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直播!南昌餐飲業打響“自救戰”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步穩定,

全國各地的復工模式陸續啟動。

但是,為避免人流聚集,

目前餐飲暫不能堂食。

疫情之下,餐飲業如何破局?


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無論是街邊小店,還是線下堂食商戶,都開始嘗試外賣服務,並主動尋求新方式、開拓新渠道,例如採用微信接單、上線外賣平臺、走進直播間、開發微信小程序等方式,以此來增加外賣量。


“能賺一些是一些” 餐飲店紛紛做外賣


這幾日,記者掃街發現,暫不能提供堂食的餐飲企業紛紛擁抱外賣,在門店貼出“外賣訂餐(附上二維碼)”“接受盒飯預定”“本店暫只提供外賣打包服務”等字樣告示,提示正在營業,吸引消費者。


南昌市紅谷灘雅苑路一飯店老闆陳先生告訴記者,開業一個星期了,主要是做外賣,生意還可以。“我們以前外賣是很小的一部分,主要是做堂食,但受疫情影響,面對房租、員工工資等壓力,只要有1%的機會都會去做,能賺一些是一些。”陳先生如是說。


記者注意到,該店採取三種方式來讓顧客點餐,一種是門店線下點餐打包帶走,第二種是顧客微信線上點餐,自取或者店家配送;第三種是在線上外賣平臺點餐,外送騎手負責取餐配送。


陳老闆告訴記者,由於之前積累了客戶,六成的生意來自微信朋友,三成來自線上外賣平臺,還有一成來自過往路人。


大數據顯示,復工以來,南昌餐飲業上線做外賣的商戶不斷在增加。“餓了麼”公開數據顯示,南昌復工第三週的外賣商戶數(開始營業的商戶)比第二週增加了36.4%,重新開始營業的外賣商戶數不斷增加,而外賣訂單環比增長了42.9%,排名全國一二線城市第11名。


針對外賣研發新餐品 為保溫貼暖寶寶


值得一提的是,南昌本地堂食品牌餐飲,紛紛試水外賣。作為外賣行業“新手”,他們在包裝和菜品選擇上十分“用心”。


“堂食生意至今還未恢復,我們通過與外賣平臺合作,從線上開始復工復產。”譚十三運營總監李祥飛告訴記者,作為外賣行業的“新手”,自己也是一邊營業一邊嘗試。


“我們重新梳理了產品線,把備餐時間長、不宜打包的產品下架,針對外賣新研發了幾種餐品。”李祥飛介紹說,為了保證餐品有更好的保溫效果,他們給每份餐品裹上錫紙,外面還特意貼一張暖寶寶。


“此前之所以遲遲沒有上線外賣,一方面由於堂食的生意已經非常忙碌,顧不到線上,另一方面也擔心外賣影響燒烤的口感。”“又一家”副總經理劉亞東介紹稱,面對堂食短期內無法營業的情況,他們主動嘗試線上銷售。


據悉,為了適應外賣的用戶群體和消費特點,“又一家”篩選了三分之一的菜品上線,首週日均訂單超過200單。


“無接觸配送”服務受歡迎 “外賣愛心卡”獲贊


九零後周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是外賣常客,由於疫情影響有一段時間無法點外賣,讓她十分煎熬,隨著復工,目前不但可以點外賣了,服務也更加深入人心。


周女士說,在點外賣時,備註欄可以選擇“無接觸配送”,她每次下單必勾選,這樣讓她比較放心。


什麼是“無接觸配送”?就是點外賣者可以備註要求外賣小哥把商品放在指定位置,如門口、公司,小區前臺、物業門衛處等。待外賣小哥放置妥當並與消費者確認後,用戶再前去取貨,避免直接接觸。用戶也可通過電話、在線聯繫等渠道說明放置要求。


此外,不少市民還紛紛點贊外賣包裝上的“愛心卡”。


“收到外賣時,包裝袋上貼了一張‘愛心卡’,上面註明了餐品的製作者、打包員、送餐員及他們當日體溫情況。”南昌市民吳先生說,這張小小的卡片深深打動了他,讓他覺得特別安心。


“您好,您的餐食快到了,請告知一個交接點,我將安全地與您交接餐食,謝謝。”“餓了麼”外送騎手遊先生春節也沒休息,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他告訴記者,疫情期間,為了確保食品安全衛生,他們每天佩戴口罩上崗,多次測量體溫,對餐箱、配送車輛、站點等多次消毒,這些信息都會體現在外賣包裝的愛心卡上。


外賣+直播、與社區超市聯動 餐飲“自救”花樣多


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餐飲企業“自救”方式多樣,線上線下並舉拓展外賣渠道。


“我們火鍋行業,1月~2月是旺季,備了很多貨,門店多租金壓力大,再加上人工費用,所以損失比較大。”季季紅外賣項目經理張萬平介紹說。


“目前南昌所有門店都已經重啟了外賣服務,整個南昌一天外賣訂單有兩三千單。”張萬平表示,這段時間季季紅的經營策略是全力加碼線上,不但上線外賣平臺,還做了兩場直播“圈粉”,推出3款大折扣火鍋套餐,吸引了不少消費者下單。


張萬平告訴記者,除了與線上外賣平臺合作,公司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供消費者點餐,還和超市、社區聯動,增加消費者購買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