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遇到困難時,不如看看明太祖朱元璋,他年少時是怎樣度過困境的

我們一提起明朝的創立者,明太祖朱元璋時,大家肯定腦海中第1個對他的印象就是一位亂殺功臣,專政獨權的一個形象,他留給我們的都是一些非常負面的印象,也許每一位開創一番基業的奠基人,所給我們的印象都是這樣的,比如秦朝時期的秦始皇,大漢時期的劉邦,或許對他們來說,他們之所以能夠創造出偉業,是因為他們經過了千難萬苦才得到的,因此他們才會如此的珍惜,或許當我們得知他們在創業過程中的艱苦時,你就有可能改變對他們的看法,其中朱元璋就是最特別的一位。

當遇到困難時,不如看看明太祖朱元璋,他年少時是怎樣度過困境的

秦始皇之所以能夠統一天下,是因為在他之前,他的祖上已經經過了許多年的打拼,而劉邦他一開始的時候是一個小亭長,他趁著天下亂的時候,便夥同自己一群從小一起玩起來的朋友,最終取得了天下,但是朱元璋建立明朝,比他們任何一個人都要更加的艱難。

當遇到困難時,不如看看明太祖朱元璋,他年少時是怎樣度過困境的

朱元璋原名叫重八,他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他出生時正好是八月初八,他在後來統一了天下之後,才改名字為朱元璋,他在1328年出生在一個比較貧困的家庭中,父親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他還有三位哥哥,由此便可以知道,本身家裡就比較貧窮,而且還有這麼一大堆的孩子,便可以想象這個家庭中有多麼的貧窮了。

當遇到困難時,不如看看明太祖朱元璋,他年少時是怎樣度過困境的

正所謂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朱元璋在哥哥們的帶領下,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為地主家裡放牛幹農活,來為這個貧窮的家庭掙一些錢,當時正是元朝所統治的時候,因為統治者比較的腐敗無能,又加上不斷增加勞苦百姓的交稅,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又加上當時的天災人禍,便使得許多百姓們起來反抗。

當遇到困難時,不如看看明太祖朱元璋,他年少時是怎樣度過困境的

一直跟隨著哥哥和父母為地主家裡做工的朱元璋,雖然活幹的不少,但是從來都沒有填飽過肚子,作為貧窮人家的孩子,朱家沒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如果不去給地主做活,那就會意味著他們沒有經濟收入,一旦沒有收入,就只能餓著肚子,但是作為地主階級,他們從來不會去想著為這些平民增加一些收入,而是隻顧著自己能夠多賺取一些收入,雖然朱家4個兄弟加上他的父母,都是非常能幹活的人,但是一家人常常吃不飽,而且也沒有多餘的收入,在朱元璋17歲時,更是禍不單行,這一年出現了非常嚴重的乾旱,沒有任何的糧食收入,又加上蝗蟲的災害和嚴重的瘟疫,許多人就因此而搞得家破人亡。

當遇到困難時,不如看看明太祖朱元璋,他年少時是怎樣度過困境的

朱家更是沒有躲過這一場災難,朱元璋的哥哥和父母都因此而離開了人世,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父母和哥哥就這樣離開了自己,年僅17歲的朱元璋一下子就成為了家裡的唯一的支撐,苦難的日子就這樣過早的讓朱元璋經歷了,為了能夠埋葬家人,朱元璋家裡沒有一塊土地,為了這件事情,他找過許多人幫忙,但想幫助他的人和他們家裡情況一樣,有地的都是地主,他們怎麼會去幫助這樣一個家庭呢?

當遇到困難時,不如看看明太祖朱元璋,他年少時是怎樣度過困境的

貧窮又無助的朱元璋,非常的無奈,做了十幾年的長工,但卻拿不出一點錢,而且也沒有人願意幫助這位貧窮的孩子,正在朱元璋舉目無親,無依無靠的時候,同村的一位比較善良的劉繼祖,拿出了自己家的一塊地,同時還給了他一筆錢,讓他安葬自己的家人,就這樣朱元璋也算是把自己這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給處理好了,但是經過了各種災難後,沒有了牽掛的他,為了活命只好去到了寺廟成為了和尚,但是這個寺廟沒過多久之後也一天不如一天,無奈的朱元璋便開始了四處討飯的生活。

當遇到困難時,不如看看明太祖朱元璋,他年少時是怎樣度過困境的

這種日子一過就是幾年,對於這樣一位年輕人來說,在那樣一個動盪不安的年代,實在是無奈,也就是因為這一經歷讓他開闊了自己的眼界,長了一些見識,他非常清楚當時百姓們的痛苦,才讓他有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心境,並同時讓他有了新的提升。

當遇到困難時,不如看看明太祖朱元璋,他年少時是怎樣度過困境的

人生中最大的苦難都已經經歷過,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候也體驗過,人生中最落魄的時候也已經走過,朱元璋的內心已經被磨練得像鋼鐵一樣堅硬,還有什麼困難是他不能承受的呢?也就是因為他經歷了這樣的大悲大難,朱元璋在以後面對困難時,都會迎刃而上,最終他從一位沒有一塊地安葬家人的貧困孩子,成為了創造擁有一個大皇朝偉大的創立者,朱元璋的事蹟值得我們去學習。

參考文獻:《大明御製皇陵碑》、《與田興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