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加強皇權、廢除丞相,朕看內閣完全可以治國

自秦始皇統一六國不斷的加強中央集權以來,皇帝統治的最大內部阻力則是來自丞相。丞相自秦朝設立以來,便始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他甚至還具有“

封駁之權”。就是擁有一票否決權,可以駁斥皇帝的命令。在先秦時期,就有相之名但其地位要遠高於丞相。

《史記》“丞相者,掌丞天子助理萬機”丞相的主要任務就是輔佐皇帝管理國家,是為百官之長。春秋戰國時期湧現了許多名相比如“乘舟夢日邊”的伊尹還有“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姬旦。荀子曾評價其二人道“殷之伊尹、周之太公,可謂聖臣矣。”還有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和“一言為重百金輕”的商鞅。杜佑曾說“齊之霸也得管仲,秦之強也得商鞅”。

明太祖:加強皇權、廢除丞相,朕看內閣完全可以治國

一、 兩權相爭,不亦樂乎

這些千古名相,都對自己的國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君王在政權未穩之際自然是求賢若渴,就像“使洛陽二頃田,安能配六國相印”的蘇秦。他自身能力非常卓越,所以自然會得到人賞識成為六國之相。“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能力越大自然受的猜忌也越多。

1、家天下的威權統治

“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古代都是講究“家天下”。皇帝就是一家之主,站在金字塔頂端把控權力中心。但皇帝的精力畢竟有限,大的宅邸還都有管家何況是偌大的王朝呢?而丞相,就可以理解為是管家

《史記》中說,因為皇帝自己不可能凡事都親力親為,所以君王必須將手中的權力分散出去。而分散權力的集散點,就是丞相。而丞相的氣焰過盛,權勢滔天便有可能危及皇權統治。所以

二者是相愛相殺,既要用他還有防他。

因此,說中國封建統治歷史就是一部皇權與相權的較量史毫不過分。為了遏制相權過重,歷代帝王都各顯神通。但除非是牢牢掌握權力的皇帝,否則資質平庸者是毫無能力撼動的。

明太祖:加強皇權、廢除丞相,朕看內閣完全可以治國

2、鬥爭拉開帷幕

秦朝由於存在時間短暫,皇帝和丞相還沒來的及明爭暗鬥就已經大廈傾覆。西漢時期,到了漢武帝劉徹繼位,他深深感受到了束縛。根據《漢書》記載,後宮中竇太后處處掣肘,朝堂上大臣也看其軟弱可欺。以丞相為首的百官,蓄意刁難使得其本人非常反感,終其一生共換了十三位丞相。

因為急於得到支持,所以漢武帝任用丞相時有許多都是自己的親戚。比如許昌和田蚡等,但天家不同於尋常百姓皇帝自然也是生性多疑。像許昌其在位時有些許政績,“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源於他“為儒家為正統也”的言論。但他受竇太后恩惠,只做了四年丞相就被免職了。

田蚡是漢武帝的親舅舅,《史記》中“其二人形影不離,俯首相依”。在漢武帝沒有繼位時二人便經常一同玩耍,劉徹登基後之初便“敕田蚡為武安侯,配享太廟

”。但田蚡當上丞相之後便極為囂張跋扈。年輕的武帝氣憤的說“朕為帝,理應親自封賞百官,卿奈何奪朕之權?”

明太祖:加強皇權、廢除丞相,朕看內閣完全可以治國

漢朝時,丞相下屬“十三曹”,囊括了工農商業,訴訟法典,人事任命等等。漢武帝此時就像現在的日本天皇,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但並無實質作用。僅供人觀賞,但並無實際用途。田蚡又愈加放肆,賣官鬻爵。《漢書》記載,田蚡明碼標價封疆大吏為三萬五千石;鹽鐵販運兩萬石;諸如減免刑期和田地私授等都有價格

漢武帝看在眼裡,恨在心裡。《漢書》“遂設立內外朝,箇中事由均受其直轄”。為了削弱田蚡的權力,他愈加看重身邊之人。遇事不再與田蚡商量,而是直接找親信處置。田蚡氣急敗壞“陛下奪吾之權,如要吾之命矣”。藉助這個政策,劉徹在鬥爭中贏得了勝利。

《漢書》“武帝更十三人相,善終者少矣”。但這給他留下了心理陰影,使得其再也不願相信任何丞相。在位時,他不斷的更換丞相。卸任之人有四位自殺,三人被殺,四人無故身亡。

二、 愈演愈烈,步步蠶食

漢武帝此舉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相權,但其弊端是顯而易見的。因為中朝之人大都為皇帝親貴並無才華,所以兩漢的滅亡與此不無關係。西漢,是因為“王莽篡權”而亡這是外戚干政之故,東漢是因宦官干政而亡。這些人只會蓄意的討好,並不能認真的履行職責。

明太祖:加強皇權、廢除丞相,朕看內閣完全可以治國

1.權衡利弊,分權而治

鑑於漢朝的前車之鑑,內外朝制度顯然是不適合王朝的可持續發展。隋文帝楊堅首創了三省六部制,唐朝又加以完善。中書、尚書和門下三省的長官均為宰相。所以說,丞相一定是宰相,宰相卻不一定是丞相。

各部門之間相互制約,權力得到分化。由原來的丞相一家獨大,變成了群裡群策。為了防止“三個和尚沒水吃”,便設立了政事堂。《舊唐書》“舊制,宰相常於門下省議事,謂之政事堂。”

北宋的趙匡胤投鼠忌器,他自己得位不正篡權而立,自然對手下大臣也是小心翼翼。《宋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副宰相稱“參知政事”。他設立了中書門下省,以限制宰相趙普之權。而後因趙光義得位不正,趙普表態“臣願備樞軸以查奸變”。

自願充當鷹犬,為其平定議論。所以皇權此時對相權地位有所抬升,趙光義做出了妥協。王安石變法之後,為了解決“冗官”問題又將

三省合併至尚書省。這時的相權再度可以抗衡皇權。

明太祖:加強皇權、廢除丞相,朕看內閣完全可以治國

《元史》“世祖設中書令,左右丞相,掌軍務,貳丞相,凡軍國重事,無不由之”丞相在元朝的地位可見一斑。比如伯顏、脫脫等名相皆是元朝上層社會的主要組成部分,其權利之大甚至可以左右太子人選。

三、罷丞相,設內閣

1.胡惟庸案件為導火索

朱元璋白手起家,親眼見證了元朝的敗亡。他明白,必須要限制相權發展,否則將會落得相同的下場。從底層而起,所以他也更加珍視手中的權力。事無鉅細皆親力親為,手段也非常殘忍。

胡惟庸自朱元璋未稱帝時就鞍前馬後,也立下過汗馬功勞。他在李善長的推薦下做了八年的右丞相。以其為首的淮西勢力集團極度膨脹,隨意打壓官員。《明史》中劉伯溫去世,就是因為胡惟庸給他抓的藥。這個“前知五百年,後曉五百載”的治世之能臣就此隕落。

雖然朱元璋並未追究其罪責,但心中肯定也留下了陰影。直至公元壹叄捌零年,朱元璋出宮觀賞祥瑞時,頓覺胡惟庸府邸漫天塵土還傳來甲冑碰擊之聲。其家中果然藏有大批手持武器的士兵,圖謀不軌。朱元璋盛怒以“枉法誣賢”、蠹害政治”之名當即絞殺胡惟庸。

接著便開始了一場,歷時十二年的大清洗。受牽連的官員及將士高達十萬以上,而被處死者也有三萬餘人。

並且斬殺了皇親國戚李善長的全家,七十餘口。此外,又徹查“藍玉案”,將藍玉的勢力也連根拔起以免他覬覦丞相之位。

朱元璋此舉第一是為了防止大權旁落,被他人篡權。第二是自己的兒子朱標死後,擔心孫子朱允炆上臺後會有人給他出難題。所以才弒殺了許多功臣,廢除了丞相制度。

朱元璋的勤政是出了名的,《明實錄》“十日內,太祖審批閱內外諸司奏札共三千六百六十件,處理國事計三千四百八十三件”。也就是說在八天之內大約每日需審計奏札二百多件,處理政務四百多件。

明太祖:加強皇權、廢除丞相,朕看內閣完全可以治國

他設置了殿閣大學士,但其並無任何權利。只是在一旁為朱元璋磨墨,或者替朱元璋寫幾個字。當朱元璋問他們意見是,才能發表自己的想法。不過也不敢過於說實話,因為有了胡惟庸的前車之鑑,自然是誠惶誠恐。他們就相當於皇帝的文秘,此為內閣雛形。

胡惟庸的被殺標誌著此消彼長的皇權相權之爭,正式落下帷幕。皇帝的權力自此再無約束,達到了歷史以來的最高水平。但並不是每位皇帝都能像洪武大帝一樣,勤勤懇懇。就算再喜歡權力,也還是需要得到休息

2.燕王稱帝設內閣

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役”後,成功的由等待削藩的王爺變作九五之尊的皇帝。顯然,他沒有朱元璋的勤奮。於是便選拔各路人才,進入文淵閣,此為文淵閣學士。這便是內閣制度的開端。

內閣自此正式走向歷史舞臺,但這些人員不具備批奏審議的權力,也沒有質疑之權。所有內容經由他們之手呈報給皇上,進行硃批。在嘉靖年間,因為他自己的懶政,怠政。

嚴嵩父子主政廟堂二十載,內閣才有了替皇帝批覆各種奏章之權。

而萬曆年間的張居正仗著皇帝的信任,將六部全都歸於內閣門下,同時還經常替皇帝制定票擬。雖然說大家稱其為張相,但只是他的權勢到那個級別罷了。名義上,還只是首輔大臣。所以國家大事,只是經由他計劃實施,至於行不行的通還是需要皇帝的御筆硃批。

明太祖:加強皇權、廢除丞相,朕看內閣完全可以治國

四、結語

千百年來皇權相權之間,明爭暗鬥最終還是皇帝更勝一籌。廢黜了丞相之位,但這並不見得是好事,如果權力不受制約必將為所欲為。到了清朝,設立的軍機處其中官員無明確品級無明確俸祿,時時刻刻卑躬屈膝的跪著,標誌著極權統治達到了頂峰。而物極必反,太過於極權最終只會導致瓦解。

參考文獻:

1、《史記》

2、《漢書》

3、《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