、勤洗手、居家消毒等。同时,尽量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远离负性情绪。

保持正念,相信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关注事实数据,保持正确的认知思维习惯,根据事实判断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例如,每日的发病率、治愈率、生物制剂的新进展等。只要我们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就是在为防治疫情做贡献。

适量运动,减少精神上的紧张。通常缓解焦虑的最有效方式是转移注意力。因此,如果把注意力分散到运动、放松、健身、亲子游戏等上面,对于焦虑、恐惧的体验就会变弱。从事这些活动,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提高自信心,促进脑部多巴胺的分泌,让我们产生愉悦感。

若以上方法均无效,依然无法控制地过分担忧、心慌、出现睡眠觉醒障碍、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并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到精神科医院进行心理评估,了解自己的心理动态。尤其是精神分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癔症患者,在面对疫情时一定要密切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多与自己的精神科医生沟通,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叩扉


瘟疫是古今人民最憎恶的一种无硝烟战争,它是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不知何时临门侵身,也不知何时消失殆尽的狂魔。

瘟疫是以病毒传染的方式推行,一传十,十传百......传播率特别快,若稍有不慎,会被吞噬一一一死亡。

老年人在太平盛世时,也会偶尔谈及瘟疫,什么什么时代有成千上万人死于瘟疫,甚至一个地区会......

现在肺炎病毒漫卷湖北武汉城,每天新闻报道,病毒感染者天天递增,死亡者也连续增加。

又加上李文亮白衣天使染毒而逝,还有不少的白衣战士也被传染,等等。

综上述原因,会导致农民中的男女老幼,终日人心惶惶,日不择食,夜不寝寐,非常恐惧,生怕病魔附身。

那么怎么去安抚这些淳朴憨厚的农民呢?

作为农民,我们是祖国建设和奉献的主力军,我们的主观意识要清楚,要过硬!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农民就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终于拼出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一一新中华。在今天,我们也不例外,也要遵纪守法,积极投入到抗议战斗中,听党话,跟党走,不造谣,不传谣,窝家中,不乱跑,戴口罩,勤洗手,精消毒,一定把病毒的传播渠道全部隔绝。

村委会,村领导通过宣传工具及时向农民宣传党的抗疫方针以及疫情的动态等,安民告示,让农民群众在抗疫战斗中做应该做的事。

亲人们,乡亲们,朋友们等,利用手机,网络微信,说说话,谈谈心,弘扬学习抗疫抗灾的好精神好方法,互勉互励,团结一致,共抗疫灾。

瘟疫不可怕,只要有戒心!

待到山花烂漫时,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个李老头


今年回农村老家过年,现在在村里自我隔离中,所以对您的问题有一些感触。

这次的新冠肺炎来势汹汹,传染性极强,爆发的时间节点特殊,导致疫情迅速在全国蔓延开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受到了影响。人们对此次疫情高传染性的恐慌、口罩消毒液等医疗物资的缺乏、长时间居家自我隔离产生的焦虑情绪等,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居民,都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不过,相比城市来说,由于农村人口少,特殊的住宿环境(独栋、有院子,活动空间大)、居住密度低,村委会好管控,村子一封,人员流动性很低,村干部对各家情况基本都很了解,挨家挨户排查记录外出打工返乡回来的人员。因此,只要没有出现有人刻意隐瞒湖北接触史的情况,村子里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人们的焦虑程度要比城市低很多。

但是也正因如此,很多农民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也就变差,尤其是老年人。因此,对于这类型的农民,村委会和应该加强疫情真实情况和防疫知识的科普,引起他们思想上的重视。

最后,由于农村特殊的风俗习惯,邻里关系是农民日常生活最重要的人际交往途径之一,长时间的居家隔离会让他们比娱乐方式丰富的年轻人更加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因此,子女们在这段时间应该花更多地时间和精力去安抚和陪伴父母,比如,在父母身边的,可以多跟父母聊聊天,一起研究一下美食等,丰富他们的空余时间,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如果不在身边的,可以多抽时间陪他们视频电话聊天,教给他们一些缓解情绪的方法等。



苏谧心约


首先,引用刘欣慈老师的一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在面临生命威胁的时候,活下去是人的本性,不算自私。所以,谁都想活下去,并对死亡有无尽的恐惧,不论你曾经是否敬畏生命,是否敬畏自然。

但话说回来,所谓的恐惧并不来自死亡本身,而是因为处于一个未知的环境,一个随时会面临死亡的环境导致产生恐惧。

所幸,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安定的国家,有共产党这样一群能飞速做出抉择并执行的组织,无论从大爆发,到封城,最后到封村,都是依照时态的紧急情况一步一步认真在做,并也让所有大众看到实效,也动员其大众参与到这无硝烟的战场上来,其实这已经算是最初的安抚,让全员参与的目的就是让全员有使命感,有责任感,而不是看一群人忙碌,却无法掌握任何情况,只是做一个一无所知的旁观者。

每天实时播报疫情,加强防疫意识,并认真执行各项政策,让所有人看到在一线人员付出之后的成果,看到新增数据变小,看到治愈人数增多,看到死亡人数减少,看到自己所在的省份没有新增,看到自己所在的州市感染人数慢慢被治愈完,最后到所有地方的疫情结束。那么所有人的信心也就回来了,这是对国家的信任,是对国家的支持!

黑夜过后,我们终将迎来曙光。黑云之后总是晴空,我们希望不用再戴口罩,不用再被封在村子或者家里,我们希望那些太平盛世还是继续!

同时,也会给所有人上一课,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爱护家园,爱护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