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莫失莫忘》:諾獎大師筆下的一段三角情與三個局外人

故事從護理員凱絲的回憶開始。在獨自一人開車穿行在鄉間小路的時候,凱絲總是回憶起童年的寄宿制學校黑爾舍姆,回憶起她與露絲、湯米之間從童年開始糾纏在一起的命運點滴。

這是頗具石黑一雄特色的開篇和背景,在英倫霧氣沉沉的背景裡,回憶盤旋而起。

石黑一雄是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這本《莫失莫忘》(Never Let Me Go,又譯為《別讓我走》)曾入圍布克獎決選名單,被村上春樹稱讚為近半個世紀他最喜歡的書。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曾榮獲2010年英國獨立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並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2016年由綾瀨遙主演的同名日劇在豆瓣上也獲得了上萬人打出的8.0分。

豆瓣8.7《莫失莫忘》:諾獎大師筆下的一段三角情與三個局外人

《莫失莫忘》是一部具有反烏托邦色彩的科幻小說,在石黑一雄的筆下,景色、回憶與人物關係一直籠罩著一層懸疑的色彩,什麼是護理員、什麼是捐贈,這些字眼在開篇只是被零星提起。

凱絲的回憶帶我們回到那個與世隔絕的黑爾舍姆學校,凱絲、露絲、湯米的童年與我們經歷的那麼相似,一樣的繪畫、踢球、玩遊戲,一樣有同伴霸凌和小團體,一樣在夜間臥談女生之間的秘密。凱絲最先向被排擠的湯米示好,兩人開始私下討論一些更深入的問題,但最終與湯米走到一起的是露絲。三人離開黑爾舍姆後又一同來到農舍,在這裡他們度過了進入社會前短暫的適應期,彼此的關係變得複雜而難以揣測,露絲與湯米理念不同但努力維持著美好情侶的樣子,凱絲與露絲保持著夜談的習慣卻難以真心相待,湯米與凱絲分享了自己在偷偷作畫的秘密,卻又因著這秘密三人終於走向了決裂。

時隔多年後的重逢,三人已分散各處,護理員與捐贈者的秘密終於解開:他們都是克隆人,生存在世的目的是為了人類提供可捐贈的器官。凱絲作為護理員先後為露絲和湯米這兩個捐贈者提供了護理服務,在彼此扶持的歲月裡,過往的情感又浮上心頭,露絲承認自己故意拆散了二人,在最終的捐贈前請求凱絲的原諒;而凱絲與湯米的心意相通並不能改變二人的最終命運。湯米走向了自己的終結,而凱絲轉身上車,馳向自己該去的地方。

豆瓣8.7《莫失莫忘》:諾獎大師筆下的一段三角情與三個局外人

克隆人是作者寫作的訴諸點嗎?

這並不是一部好萊塢式的英雄主義大片,主人公們並沒有試圖反抗自己被限定的命運。作者曾在採訪中表示,他想要表達的是人們無論承受怎樣的痛苦,無論如何不自由,都會努力在狹小的生存空間裡尋找夢想和希望。

所以,拋開這一科幻限定,在整個故事的多數時間裡,他們不過是三個普通人,都在各自經歷著成長的陣痛。

露絲:拼命想要融入圈子的局外人

在我們的成長裡,我想你總會遇到這麼一個或兩個“露絲”,甚至每個班級裡都有那麼一個“露絲”,她們總是某個小圈子的領頭人物,團結著一群女生共同分享著秘密。她們決定著遊戲規則,也會毫不猶豫地搶走別人的寶物。維繫自身的獨特性對她們而言很重要。如果不能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她們也必須融入最流行的圈子裡。

其實啊,露絲不過是個渴望被認同、被關注的孩子罷了!

在童年的黑爾舍姆,露絲組織著一群女生結成秘密警衛團,號稱在暗中保護她們的老師傑拉爾丁小姐;凡是提出異議的人就會被排除在警衛團之外,甚至被欺侮。露絲總是用眼神或語氣暗示著傑拉爾丁小姐對自己的特殊偏愛,甚至暗示自己收到了一個漂亮的筆盒禮物,而實際上卻是自己買回來的。

利用小秘密組成小團體,成為露絲自己的保護罩,防止自己被形單影隻地落在外面。

豆瓣8.7《莫失莫忘》:諾獎大師筆下的一段三角情與三個局外人

離開黑爾舍姆進入農舍後,三人變成了這裡經驗最少的一群。為此露絲拼命觀察和學習別人的行為舉止,照著電視劇裡的主角,笨拙地扮演一個熟諳世俗的人。她照著從老生那裡學來的手勢與湯米表達親密,卻嚇了湯米一跳;她為了融入老生的圈子,寧願撒謊說自己從沒聽過的事情;她為了顯示自己過人的閱讀量,會到處給別人講他們讀到半截的書裡的故事。

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三人時隔多年後重逢,她依然在喋喋不休地分享著自己的見聞,試圖拉攏湯米結成“捐贈者聯盟”對抗凱絲這個“不懂他們”的人,湯米卻表示自己走神了。那一刻,“她慢慢地轉回身體,直到重新面朝前方。她看起來並沒有特別沮喪,但那笑容不見了,她眼神飄的很遠,看著我們前方某處的天空。”

回顧露絲的一生,她拼了命地想要融入這個或那個圈子,卻終於還是成為了凱絲與湯米之間的那個局外人。

豆瓣8.7《莫失莫忘》:諾獎大師筆下的一段三角情與三個局外人

凱絲在多年後重新理解露絲的處境時,終於意識到,自己從未關注過露絲“單純為了長大,為了將黑爾舍姆拋在腦後、邁向新生活所做的努力。”

在初到農舍的時候,為了跟大家一樣,露絲把自己曾經辛苦收藏的最心愛的物品全都扔掉了。多年後談起此時,她羨慕凱絲:“可你不同。我記得。你從來不因為自己的藏品而不好意思,你都留著。現在我希望當初也跟你一樣就好了。”

露絲扔掉的,不僅僅是自己的藏品,更是那個真實的自己。她不好意思的,不是自己收藏的東西有多麼廉價,而是怕別人看穿她自己的內在是多麼脆弱和貧瘠。


還記得《少年的你》裡面的魏萊嗎?漂亮、聰明、盛氣凌人,在小圈子的領頭羊,欺負著每一個圈子外的可憐人。但剖開表面之下呢?她也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

關注、掌聲、羨慕的目光,這些都不過用來掩飾的偽裝。越是拼了命去扮演什麼,越是拼盡全力也得不到。

三人重逢的那一天,露絲、凱絲與湯米一起去尋找擱淺的大船。被柵欄攔住的時候,露絲退縮了,但凱絲與湯米為她抬起了柵欄,扶著她過去。她說:

“原來只要這樣彎下腰就可以。這種事我有時候真的不在行。”

是啊,只要彎下腰就行。

人生裡到處都是這樣的柵欄,有些是自己的設立的,有些是自己幻想出來的,穿過去的方式不過是彎下腰。但這一點,露絲終其一生都沒學會。

豆瓣8.7《莫失莫忘》:諾獎大師筆下的一段三角情與三個局外人

湯米:怡然自得的局外人

與露絲不同,湯米從小就是個被排擠的孩子。在我們的成長裡,我想你也總會遇到這麼一個或兩個“湯米”。他們在某些方面有些笨拙,經常會成為同學們嘲諷的對象;集體活動中要是單數,總會落下他一個人沒有隊伍;無論他做得對還是不對,總有起鬨的人嘲笑他的不合群。逐漸的,他也就真的不合群了。

對湯米來說,是不是被別人接受真的沒那麼重要了,接納自己、接納真實,真誠地生活,也不妨做個局外人。

豆瓣8.7《莫失莫忘》:諾獎大師筆下的一段三角情與三個局外人

凱絲與湯米的最初相遇是湯米在球場上被同伴排擠,那時的湯米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於是他大喊大叫,成為同學眼中的“異端”,只有凱絲,願意拋下自己的警衛團,走上前去給他安慰。

隨著交流的增多,凱絲髮現湯米思考的問題很深入,雖然他畫不出其他同學那樣的優秀作品,也不擅長融入某個圈子,但是他在堅持著自己的思考。他在認真理解別人。

他們的老師露西小姐受不了內心的煎熬,對學生們吐露了他們身世的真相,因此被學校驅逐。當時的所有人都震驚於露西小姐所揭露的事實,而湯米卻後悔自己沒有停下來為露西小姐的感受想一想。

“我們從來不擔心她因為跟我們說了那些事,會不會碰到麻煩。我們那時候真自私啊。”

在農舍,來自其他地方的人試圖套問黑爾舍姆的秘密,正當露絲想要說謊的時候,湯米坦誠地回覆說:

”坦白講,我不知道你們在說些什麼。……我完全不記得黑爾舍姆有這樣的事。“

而面對露絲一直想要尋找克隆自己的原型這一執念,湯米也抱著很坦然的態度:

”我覺得這沒什麼要緊。哪怕你找到了自己的原型,製造你的那個實際模板。即便如此,我也不明白會有任何不同。“

豆瓣8.7《莫失莫忘》:諾獎大師筆下的一段三角情與三個局外人

在湯米身上有兩個問題令人困惑:

他是如何從那個大喊大叫的孩子變成後來這個富有同情心且正直的人?

他當初為何選擇與露絲在一起而不是凱絲?

對於第一個問題,也許露西小姐對他的勸導真的起了作用,但我更願意相信他看穿了問題的本質,接受了自己的本質。在凱絲的視角里:

“造成這種變化的關鍵因素到底是什麼,似乎很難摸清。跟湯米本人有關係——他行為舉止的樣子,講話時望著別人的眼睛,坦然大方、友好善意——都跟以前不一樣,這也反過來影響了周圍人對待他的方式。”

當他放下執念時,執念也放過了他。

而對於第二個問題,我想他很早便看穿了露絲的本質,當露絲不在了,湯米與凱絲回憶起過往,湯米提到了他眼中的露絲:

“她總是跟咱們不一樣。你跟我從一開始,甚至我們還小的時候,就一直試圖搞清楚各種事情的真相。凱絲,你記不記得我們那些秘密的談話?可露絲不是這樣。她總是想要相信什麼。露絲就是那樣。所以沒錯,某方面來看,我覺得這樣的安排最好。”

給露絲一個確定性,這是最好的安排。這也是湯米的溫柔。

童年的湯米是一個同學口中不會作畫的孩子,這讓他一度放棄了藝術。但到了農舍之後,他又偷偷開始了創作。其實他一直都會作畫,只是他的畫與常人不同。他的畫充滿了細節和金屬質感,“同時具有某種甜美甚至脆弱的意味”。

在湯米看來,繪畫或其他藝術作品都是創作者靈魂的展現。

湯米這個局外人啊,展現的是無比細膩的靈魂。

豆瓣8.7《莫失莫忘》:諾獎大師筆下的一段三角情與三個局外人

凱絲:遊離在外的局外人

凱絲與露絲的初次相遇,是露絲邀請她加入自己的幻想遊戲中,在露絲的幻想世界裡,她擁有無數匹駿馬,凱絲真的相信嗎?那時也許吧。

後來露絲宣稱自己國際象棋很厲害,但當凱絲真的買來國際象棋後,才發現其實她一無所知。在那一刻,凱絲憤而離開,“我從未開口指出她根本不會下棋——雖然我很失望,卻也清楚不能做的太過分——但我想,這樣憤而離開對她來說已經是種表態了。”自那之後,凱絲已經明白自己與露絲不同。

在整個故事裡,凱絲在很多階段、很多場合都不是一個合群的人。只是與湯米不同,她在努力扮演著一個看起來合群的角色。

在黑爾舍姆的時候,她曾經被排除在秘密警衛團之外。這對她造成困擾了嗎?並沒有。反而讓她有時間與湯米討論更多的問題,讓她有時間在空無一人的教學樓外遊蕩,讓她有時間在寢室沉浸於《莫失莫忘》的曲調裡。

豆瓣8.7《莫失莫忘》:諾獎大師筆下的一段三角情與三個局外人

在農舍的時候,她沒有尋找固定的情侶,她被排除在湯米與露絲親密二人關係之外,扮演著知心談話人的角色。這對她造成困擾了嗎?好像也並沒有。她讀書、思考自己的原型,在霧氣騰騰的廚房裡思考人生,在她看來,那是一段“舒適的懸空狀態”。

當露絲和湯米開始捐贈之後,凱絲依然是局外人,她沒有真正經歷捐贈,一直做著護理員的工作,獨自一人長時間開車,開導捐贈者度過人生最後的時光。這對她造成困擾了嗎?完全沒有。相反,她覺得這正是她所擅長甚至引以為傲的。不害怕孤獨,享受一個人行駛在路上的時光,本能地擅長與捐贈者待在一起,“我知道何時應該待在他們身邊,安撫他們,何時應該推後,讓他們自己待著;何時傾聽他們所有的心裡話,何時僅是聳肩讓他們閉嘴。”

唯一讓凱絲覺得自己被排除的時刻,是湯米更換了護理員,不讓她看到自己最後的脆弱。

豆瓣8.7《莫失莫忘》:諾獎大師筆下的一段三角情與三個局外人

回顧凱絲的一生,獨立是她生活的底色。

她能夠融入人群之中,但並不懼怕被排斥在外;她遊離在人群之外,又懂得如何迴歸其中。

她看穿過露絲的偽裝,也撫慰過湯米的暴躁;她看著湯米與露絲間的脆弱互動,卻又不主動插身其中,甚至她還擔心自己與湯米的互動會讓露絲產生誤解。

這種遊離在外是最好的選擇嗎?

我不認為如此。

我想凱絲一定也有過很多後悔,尤其是後悔自己沒有主動去表達心意。當多年之後,在露絲的鼓勵下,凱絲與湯米決定去證明兩人真心相愛的時候,凱絲終於承認了:

“我們現在才做這一切太晚了;曾經有時間讓我們去做這些,但我們錯過了,而我們現在這樣精心考慮,充分準備,未免有些荒唐,甚至應該受到譴責。”

在那些日日夜夜獨自行使的道路上,凱絲也許也曾無數次質疑過自己抽離的決定,為了成全他人而委屈自己,甘心做個局外人,這代價又何其大呢!


也許,我們都是局外人

作者石黑一雄曾經回顧《莫失莫忘》的創作初衷,他回憶說自己的早期作品總是關注人物,而某次觀影經歷讓他突然意識到人物關係是一個更值得關注的領域,

所有的好故事——不管它們的敘述模式是激進還是傳統——都必須包含某些對我們有重要意義的關係,某些觸動我們,讓我們莞爾,讓我們憤怒,讓我們驚訝的關係。

……

我在創作長篇《莫失莫忘》時,我一開始思考的就是處於故事核心的那組三角關係,然後再是從這組關係發散開去的其他關係。

凱絲、露絲與湯米之間飽含了友情與愛情,也充斥著懷疑與疏離,他們彼此之間曾經那麼親近,但某個瞬間又彷彿各自歸屬不同的世界。他們的圈子融合過,又分離開,最終走向不同的道路。

而對於凱絲、露絲和湯米三人所代表的克隆人來說,他們都是人類社會的“局外人”。他們是科技的產物,讓他們的老師都覺得懼怕,而他們自己又因為自己的出身而陷入更深的隔離,他們甚至不敢夢想自己將來可以坐在一塵不染的辦公室裡做個白領,他們的討論只能是服務員、司機或護理員,只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原型可能低到塵土裡。

我們都知道,我們是從廢柴複製來的。吸毒的、賣淫的、酗酒的、流浪漢、也許還有罪犯,只要不是變態就行。這才是我們的來源。我們都知道,為什麼不明說出來?

如果你想去找原型,如果你認真想去找,就得去那些齷齪地方找。你得去垃圾堆裡翻。去陰溝裡找,那才是我們這些人的出身之地。

豆瓣8.7《莫失莫忘》:諾獎大師筆下的一段三角情與三個局外人

小說裡有一個意象非常重要,在電影裡沒有呈現出來:

凱絲與湯米經過相當長時間的充分準備後,終於啟程去找黑爾舍姆的夫人申請延期捐贈,他們終於決定用彼此的真愛來試圖稍微改變一點自己的命運。在去的路上:

路完全是直的,夕陽斜照,將整條路從頭至尾映在日光裡,於是我們可以放心讓夫人走在我們前面很遠的地方——直到她幾乎縮成一個小小的點——我們依然無需擔心會跟丟她。

但結果顯然是令人悲傷的,在回程的路上,凱絲再一次專門選擇了偏僻而少有人知的小路:

那天晚上,我彷彿感覺全國所有這些小路的存在,都是為了我們這樣的人,而那些亮堂堂的、有巨大指示牌和大型咖啡廳的大路是給其他人用的。

一明一暗、一大一小、一直一彎,兩種道路的對比暗示了兩群人的世界,凱絲與湯米的命運只能是人類世界的局外人。

在閱讀《莫失莫忘》的過程中,讀者很難不聯想到作者石黑一雄的經歷。

正如石黑一雄在其諾貝爾演講中開篇所言,”如果你在1979年的秋天遇見我,你會發現你很難給我定位,不論是社會定位還是種族定位。“

石黑一雄5歲便隨父母從日本前往英國,年幼的他很快適應了那個時代中產階級孩子所應遵循的一切禮儀,但是回到家裡,父母卻一直做著”也許明年就回國“的準備,他們將自己視為旅居者而並沒有完全融入當地的風俗習慣中。在兩種文化中成長起來的石黑一雄,在看待世界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時,總是讓人感到他是帶著疏離感的,遠遠地站在一個安全的距離審視著人們的關係變化。

豆瓣8.7《莫失莫忘》:諾獎大師筆下的一段三角情與三個局外人

凱絲、露絲與湯米的處境與追求,他究竟更認同哪一種呢?作者沒有給出答案。但我想,在我們的人生中,也許我們都曾經經歷過孤獨的時刻,也有過想要拼命融入哪個圈子別被落下的掙扎。希望不懼於成為局外人的你能享受怡然自得的一個人的時光,活得坦然真誠;也希望不想成為局外人的你能找到一個心有靈犀的伴侶,共譜一曲”莫失莫忘“。


<code>作者簡介:曉心讀寫社,愛讀書,愛手帳,愛生活,愛職場。陪你讀書聊生活,手帳話職場。歡迎關注同名公眾號!/<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