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唱遍大江南北,你想听作曲家马可日记里有哪些故事么

《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白毛女》的作曲家:马可日记手稿完整入藏国家博物馆

《南泥湾》唱遍大江南北,你想听作曲家马可日记里有哪些故事么

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颁发捐赠证书给作曲家马可先生女儿马海莹-国博供图

昨天(8.26),作曲家马可日记手稿,共48本,完整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马可,1940年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音工团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室主任、歌剧系主任,中国音乐学院代院长,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歌剧团领导小组组长,《人民音乐》主编。其代表作品《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

《南泥湾》唱遍大江南北,你想听作曲家马可日记里有哪些故事么

作曲家马可先生的48本日记中的部分-国博供图

捐赠仪式现场,马可的女儿,马海莹和马海玲共同朗诵了马可先生所著《日记的故事》片段。马可在《日记的故事》中写道:“我的日记虽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水平实在不高,匆忙草率,急不择言,词不达意,挂流水账等毛病还常犯,但它是我生活和思想的忠实记录,特别在目前情况下,它又是我亲切的谈心人。”

《南泥湾》唱遍大江南北,你想听作曲家马可日记里有哪些故事么

作曲家马可先生捐赠日记实物图-国博供图

马海莹独家接受访问,分享捐赠初衷,“出录音。”

《南泥湾》唱遍大江南北,你想听作曲家马可日记里有哪些故事么

作曲家马可先生女儿马海莹接受独家专访分享日记故事

马可早年就读河南大学化学系,1937年8月,作曲家冼星海随上海救亡演剧队来到开封,马可得以结识并走上从事音乐活动的道路。

马可是民族音乐的提倡者,也是创作中国民族新歌剧的实践者。

《白毛女》的创作,是我国音乐家对新歌剧进行探索的第一步。它以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典型事例,深刻地概括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咱们工人有力量》是1948年初夏马可深入新解放的鞍山钢铁厂体验生活的产物。在鞍钢,马可亲身感受到中国工人阶级那种不怕苦,不怕累,以生产劳动一心一意支援解放斗争的豪情,于是创作出这首流传极广的优秀歌曲。它体现出我国工人阶级肩负重任的自豪感和必胜信念。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吕炜的公众号CNR,我是每天和你聊文艺的吕炜,谢谢收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