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刺激经济放大招!南京3个亿,浙江又来10亿。湖北值得期待…


各地刺激经济放大招!南京3个亿,浙江又来10亿。湖北值得期待…


香港、澳门为缓解市民经济压力并带动消费,相继承诺向居民发放现金,澳门还将发放每人3000澳元的消费券,令许多人十分羡慕。

近日,为刺激消费回暖,南京、浙江、河北等地也宣布将向居民发放各种形式的消费券。其中,南京发放的消费券总额超过3亿,浙江更是高达10亿。

为刺激消费回暖

多地发放消费券

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于3月16日公布,不少分析机构认为该指标将会录得大幅回落,甚至是负增长。

各地刺激经济放大招!南京3个亿,浙江又来10亿。湖北值得期待…


消费一向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7.8%。

中泰宏观研究团队估算,预计旅游1季度收入下降或为1.2万亿元、餐饮零售收入下降9600亿元、交通运输1400亿元、电影100亿元。如果只考虑旅游、零售等消费对本行业的影响,那么消费下降将使得1季度GDP减少约1.4万亿。

消费不疲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此外,企业的复工复产也需要消费需求的支撑。

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3月8日发布的万字报告也指出,香港澳门“发钱”的政策还是可以借鉴的。只不过直接发钱并不合适,建议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来进行补贴。

近日,为刺激消费回暖,多地打出“组合拳”,其中一项重要政策便是发放消费券。

近日,南京承诺向市民及困难群体发放总额度为3.18亿元的消费券,主要包括餐饮消费券、体育消费券、图书消费券、乡村旅游消费券、信息消费券、困难群众消费券、工会会员消费券等7大类,消费券发放采取网上摇号的方式。

相较于种类丰富的“南京消费券”,其他地区所发放的消费券仅能用于少数场景,用途相对单一。

3月2日,山东济南市委、市政府印发相关文件,推出2000万元文旅消费券,主要用于拉动文旅消费。

3月6日,辽宁省引印发相关文件,鼓励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向大众发放惠民文旅消费券。

3月12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表示,浙江将推出总价达10亿元的文旅消费券和一亿元的文旅消费大红包。

近日,河北省提出今年将实施扩大消费十大专项行动,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实施体育消费券补贴政策,扩大健身人群规模。

上述多地发放的消费券,以文旅消费券为主。一方面,五一长假即将来临,文旅消费券叠加假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促进效果。另一方面,餐饮、旅游行业在本次疫情中受影响较为严重,专用于文旅的消费券也有助于以上两行业的恢复。

此外,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指出,“湖北这次为了防止疫情扩散,作出了很大牺牲,影响很大,建议中央和地方给予湖北特别是武汉低收入阶层收入补贴或消费券,相关财政支出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湖北地区居民收入受影响情况最严重,向湖北发放消费券,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市民的收入损失,同时刺激消费。疫情结束后,湖北地区的消费券相关政策也值得期待。

九成人认为

疫情后有补偿性消费

许多人认为发放消费券应该作为刺激经济的工具之一,但也有一些专家持不同看法。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清杰认为,鼓励消费是必然,但消费券本身是否需要重启值得商榷。

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冯俏彬曾表示,消费券是一次性或暂时性的收入,不稳定,对长期消费影响不大。关键是在控制疫情的前提上,尽快分级分类复工复产,稳定就业就是稳定收入,收入稳定了,消费自然就稳定了。

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韩和元认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消费券的刺激,如果在这个节点,又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又推出消费券,很可能出现如下两种情况:一是物价直接飙升。二是财富的逆向再分配。”

此外,消费券”实质上是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提振消费的一种形式,消费券的成本也主要由公共财政支出直接承担。

2019年,重庆、吉林、黑龙江等省份的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2020年,全国有20个省份调低了今年财政收入的增速。本次疫情期间,企业效益大幅下降叠加减税降费政策大力度推行,多地财政收入更是受到较大影响。财政收入能否负担消费券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实,即使没有消费券的刺激,近期居民消费状况也出现了积极变化。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表示,商务部重点监测的1000家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2月中旬增长5.6%,这是自1月下旬环比连续负增长后首次回归正向增长轨道。

在江苏省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在近日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江苏省居民消费意愿的影响调查报告》中,近九成受访者表示,疫情结束后会有补偿性消费。

相信,在疫情结束后,居民消费定会迎来反弹,各地推出的消费券政策更是锦上添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