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家庭資產安全

在家"自我隔離"已經1個月有餘,這場突如其來的"新肺"事件,直接影響了國內的經濟發展和我們的很多行為方式,具體有哪些呢?


疫情之下家庭資產安全


凡是和我們的出行相關的行業都受到了影響,而且是呈斷崖式的下降。高鐵、航班停運或減少班次。春節賀歲檔電影,除了《囧媽》在今日頭條上免費播放,其它影片全都擇日安排。很多餐館尤其一些中高端餐館,平時主要依靠堂食,現在要主打外賣、和其他行業的企業"共享"員工。比如西貝就和盒馬鮮生共享員工,呷哺呷哺正在賣半成品。

也有人說,不用擔心,等疫情結束後一切都會還原如初,還會出現報復性增長。但我想說有些需求,現在沒有了,也就沒有了。疫情之後和親朋好友一起跑去聚餐,那能把這一個月的飯都吃回來麼?不能嘛。疫情過去出門旅行,可是能報復性的,把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的行程都玩回來麼?不可能。相當一部分人想的是好好工作。所以有些需求,現在沒有了,就沒有了。這就是疫情給我們帶來的直接損失。


疫情之下家庭資產安全


第二個,產業鏈斷掉。比如養殖業,疫情開始以來,企業不能正常開工,從源頭的飼料企業開始,飼料產量減少,而且生產出的飼料由於運輸受限等原因,也不能很及時的運到養殖場。養殖場裡家禽家畜的生長也受到影響,很容易出現禽流感。在疫情初期,湖北湖南等地就出現了禽流感跡象。大量禽類只能殺掉掩埋。


疫情之下家庭資產安全


第三個方面,經濟效率降低。最簡單的例子:醫院裡的醫護人員和醫療物資大批馳援武漢,還在醫院裡堅守的醫護同樣承受著巨大的防疫壓力,這些醫院都是公立醫院。對我們的來說,近期看病已是件"大事"。現在的經濟秩序並沒有恢復正常,這場無形的戰爭已讓經濟效率大大降低。

現在的經濟局勢可以用"三低一高"來描述,三低:低增長、低利率、低迴報;一高:高波動。不但國內如此,全球經濟也是這樣。近期的投資的主線:三金齊備,健康組合。

我們看到家庭資產分成了四個部分,要花的錢、保命的錢、保本增值的錢、生錢的錢。大家手裡的錢有沒有按照這四部分進行分配呢?


疫情之下家庭資產安全


已經按四部分進行分配的,我恭喜您啦,家庭資產是很穩固的,還沒有把錢分成四部分的要注意啦, 我們看看這四部分都有什麼作用。

第一部分:要花的錢,包括了我們日常的衣食住行。這部分一定要留出至少6個月的生活費。

有的人每月掙3000塊,花兩千五,能節餘500塊,這是很好的。有的人每月掙5000塊,花六七千,這不是月光,這是透支了,很危險。那怎麼辦,有一個辦法,開源;如果沒地方開源怎麼辦,那就只能節流啦。每個月那怕是攢200,也得攢。這部分錢可用貨幣基金、定期來攢。

第二部分,保命的錢。這部分的重點是:槓桿效應。什麼是槓桿效應,就是以小博大,花小錢,辦大事。這部分的錢都是關乎性命,關乎健康的,可用保險(意外、重疾、醫療這類)來儲備。這部分的投入佔家庭總資產的20%。

第三部分:保本升值的錢。突出的功能是養老金和子女教育金的積累。這部分錢要求絕對安全,又要有升值空間,最好操作簡單。最好的工具是儲蓄(定期存款、國債)和保險(年金、終身壽)。大家注意,這裡的保險類型可跟第二部分裡的保險不同。這部分所需要的不是槓桿,而是穩定、能規避長期經濟風險的。儲蓄和年金險、終身壽的產品形態還都簡單,非專業人士也能明白。

保本升值的錢佔到了家庭總資產的40%。

第四部分,生錢的錢。這部分投資收益高,同時風險也高。

匹配的工具有股票、基金、房產等。我得提一下黃金,大家覺得黃金該算在哪個部分,要花的錢?保命的錢?增值的錢?還是生錢的錢?如果是手飾金,除了加工費貴,在回收時還有不少折舊費,所以它保不了值。有句俗話:盛世藏古董,亂世買黃金。黃金價格與美元掛鉤,黃金有避險的功能,具有投資價值的是投資金條,是屬於生錢的錢。

這部分錢佔到家庭總資產的30%。


疫情之下家庭資產安全


這四個部分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讓我們的家庭資產穩如泰山。四個部分少了任何一個,都有隨時倒下的危機,所以在選擇基金的快意恩仇的時候,也不要忘了保險的涓涓細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