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自由难实现,回家竟成陌生人,看跳水新星张家齐如何C位出道

年少成名,12岁的她,即获封“中国女子10米跳台最值得期待的新星”。这颗星星冉冉升起,难掩光芒。

外界只知道这位跳台新星名叫张家齐,有着一双目光炯炯的大眼睛,却很少有人能感受她走下跳台后,邻家女孩的一面。

零食自由难实现,回家竟成陌生人,看跳水新星张家齐如何C位出道

未满16岁的张家齐稚气未脱

世界冠军的第一步——跳坏床垫

小时候的张家齐,总喜欢在姥姥家的床上“胡作非为”——不停地蹦蹦跳跳。直到有一天,弹簧被她蹦断了,床也就此报废。

怎么才能让这个精力旺盛的小姑娘安静下来?父母想了很多办法,最后选择把张家齐送到了跳水兴趣班。既有蹦床,又有器械的训练场地,无疑成为了张家齐的儿童乐园。这也成为了她从跳坏床垫,到成为世界冠军的第一步。

“我第一次站上跳板的时候超级开心,完全不怕。”自那之后,跳水池淡淡的消毒水味,萦绕着她的整个童年。

零食自由难实现,回家竟成陌生人,看跳水新星张家齐如何C位出道

张家齐的可爱很有感染力

2016年,在全国跳水冠军赛女子单人10米跳台的比拼中,世界冠军任茜一直是夺冠热门,比赛中还云集了陈若琳、刘蕙瑕、司雅杰一干世界冠军。那时的张家齐,还只是个籍籍无名的小辈。

决赛的前两轮任茜发挥稳定,排名第一,张家齐只位列第五。转折发生在第三轮,张家齐近乎完美地完成了207C,排名瞬间升至第一,后两轮她用几乎无懈可击的动作,继续领跑。最终,未满13岁的她以黑马的姿态,夺得自己首个成年全国冠军。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张家齐就这样进入了大众视野。

零食自由难实现,回家竟成陌生人,看跳水新星张家齐如何C位出道

12岁的张家齐一战成名

第二年,张家齐在全国跳水冠军赛女子单人10米中,成功卫冕。

2018年,14岁的张家齐,终于达到了参加世界成年比赛规定的年龄。她在6月举行的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接连斩获女单、女双10米台的两项冠军。年底,又在雅加达亚运会上,摘得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

去年夏天,首次参加世锦赛的小姑娘,又毫无悬念地在光州斩获了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

小小年纪,她便用过硬的成绩证明,已经成为女子跳台世界级的明星。

零食自由难实现,回家竟成陌生人,看跳水新星张家齐如何C位出道

从14岁开始,张家齐每年都有世界冠军入账

娃娃与零食,不可兼得吗

张家齐很像一个邻家女孩,一点都没有大家想象中世界冠军会有的“官方”气场,既真实又可爱。

对她这个年龄的姑娘进行采访,总会绕开人生感悟这些深奥的话题,大多是一些小情趣,以及日常琐事。

当聊到“超高强度训练、上课学习、零食不自由、失去娃娃这四种情形里,哪一个最难以接受?”时,张家齐大惊失色,直呼都不想面对,完全放弃了表情管理。

抉择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件难事,更何况孩子。不过,为了搞清楚她的好恶,我们开始让她循序渐进地进行比较法。

超高强度训练VS上课学习

由于一直要兼顾训练,对于张家齐来说,学业无疑是“南上加南”的。

“之前我是上午上课,然后下午和晚上训练,说实话,上课比训练对我的挑战要更大一些。”第一回合里,“上课”这件对于张家齐来说,并非常态的生活内容,显然更难适应。

去年6月,张家齐参加了中考。提到这个事,她吐了吐舌头,:“嗯……中考考得不太好,因为每天都要训练,学习时间真的很少,也没有时间复习功课。”

没有时间学习,反而催生了她退役之后“要认真上学”的想法。她的目标是北京体育大学,在那里,她希望拥有一段完整的校园记忆,住在寝室里,学到更多的东西,也认识更多同龄人。

零食自由难实现,回家竟成陌生人,看跳水新星张家齐如何C位出道

张家齐训练时,接受教练任少芬的指导

上课学习VS零食不自由

“那一直上课和不能吃零食,你觉得哪个更受不了?”

“不能吃!”张家齐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处在生长期的张家齐,面临着身高、体重方面的巨大困扰。“胖”对于她来说,无疑是目前最敏感的字眼。

身体每变化一点,跳水的空间感和入水感都会不一样。因此,张家齐每一餐都需要控制油脂的摄入量,体能训练也需要不断加码。

她收藏了奶茶点单的小技巧,不过也只能是望梅止渴,哪怕喝到了奶茶,最多也是尝一小口。

零食自由难实现,回家竟成陌生人,看跳水新星张家齐如何C位出道

吃不到美食,只能进行女孩子都有的冥想环节

零食不自由VS失去娃娃

“最后,如果零食不自由和失去娃娃里选择,你选哪一个?”

这次,张家齐无法果断了,迟疑了好几秒,最后还是说:“我要再考虑一下下。”

张家齐喜欢娃娃,早已经不是秘密了。这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对于萌物没有丝毫抵抗力。为了养狗,她和妈妈软磨硬泡了许久,哈士奇作为心目中颜值最高的狗,无疑是首选。不过,妈妈的一句“二哈溜我,还是我遛它啊”,给争论定了调。去年8月,一只小博美犬代替哈士奇,成为了家里的第四位成员——“奥小会”。

零食自由难实现,回家竟成陌生人,看跳水新星张家齐如何C位出道

七个月大的“奥小会”成了第四位家庭成员

“奥小会”这个名字是张家齐取的,寄托着她对于奥运会的决心和期待。“奥小会”也仿佛真的有魔力,给张家齐带来了好运,最近她在十米台上精彩的表现,让奥运会的入场券变得近在咫尺。

一番艰难地比较,零食和娃娃,显然是张家齐“心头肉”。在这两件事面前,学习和训练似乎排位都很低。这也不难理解,只有得不到的才珍贵,没有谁会对自己的日常充满向往。尤其是训练,一年360天,每天8小时的跳水,几乎成为了她生活的全部。

跳水,让我又爱又恨

一旦把话题切换到跳水时,她一秒就表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成熟。

当被问及下一个目标,她神色认真地说:“希望可以参加东京奥运会,然后拿到奥运冠军。”

零食自由难实现,回家竟成陌生人,看跳水新星张家齐如何C位出道

对于冠军的追逐,张家齐从未止步

18年的冬训,张家齐遇到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一次低谷。

那时面对高负荷的训练,张家齐觉得“太累了,对自己的要求开始松懈,导致动作能力下滑。”直到第二年的比赛中,她发现自己要被年纪更小的队友超越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才开始努力做出调整。

跃上巅峰从来不是易事,可是坠落似乎只是刹那之间。那种心理落差,经历过的人,恐怕才能感同身受。对于一个14、5岁的孩子,重新爬升的艰难,是一种极致地折磨。所幸,这个长着一张可爱娃娃脸的小姑娘,内心却有着非同一般的韧性。

在梦之队这样一个集体里,每天都要面对竞争。她直言自己从来不会逃避。但是,在她眼里,竞争和友谊也并不矛盾。

就像掌敏洁、卢为、陈芋汐,这三位与自己年纪相仿的运动员,在她眼里,除了是搭档,更是一起逛街看电影的闺蜜,是互相扶持鼓励的姐妹。“和她们之间哪怕有摩擦,也只是在训练里可能有不同的意见,然后就实践看看,谁的对,就听谁的。”

零食自由难实现,回家竟成陌生人,看跳水新星张家齐如何C位出道

张家齐和掌敏洁发表过“在一起”的脱单宣言

现在,张家齐用“又爱又恨”四个字形容跳水。她很爱它,因为那是她看向外面世界的窗户。她有时也忍不住恨它,因为一路繁花背后,满是道不尽的艰辛。

“面对比赛,我从来都不害怕,反而会兴奋。”这是张家齐一贯的勇敢。

对于她发育带来的状态下滑,耳边一直也会充斥着质疑的声音。但张家齐说,自己不怕质疑,她会用自己的实力去证明一切。

零食自由难实现,回家竟成陌生人,看跳水新星张家齐如何C位出道

与亲人特别的见面

张家齐是地道的北京女孩。

去年夏天,父母把家搬到了北京南海子公园附近。新家距离体育总局大概20分钟的车程。于是,周日成了张家齐妈妈最期待的一天。每周日下午,父母可以一起到运动员公寓去探望女儿,享受短暂的亲子时光。

采访那天,约好一起从训练局公寓,去张家齐的新家做客。直到出发,我们才知道,这居然是她第二次回家,只知道大概的方位。

下车后,她不知道应该从哪一个门进小区,坐电梯时,张家齐也是在问过爸爸后,才按下了楼层的按钮。一切都透露着,她对于“家”的陌生。

一进门,张家齐就直奔茶几,上面摆满了父母准备好的各式水果。阳光透过窗户将空气晕染成温暖的颜色,张家齐专心致志地开始剥水果,然后把剥好的小橘子一半递到了妈妈嘴边,一半给了爸爸。

零食自由难实现,回家竟成陌生人,看跳水新星张家齐如何C位出道

在“陌生”的家中,张家齐体贴孝顺

除了每周末在训练局公寓里的例行见面,张家齐和父母还有一种特别的见面方式——赛场上。不过,这要考验他们之间的默契。

张家齐妈妈回忆到:“17年天津全运会,北京队的教练给了我最好位置的票,但我没敢坐到那个位置上,我偷偷坐在角落里,就偷偷地看,然后再离开。因为她第二天还有比赛,我怕影响她。”

很久之后,张家齐才知道父母其实从北京赶到了天津,就在现场的角落里,看着她拿到了冠军。

当然,多数时候,他们一家的默契,能够经受得住考验。

张家齐常常会在比赛结束后,惊喜地发现坐在看台上的父母。她会趁着其他队友比赛的间隙,兴冲冲地跑到爸爸妈妈身边。这时,观众们会在看台上看到一个温馨的场景——头发湿漉漉的张家齐,乖乖地和父母挤在一起,聊着天,享受快乐而难得的团聚时光。

零食自由难实现,回家竟成陌生人,看跳水新星张家齐如何C位出道

张家齐一家合影

“将来谁能预知,但我永远相信自己的孩子”

“世界冠军家属”,这个自带光环的词汇,总是容易被加上伟大、坚强的修饰词。对于张家齐妈妈来说,这个词汇还与隐忍和深深地思念捆绑在一起。

“您平时会想念家齐吗?看过她训练吗?”

“原来真的没想到运动员会那么辛苦,我真的心疼……”家齐妈妈轻轻地说着,她的眼泪一瞬间就落下来了。

家齐妈妈尽管和女儿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但是一年也见不到几面。于是,她常常会忍不住思念女儿,“我逛商场的时候,总是忍不住看看小女生穿的衣服,想着齐齐穿上,会是什么样。但我只能看看,因为怕买了,齐齐尺寸不合适。”

实在忍不住了,妈妈说也会给女儿发一条微信,但更多时候还是反复看女儿的训练视频。

零食自由难实现,回家竟成陌生人,看跳水新星张家齐如何C位出道

去年母亲节,张家齐给妈妈手绘了一张奖状,被妈妈摆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

小时候,张家齐和父母之间的爱,表达得很直接。

家齐妈妈的印象中,女儿一直是个坚强的小朋友,很少掉眼泪。“但以前送她归队,齐齐的眼泪不会落下来,却一直都在眼眶里打转转。”

每次和女儿分开,家齐妈妈都是微笑着说,“齐齐再见!齐齐加油!”直到看着小小的背影远去,她才会偷偷擦掉自己的泪水。

长大后,张家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被拉长了,但是爱并没有变。

张家齐从来都不会和父母谈及身体上的伤病,每每被发现,都是因为父母对于孩子超乎寻常的敏锐。而父母总是小心翼翼地到现场看比赛,怕影响女儿发挥,又悄悄地离开。

他们彼此隐忍,却是对彼此最深沉的爱。

龙应台写过“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看着女儿从蹒跚学步,成长为世界冠军。纵然思念,但也欣慰。

他们为女儿骄傲,“我不知道齐齐将来如何,但我永远相信自己的孩子。”

零食自由难实现,回家竟成陌生人,看跳水新星张家齐如何C位出道

张家齐已经和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4年出生的张家齐,没有同龄孩子的恣意与张扬,甚至缺少了应该享受的烂漫和自由。但是,她有着邻家女孩那样的清澈与纯洁,也拥有着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所描述的青春——充满着力量、期待、志愿、斗争与希望。

人生的奔跑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取决于途中的坚持。带着自己的理想,带着父母的期盼,张家齐一直在前行,未曾停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