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人生的两种境界

时间,磨钝了那些锐利的记忆的边缘,人生就是这样,在心碎之后,我们还得忍受一次又一次的悲伤.——卡勒德•胡赛尼

十六岁初读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就被其被深深感染,曾在读完后潸然泪下,觉得他笔下的文字忧伤却有着那个时代独特的温润。二十六岁再读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有的更多是对人物命运与那个时代背景的深深感悟。
我与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结缘是从那本《追风筝的人》开始的。

《追风筝的人》——人生的两种境界


少年时——孤独懦弱

书中的 主人公阿米尔与仆人的儿子哈桑自幼相识长大。在阿米尔看来,哈桑和他不仅仅是玩伴,更是替罪羊。阿米尔怂恿哈桑用弹弓将胡桃射向邻居家的狗,朝山羊掷石头,当着一切的恶作剧被戳穿后,罪行都是由哈桑来背负,并且阿米尔觉得理所应当。虽然阿米尔只是一个孩子,但他心里仍然存在着宗教种族观念。他认为自己是普什图人而哈桑是哈扎拉人。所以每次嘲弄玩哈桑后虽然心里会存在愧疚但是很快便自我消解了。所以即使童年的那场风筝大赛后,他亲眼目睹了哈桑被人强暴却也袖手旁观。之后,他的良心不安便设法将他们赶走。里这可以说是人性恶的一面,贴切与人恶的本面目。由于自己出生导致了母亲的死亡,他长期处于罪恶感、自责当中。可阿米尔也渴求爱,渴求父亲的爱,但年少的这种爱是希望博得他父亲的关注,希望以一种优越感的胜利者站在哈桑面前,所以他不教哈桑写字读书,害怕他得到父亲的赞扬和默许。童年时期的阿米尔是懦弱而自私的,是处于一个矛盾而复杂的特殊时期。
作者在描述阿米尔的童年时期时,笔触细腻温情,但却隐隐透露着一种批判。童年时期的风筝更像是阿米尔与哈桑之间的联系---易断且脆弱。

《追风筝的人》——人生的两种境界


不惑之年----心灵的救赎
当阿米尔步入中年时,父亲的好友拉辛汗打电话给他,告诉他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这让他震惊同样也很纠结。拉辛汗给他指了一条路: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原来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在孤儿院。刚开始的他并不愿意,可他最终还是战胜自己的懦弱,战胜了自己的童年的那段往事。他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了哈桑的儿子,并且收养了他。可以说,这时的阿米尔是人生中第一次真正主动的采取了自我的救赎的一次。那些晦涩童年时期的罪恶感和自责在这一刻得到了一丝宽慰。在异国他乡上空,他与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一起放风筝。这时的他已经驱散了童年的阴霾,也开始正视那段过往。他开始坦诚面对自己年少的错误,并且在心中暗暗发誓要像哈桑一样永远关爱索拉博。
作者在描述阿米尔与父亲逃亡美国定居以及后来阿米尔拯救索拉博自我赎罪的过程中,人物心里刻画十分到位。这时的风筝更像是阿米尔的心灵救赎,对哈桑,对索拉博,对那段颇有遗憾的童年。

书中的线索之一——风筝也给全文奠定了基调。童年的风筝是带着罪恶自私的阴暗色彩而与索拉博放的那一次风筝则是阿米尔心灵的救赎与自我的拯救。

这部作品是由卡勒德•胡赛尼创作描述阿富汗战争时期所发生的一个故事。全文以罪恶与救赎作为中心思想。看似笔调清新而温情实则也有那段激荡岁月的苦难和残酷。这本小说所描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史,一个国家的苦难史。作者用艺术的魅力,用文字的力量,让世界了解到了阿富汗人民,了解了苦难之中留存的激扬岁月。

书中的罪恶与救赎两种境界不仅仅是阿米尔人生中的,更是这个民族,这个世界中的两种境界。战争中爆发的苦难,和平年代里迸进的救赎。正如出版商周刊所评论道:“这些内容缔造了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将这个过去不引人注意、在新千年却成为全球政治焦点的国家的文化呈现世人面前。同时兼具时代感与高度文学质感,极为难能可贵。”

《追风筝的人》——人生的两种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