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路不通,不妨换个角度生活(心理学篇)

此路不通,不妨换个角度生活(心理学篇)

此路不通,不妨换个角度生活(心理学篇)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是无坚不摧的,即便是再强大的人,内心也会有不为人知的脆弱。

在生活和工作中,许多人戴上了强大的面具,活埋了自己的脆弱,通常的行为表现,指责。

你只要有一点没做到符合他的心意,他就能刮起一阵龙卷风,煽起一股海啸。

此路不通,不妨换个角度生活(心理学篇)

指责都是你的错

别的人,人家指望是用爱发电,指责型的人可好,直接用愤怒发电,直接希望他们那一刻可以用愤怒把你电死,把你改造,让你毁灭,让你重生。

男人必须强大,如果哭哭啼啼,会被别人说“不像个男人”;

女人也必须内心强大,假如动不动掉眼泪,会被指责“太情绪化”。

我们都在追求内心的强大。

当我们不强大的时候,我们会接收到指责和评判。

此路不通,不妨换个角度生活(心理学篇)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爱指责的人背后隐藏着一个无所不能的自己。

这个自己希望自己可以不用体验人世间的失落和痛苦,不用面对人世间的不完美,不想面对人与人的不同,不想面对他人有他人的意志,不能一切顺着我来的事实。

相反,指责型的人希望别人可以如我所愿,一切符合我的意志,一切要满足我。

因为内心的脆弱,故作坚强。通过指责和贬低他人——保护自己的自尊

此路不通,不妨换个角度生活(心理学篇)

一个成年人如果动不动看不惯这个人,觉得那个人也不顺眼,为此生气,甚至抑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我中心、贡高我慢、自以为是,进而言之,内心必定充满了原生家庭带来、未曾清理的心理空洞和阴影。

中国式父母注重权威,总觉得我养了你,你就是我的,他们无法与子女平等地沟通,难以把控界限感的概念。

心理学家曾奇峰老师讲过一句话:当你不允许孩子脆弱,孩子也就不会成功。

指责,就是为了防御我错了。

为什么要防御呢?因为这种感觉对他们来说,真的像是一种耻辱。

此路不通,不妨换个角度生活(心理学篇)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抱怨的时候。

在那个情绪的当口,客观和理智几乎是不存在的。心中的怒火瞬间具有了鲜明指向性,能朝着一方向疯狂燃烧,绵延不绝。

指责、怒视、冷言冷语、明嘲暗讽……

指责型的人,自带显微镜功能,你每个不好,他都能敏锐发现,并且兴奋地表达。

那感觉就像是发现了金矿一样

指责型的人,好像永远不会真正思考自己哪里有问题。

此路不通,不妨换个角度生活(心理学篇)

我们的抱怨中不只愿望未满的失落,还有对自己“想要却不表达清楚”的懊恼,或者“投射”不成功的遗憾。

抱怨的本质是渴望外界发生改变

抱怨本身并非是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

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坦诚面对自己内心的诉求。

有国外的神经科学家与心理学家进行研究,发现对一些面临各种刺激(包括长时间的抱怨)的人,进行大脑活动分析后发现时发现:

大脑的工作方式就像肌肉一样,如果让它听到了太多负面信息,很可能导致当事者也会按照消极的方式行事。更糟糕的是,长时间暴露在抱怨环境中还会使人变得愚蠢和麻木。

出现这样的原因,是因为情绪有一定的感染性,在听到抱怨与牢骚时,我们在大脑中会容易出现共鸣,从而也会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导致影响大脑的思维。

此路不通,不妨换个角度生活(心理学篇)


此路不通,不妨换个角度生活(心理学篇)

内心有伤的人,创伤就像藏在肉里的一根根刺,时不时会扎你一下,痛却无可奈何。

如果一个人心里的伤,始终无法自我调节,又没有得到治愈,就会像身体的伤口一样,发炎、化脓。

最后渐渐固着成心灵受伤—敏感脆弱—自我攻击—受伤更重”的创伤模式,发展成更严重的心理障碍。

这些创伤往往会横向传递给家人,所以伴侣之间互相指责抱怨,整个家庭氛围变差。

或者纵向传递给孩子,受伤的大人,养出受伤的小孩,曾经的受害者变成施害者。

此路不通,不妨换个角度生活(心理学篇)

为什么会愤怒?

是因为你把决定权交于对方的同时,也交给了他另外一个东西:承担责任。

当我的内心足够强大,我不会接招。

当指责出现时,你会看见,这面“照妖镜”里现出一个得不到爱,无法被看见,被接纳,紧缩成一团,因为恐惧而瑟瑟发抖的可怜人。

内心有和平,外面才不会有战争。

真正强大的人,才可能说出柔软的话语。

当现实和你的预期不同时,先别急着抱怨,而是怀着好奇,问为什么?

然后再去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这样长期保持下去,就不会经常跟自己过不去,跟别人过不去了。

此路不通,不妨换个角度生活(心理学篇)

家庭治疗师萨提亚的一段话分享给朋友们

你指责我

我感受到你的受伤

你讨好我

我看到你需要认可

你超理智

我体会到你的脆弱和害怕

你打岔

我懂得你如此需要被看到

此路不通,不妨换个角度生活(心理学篇)

此路不通,不妨换个角度生活(心理学篇)


此路不通,不妨换个角度生活(心理学篇)


此路不通,不妨换个角度生活(心理学篇)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体会爱的老灵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

重要的是:一个认真热爱生活的心理师

以有限文字,写无限可能

倡导以爱为本质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谛,生命的真意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实用心理学

如需心理咨询、塔罗牌占卜、商务合作,请私信

此路不通,不妨换个角度生活(心理学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