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定期存款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利率一致,说明了什么问题?

野马和尚


先看一下目前国内银行存款的利率标准,现在执行的利率其实已经好几年没有调整过了,是按2015年10月24日降息后的标准执行,并且,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也就是说,现在银行存款有三个利率,一个是央行基准利率,一个是银行挂牌利率,一个是网点实际利率。从上图可以看出,定期存款三年期和五年期央行基准利率是2.75%,大型国有银行挂牌利率也是2.75%,三年期和五年期的挂牌利率是一样的。

不过在实际存款时,各银行的各网点的实际利率都会较挂牌利率有所浮动,实际上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利率并不完全一致,五年期的利率相比三年期还是要略高。比如很多银行给出的三年定期的利率是3.5%,五年期给出的是3.8%。不过也有些银行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完全一样。

这说明了什么呢?我觉得说明了政策是引导用户尽量选择三年期的存款,自2015年以来,国内一直在进行供给侧改革去杠杆,必然会造成流动性的紧张,如果五年期的利率太高,用户就会大量选择五年期的定期存款,锁定了较大的流动性,不利于整体资金的宽松倾向。

这一点,从三年期五年期储蓄国债的票面利率4%和4.27%,以及三年期和五年期大额存单的利率差异,实际上都是比较小的。但是五年期和三年期相比,期限增加了66%,这样就会使得大多数人选择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同时去年以来,各大银行相继成立了理财子公司,一年期的定期理财收益率普遍达到了4%左右,也有引导长期存款转向理财多样化配置的倾向。

再者,国内银行盈利主要来利于息差,即在贷款和存款之间赚取利息差,而房贷又是银行的最主要优质贷款,房贷一般都是五年期以上,目前基准利率是4.9%,如果银行为了吸引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将利率定得太高,就会压缩自己的息差空间,从盈利的需求来讲,本身银行也没有通过更高利率引导五年期存款的动因。

最后,通过金融供给侧的改革,银行进行存期化化,有利于资金使用更高效。而且LPR进行了报价机制改革,未来每个月都会形成新的LPR利率,也就是说在未来市化化的利率水平将会逐步替代掉原有的基准利率确定方式,银行如果锁定了太多长期存款,当利率出现变化时,银行的经营会变得更被动。


财经宋建文


朋友们好!

近期有些银行定期存款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利率一致。也说明了银行揽储压力比较小,也说明了银行更鼓励3年期存款,银行也是想获得更多的利润。下面来分析一下。

说明银行揽储压力较小

这说明大型银行揽储压力较小。一般来说现在大型银行存款年利率较低一些,一般中小型银行和民营银行都要比大型银行存款利率高一些。

从下表可以看出来,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定期存款3年期年利率为2.75%,5年期年利率也为2.75%。还有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等3年期和5年期利率也是一样的。

这五大银行,资产规模巨大,营业网点众多,金融产品也非常丰富,因此,一般不需要提升利率来进行揽储活动。

有些大型股份制银行也是3年期和5年期利率一样,这也同样说明这些银行也不需要提升五年期利率来进行揽储活动。

因此,这些大型银行因为揽储压力较小,因此就把3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和5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直接设定为一样的。

说明这些大型银行更鼓励三年期存款

说明这些大型银行更加复利三年期定期存款。这些大型银行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一样,这样的利率设定之下,好多投资者如果想存长期定期存款的话,肯定是会选择存3年期的定期存款的,一般都不会存5年期的存款产品的。

这说明大型银行还是从自己经营的角度出发而制定的存款利率,这样的存款利率还是比较鼓励投资者3年期存款产品的。

因此,三年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一样,这是说明银行更鼓励三年期存款。

银行想获得更多的利润

3年期存款和5年期存款年利率一样,这是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对于银行来说,贷款利率虽然可以上浮,但是上浮的幅度也是有限度的。

我国贷款基准利率一年以内是4.35%,一到五年,年利率为4.75%,5年以上,年利率为4.9%。

在银行贷款利率上浮有限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在保证存款量的前提下,能够尽量压低存款利率,那么银行肯定是能够多赚一些的。

因此,银行对于3年和5年的利率设定为一样的,这样如果有人存5年期存款,这样银行就等于是压低了成本,银行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了。

因此,3年期和5年期年利率一样,这是银行想多获取利润。

现在银行存款选择很多

现在银行存款产品选择很多了。下表是银行存款利率表,其中有中小银行依托网络发行的存款产品,也有民营银行依托网络发行的存款产品。这些存款产品年利率较高,而且存取也比较方便。

比如民营银行亿联银行发行的5年期存款产品,达到了5.88%的年利率。还有中小银行平顶山银行发行的按月付息的5年期存款产品,年利率达到了5.4%。

因此,可以看出来,现在存款产品选择较多,利率相差也比较大,大家在存款的时候也可以多比较一下。


综上所述,银行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一样。这说明了银行揽储压力较小,不需要提升5年期利率来进行揽储,也说明了银行更鼓励三年期存款,还说明银行想获得更多的利润。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

睿思天下


人民银行2015年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时候,只公布了3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没有公布5年期基准利率,因此很多银行在向客户公布挂牌利率的时候,把5年期存款利率和3年期存款利率都按2.75%公布,这就造成了定期存款3年期和5年期利率相同的情况。

在此之前,人民银行都会公布5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而且要略高于3年期存款,现在人民银行不公布了,商业银行公布的5年期存款利率又基本和3年期存款利率相同,说明什么问题呢?

一、存款有时间价值

从我的理解看,一般说来,银行存款时间越长给出的利率越高,到银行实际存款的时候,往往5年期存款利率要高于3年期存款,不说存款,就是国债也能看出来,现在发行的储蓄国债,3年期利率是4%,5年期是4.27%,这说明资金有时间价值。

二、利率逐步市场化

人民银行之所以没有公布5年定期存款的指导利率,实际上是对商业银行放权,让他们自己按市场定价,所以我们看到,有些传统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就是2.75%,但是,一些民营互联网银行5年期存款最高利率曾经达到6%,现在有的银行仍然在5.5%左右。

三、银行不提倡长期存款

5年期利率和3年期利率相同,说明银行不鼓励用户存5年定期,为什么这样呢?一是用户只要连续存款,存期越短银行成本越低。比如同样存3年期,如果用户每年一存,银行按1年期支付3年的利息,如果存3年就要按3年期利率支付3年的利息,5年就会更高;二是利率的不确定性提高,如果将来利率下行,长期存款将锁定存款利率,银行会少赚钱;三是长期存款会影响银行当期业绩,银行不喜欢长期存款。



当然这些只是从普通储户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从银行的角度看,银行会综合业绩和竞争情况确定实际利率,而且在不同的时段会推出不同利率的产品。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现在的存款利率已经变得波动起伏,储蓄产品也变得丰富多彩,如果要选择银行存款,真的需要货比三家了。


互金直通车


宏观方面来说,定期存款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利率一致,这个现象发生是表明央行流动性需要增加,希望储户把银行存款拿出来投资到其他地方,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刺激市场。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现象是正常的,例如在欧洲国家和香港都是实行低利率制度,银行定期存款只有1%左右,有的欧洲国家甚至零利率或者负利率,从而鼓励储户去消费或者去投资。

在国内三年期存款利率和五年期一致是银行比较愿意的,国内银行自身可以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浮动利率,之前五年期存款利率会高于三年期,多数储户都会选择五年期的,现在五年期存款利率跟三年期一致,这样银行变向降低的存款利率,在贷款利率不变的情况下,银行存贷利率差增加,利润也增加了,银行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存款利率一致往往表明存款利率已经见顶,这个一个信号,未来几个月存款利率可能会下降,当三年期存款利率和五年期一致的时候,有需要存款的储户可以马上存入三年期的,未来存款会下降,到时存款就不划算了。

最后,市场流动性需要是不断变化的,同样银行存款利率也不一样,当时除了银行存款之外,市场上也有不少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可以选择,因此不用过度恐慌,三年期存款利率和五年期一致,只是说明未来存款利率可能会下滑,属于一个正常金融周期现象。


财经乐少


央行公布的存款基准利率表中,3年期和5年期利率基本一致。也是市场博弈和储户心理选择形成了现存现象,但是目前5年期定期存款又焕发了新生命力。

只有人民银行才能设置或者取消存款品种,各个商业银行自己不能设置。人民银行设置是按照储蓄客户的广泛性以及规模性进行考虑。

大家是否知道,曾经银行有过“8年期定期储蓄”,但是在1996年被人民银行取消此存款品种。为什么会被取消?

一是5年期与8年期存款利率一致,储户存款意愿非常低;
二是银行也不愿意为8年期存款提升利率,觉得吸收存款成本太高;
三是8年期业务萎缩,但是各银行为此投入的日常维护成本和管理成本太大。

在1996年,实在没有意义,央行取消此存款品种,未来估计也不会再恢复。

同样,过去这段历史也适用于三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目前利率大都为2.75%。其实也成为鸡肋品种。因为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每个储户都不知道三年后会发生什么样的资金需求,所以如果在利率一致情况下更不愿意存更长的时间。但是为什么没有取消呢?因为针对一些老年保守客户,他们不希望利率发生波动,也不想经常去银行进行再存款工作,所以有可能会选择5年期存款。

从2015年,各个商业银行先将三年期定期存款改造了新品种,那就是大额存单产品。提升存入门槛20万元,将利率不断提升,目前最高看到了基准利率上浮60%,达到年化4.4%。目前这个产品在现有存款份额中占据了差不多半壁江山了。

之后自去年开始,新型民营银行利用5年期存款改造成为了智能存款。这个存款创新是个重大存款突破,将5年期定期存款最高可以提到年化6%,那这样5年可以拿到30%。这样可以大大提升长期资金的稳定性,同样也提升了存款客户的储蓄兴趣,确实是个双赢政策。

为什么会用5年定期存款来做智能存款创新呢?一方面长期限存款,可以从央行拿到更优利率扶持倾斜。另一方面可以一次吸存,5年不动,有效降低吸存成本。民营银行在抢夺存款处于劣势时,只能以提升利率作为最有效的措施。

目前各个民营银行在央行的干预下,智能存款利率稍有下降,但是仍然可以达到年化5.3%以上的利率,这就是5年期定期存款焕发了新生命。各位储户如果有稳定长期的闲置资金,同时又是保守型理财人士,那智能存款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未来如果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逐渐接近智能存款利率,那5年期定期存款品种又会变成鸡肋。其存在意义性又会将打上个问号!

未来存款利率在创新后,逐步确实会趋同一致,央行规定的普通存款利率会逐步上浮,而新型存款利率会下降一些之后趋于稳定,两者会逐步接轨,同一步调。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如果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匀枫财技大兜底


核心说明了银行整体对未来的利率持悲观态度,认为利率会下行,如果大量吸收较高利率成本的长期存款会导致银行无利可图,甚至亏本。


利率的市场化之路


2014年的时候,央行取消了对5年定期存款的定价,那么对于银行来说就掌握了主动权,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资产质量和经营规划自主定价。当然这只是银行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


今年8月17日,央行宣布全面改革中国的利率制度,推出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LPR不是央行宣布的,是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负责统计、公布。 由18家银行报价,报出各自的1年期和5年以上期贷款利率,然后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剔除最低价、最高价,算出的平均值。 其他银行在发放贷款的时候,都要参照LPR利率,然后加上自己的“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利润”等因素,也就是所谓的“加点”。 所以,以后各家银行的贷款利率都不会完全一样,但LPR利率是其坐标。


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中,银行业躺着赚钱的时代也就过去了,必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而银行是做资金的生意,一进一出,以较低的成本吸收存款然后以较高的价格放贷,这个成本就是存款利率,放贷的价格就是贷款利率,一方面贷款利率面临则激烈的竞争,那么必然在存款端小心翼翼。


降息是主旋律


今年以来随着美联储的两次降息,全球经济也出现了放缓的征兆,各国央行的争相降低利率进行放水,缓解经济衰退的压力,刺激经济加快发展。

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虽然爆出了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但是压力也是长期存在的,我们可以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变化一窥端倪

这两年来金融行业的重大事件不断,现实高层不断促成的理财产品打破刚兑进入深水区,一方面保险行业在8月30日下发通知:“对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养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长期年金,将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由年复利4.02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调整为年复利3.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其他险种的评估利率要求维持不变。”


对于利率高度敏感的保险行业已经为未来的利率下行做好了准备,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未来的利率还能坚挺呢?


这样一来,对于银行来说以较高利率锁定较长的时间对于自己的经营就有重大的风险,所以三年期银行认为风险还是可控的,银行之间确实有揽储的压力,需要有一个综合,但是对于五年期的存款,未来贷款利率风险下行的现实环境下,银行确实是不敢给比三年期明显高的利率了。


贫民窟的大富翁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五年期的利率,以国有四大行为主的几个大型银行的三年定期存款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相同或者相差不大。

这个问题由来也有几年了。主要原因是现在国家对于五年没有一个指导利率,或者说五年定期存款没有基准利率。这就造成了五年期利率全是依靠银行自主定价。各银行之间制定政策的时候,往往会调研同业。这就直接导致了五年期存款利率现状。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五年期定期存的人较少,利率不敏感。现状社会,流动性要求较高,预期五年资金不使用的,存五年定期的人相对较少。所以人们对五年的利率不敏感。以至于银行也不愿意对其付出太多成本。

第二,国债利率比对。如果说五年期定期存款是银行自主定价,五年期国债则是国家态度的提现。近一年来,实际上去年也差不多类似情况,三年期国债利率4%,五年期国债4.27%,五年期国债和三年期国债利率相差不大。一直以来,同等期限的国债比定期存款利率稍高,但是国债五年和三年利率也是很接近的。人们很容易理解成这是国家的态度。

第三,现在可投资品种大大增加,分散了五年期存款的资金。

现在只是银行端在售的产品,就有定期存款,以及大热的结构性存款,理财,代销的国债,保险,基金,贵金属等等,时间长短都有,利率高低也都有,使得投资者在自己风险承受范围内能找到收益更高,流动性更好的产品,极大地分散了五年期的资金。

总而言之,三五年定期的利率一致或者很接近,是以上各方面原因综合造成的。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综合配置,使自己资产更合理,收益更稳定。

欢迎关注,随时为您解答关于银行和个人投资的问题!


理财经理李玉娟


三年期与五年期利率一致,银行到底有啥阴谋?

01存款期限需求

现在央行给定基准利率一般只给到三年期,而没有给定五年期。那么银行在设定定期存款利率的时候就有了完全的自主权。

虽然题主给的图上面三年期和五年期都是一样的,但是实际上还是有些银行他们并不一样,五年期的存款利率更高一些。而现在这些一样的,可以看出来这些银行并不缺少五年期的定期存款,他们不需要通过提升利率来吸引储户。

02成本节约

这个成本节约主要体现在利息的节约上。很多人在进行存款的时候,虽然看到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存款利率一致,但是在没有更好的选择的情况下,为了减少麻烦,还是会选择存5年期。

在这种情况下,存入五年期和三年期利率一致。那么银行在利率方面则是节约了不少成本,毕竟现在银行收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盈利状况不再像以前一样的好了,能节约一点是一点。

03更高的收益

其实大家都知道,你存钱存的期限越少,银行能挣到的利息差就越多。比如同样是存款,银行更愿意你存一年期而不是三年期;因为加入银行放贷利率为4.9%,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75%,三年期为2.75%,那么如果你存三年期,银行能挣得利息差就足足少了1%。

或许这1%看上去并不多,但是如果存款基数大了,那也是一笔很庞大的钱财。

综上:可能这些银行并不缺少5年期存款,也可能银行是为了节约成本,还有可能银行是为了引导大家存低年限存款取得更高的收益。


挣钱不易,将本求利。我是@易将学财,感谢阅读!!!

易将学财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目前的银行并没有5年期的基准利率判断方法,也就是说,现在大部分的5年期利率都是银行自己拟定的!

因为银行的存款利率主要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来决定的,如果5年期没有一个基准利率作为参考指标,那么银行就只能自己拟定,这就导致了5年期的利率各不相同。甚至有些银行直接参考3年期的利率给五年期做了一个“样子”而已。

其次,银行更愿意的是大家存款3年期,而不是5年期!

道理很简单,大家都知道越长时间的存款储蓄往往代表着越高的利息,这是一种共识。那么对于现在一些所谓的大额存款来说,已经达到了4.18%左右的3年期定存利息,如果进一步的增大5年期的利息,无疑加重了银行自身的负担,以及资金的市盈率。

举个例子,3年期大额存款4.18%,五年期5.18%,并且还是在国有银行,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5年期,而不是3年期。那么银行拿着5.18%利息的资金,其实“利润”是相对较低的,这就是他们精明的地方。

最后,我们来计算一下3年期和5年期存款的选择性

如果3年期和5年期的存款利率差不多,那么一定是3年期的好!因为3年期后可以选择转存,也就是本金+前期利息总量,在进行一个复利,而5年期则不行!我们算一笔简单的账就行了:

1)如果你是一笔10万的存款,满足了最低大额存款的标准,可以按照目前银行3年期的利率2.75%来计算,是可以上浮45%-55%的,最高也就是4.3%!

2)10万的存款在3年的利率为4.3%左右,而3年期到期后进行一次的转存。

前3年就是10万元x4.3%x3年=12900元;

后2年就是112900元x4.3%x2年=9709元;

那么3+2最后的利息就是12900元(前3年利息)+9709(后2年的利息)=22609元!

3)而5年期的利率是一个4.3%左右的数字,那么10万x4.3%其实只有21500元!

结论:

尽量选择3年期的定存,因为时间少,灵活性高,并且收益也不错!不过值得关注的是,现在许多民银银行进入,大大提高了储蓄客户的选择性。

现在大部分的国有银行3年期定存利息都在4%左右,而且还有20万、50万、100万的大额存款要求。但是对于民营银行来说,他们的存款只有几千元不等,但是3年期的定存收益可以达到5.4%以上,非常不错哦!


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财经背后更多的逻辑。


琅琊榜首张大仙


也只有五大行的三年期利率和五年期利率一致,其他中小银行三年期利率和五年期利率都是有一定差别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一、五年期没有基准利率

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主要是依据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来设定。人民银行从2014年11月放开五年期基准利率,自那以后,商业银行五年期存款利率的参照项就由五年期基准利率变成了三年期基准利率。

中小商业银行会在三年期基础上上浮一定的比例作为吸引客户长期存款的砝码。五大行则将五年期利率维持与三年期利率一致。这也体现出五大行并不指望吸收太多五年期存款。

二、大银行存款不愁

五大行在吸纳存款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而且它们的存款成本还非常低。

五大行的优势

五大行网点多,股东优势令其拥有的国家级项目多。有国家背景,在老百姓心目中较受信赖。从来只见中小银行的工作人员到处拉存款,很少见五大行的人在朋友圈吸纳存款。

甚至我还听说,每到过年,五大行中的某些分支行专门给客户打电话,不要再向银行进款了。任务已经完成,现在进的款,不仅没有收益,还会成为第二年考核的基数。

存款成本低

五大行网点的高覆盖率吸引了很多企业开立结算账户,这些账户的开立能够为五大行带来非常可观的活期存款。除此以外,五大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基本上不会有任何上浮。不像其他银行,至少要在基准利率上上浮20%。

正是因为五大行对存款的不稀罕,所以五年期存款利率就没有必要设置的太高,反正它们也不靠这个产品吸纳存款。

三、市场选择的结果

国债有三年期和五年期,五年期要比三年期高27个基点。每次发售的时候,三年期国债都比五年期国债卖的快。这就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定期存款也一样,2014年前后,不少银行都对五年期利率进行了较大比例的上浮。当时三年期存款利率4%,五年期利率5.4%。即便如此,银行的五年期存款占比依然很低。

正是如此,五大行认为五年期存款没必要设定太高利率,毕竟客户群体少。

总结:

五大行的三年期与五年期利率一样,这与其自身经营思路,存款规模有关。我相信,如果人民银行取消三年期基准利率,五大行会考虑将三年期和二年期利率设定成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