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蛙养殖可行吗?

用户9588119800162


如果这个问题放在2020年以前,养殖黑斑蛙应该是个不错项目。但可惜的是,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由于人们对滥食野生动物的问题广泛关注,“拒绝野味”的声音空前高涨。野生动物,包括人工养殖的一切特种养殖交易都被紧急叫停了。


一、目前包括黑斑蛙在内的所有蛙类都前途未卜,是不是应该禁养还存在很大的争议。

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决定出台后,黑斑蛙列在禁养的黑名单中,生死两茫茫。

虽然很多业内人士都在为蛙农的前途而多方呼吁,但由于禁养涉及面广,影响大,有关部门都还在研究中,至今没有任何的定论。目前,广大的蛙农仍在焦急等待,等待命运的裁决。因此,此时说养殖黑斑蛙的还可行的人,恐怕是个平时根本不关注养蛙业的业外人士吧。

二、经历了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后,包括养蛙在内的很多特种养殖业都遭遇重大的冲击,养殖前景不容乐观。

将来即便是解禁,养蛙市场也将进入到一个调整期。但蛙场有大量的存栏,按照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市场存栏还有大约4千万吨,要消化掉这些库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经历了疫情后,人们对野外动物必然有一种戒备心理,对相应的所谓野外动物消费需求也会大幅下降。因此,相关的蛙类养殖市场很可能也会步入一个低谷期。

二、今后对特种养殖的管理会更加严格。

新冠肺炎疫情的罪魁祸首直指野生动物,2003年非典的时候,最后的结论也是祸起野生动物,因此国家对野外动物的管理肯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相应的特种养殖的审批也将更加严格,目前很多蛙类的养殖场虽然在大规模的养殖,但缺乏相应的管理,很多没办理有相关的证件,估计这样的局面将不复存在了。

因此,在当下的形势下,养殖黑斑蛙的前景难以看好。


华南农小白


大家好,我是魏小二,很高兴回答大家这个问题

黑斑蛙养殖可以的呀

养殖技巧

池塘养殖的方法

人工养殖黑斑蛙,要求池塘的面积保持在300平米以上,最好是用水泥对池塘的四周进行蜜蜂,水的深度可以为一米左右,在上面要进行一些遮阳的处理,通过一些合适的工具,让阴凉面积达到养殖面积的1/3。在周围还要设置一些防止它逃跑到网上纱,在池塘的周围可以设置一些饲料的投放和它们的休息空间,根据它们生长的大小,合理的进行饲养面积的科学搭配,在它们生长前期一天可以喂养两次。

如何在稻田进行养殖

它能够有效的吃掉田里的一些有害昆虫,它们的粪便能作为很好的肥料,这样有效的降低了养殖的成本,所以可以在稻田里面进行人工的养殖。它要求稻田的面积不要超过1000平米,在周围要设置一些防止它逃跑的设施,在稻田的周围要挖一些大小适中的水沟,它要求水稻的品种非常能耐旱,属于优良的稻种,在返青半个月左右,可以放入黑斑蛙进行饲养。

幼蛙期间的管理

随着它们体积的增长,每平方米可以放置一百只左右的幼蛙,在饲养池内要求有光滑的水泥面,并且池水的深度保持在20厘米,可以通过一些诱食的方法,让它们到喂养的台上,进行休息。可以用一些新鲜的动物性饲料对它们进行喂养,两天以后逐渐的加大比例,最后安全过渡到依靠人工的方法来进行喂养,每次喂养的时间要进行固定,春季跟秋季在每天中午的前后,夏季可以选择在晚上,或者早晨进行饲料的投放。

成年以后的饲养

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之后,这些幼小的黑斑蛙身体开始逐渐的长大,进入了它们生长的旺季。这时候除了给它们一些充足的食物之外,还要加入一些蚯蚓,红虫等高蛋白的动物性食物。在进入它们繁殖的季节以后,一定要把它们进行隔离的饲养,这时候密度要逐渐的减少,每平方米可以养殖三十只左右,在一个月以后再次减少饲养的密度,改为十只左右。





乡村魏小二


不可行。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贯彻落实的通知》,“对取得人工繁育许可证,以食用为目的从事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的,须撤回并注销所核发的人工繁育许可证件或文书,并一律停止为食用目的出售、运输野生动物等活动;对从业机构人工繁育种类列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已核发人工繁育许可证件或文书的,须一律撤回并注销所核发的许可证件或文书,其人工繁育种群管理适用《畜牧法》的规定;对从业机构人工繁育种类列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或《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已核发人工繁育许可证件或文书的,也一律撤回并注销所核发的许可证件或文书,今后按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对以食用为目的从事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的机构,已取得以食用为目的的经营利用许可证件和文书一律予以撤回并注销或申明作废,停止一切以食用为目的的经营利用陆生野生动物活动。”


赵小贱贱聊三农


黑斑蛙是一种常见的两栖类动物,在我国的分布是比较的广。由于黑斑蛙是以捕食害虫为食的,因此对于农作物是无害的。另外它本身也可以作为药材,身上很多部位都可以入药。对于爱好饮食的人来说,黑斑蛙还是非常美味的食材,它的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因此目前我国对于黑斑蛙的需求很大。野生黑斑蛙是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是不能够直接捕杀野生的,因此人工养殖就逐渐的形成市场。

据相关的统计分析,黑斑蛙养殖有“三大”,一是投入大,养一只蛙不算人工,成本要投2元,主要是种苗、饲料、蛙药等,一般一亩可养殖1-1.5万只,一亩就要投入2-3万元;二是风险大,土壤、水质达不到高标准要求的地方,养殖肯定要失败,蛙比较懒惰,噪音大的环境肯定也不行,黑斑蛙养殖前景管理上做不到防好四病、勤换水、除草、消毒也不行;三是收益大,就以价格最低的时候5元一斤算,一斤人工就算1.5元,每斤也有1.5元的利润。

因此保守估计一亩的收益都在万元以上,这样的项目在农村很难找到。可以看得出不论是从经济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黑斑蛙养殖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需要科学的养殖方法。

黑斑蛙的养殖管理方法:

一、生长习性

黑斑蛙喜群居,常常几只或几十只一起栖息在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 虫豸,水陆两栖生活,在繁殖季节,成群聚集在稻田、池塘的静水中抱对、产卵。白天常躲在草丛、池塘或水稻田内,黄昏后、夜间出来活动、捕食。黑斑蛙在气温降落到10℃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第二年春季 (长江流域3月上旬)出蛰,一般4~7 月份进行繁殖。雌蛙一次可产卵34粒,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蝌蚪期为杂食性,植物性、动物性食物都能摄食。蝌蚪生长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变态。黑斑蛙蝌蚪变态成幼蛙后食物以节肢动物昆虫纲最多,如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鳞翅目等,还吞食少量螺类、虾类及鲤科、鳅科小鱼等。

二、养殖池建造

养殖场地要选在无污染、水质好、水源充足,地势相对高一些,进水方便,排水顺畅,远离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地方。

黑斑蛙养殖池分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以每亩地田地为例,每亩地建5-6个成蛙池。按长20米、宽4.5米为规格开沟建池,池间距为0.8米,内池长20米、宽1.5米、深0.4米,内池两边分别留有宽1.5米的陆地面积,供黑斑蛙陆上栖息地,池的四周埋设高1.5米的水泥柱子,围上高1.2的聚乙烯细目围网,以防黑斑蛙逃跑。在所有池子上方架设距离地面2米的天网,以防止白鹭、鱼鹰、麻雀等天敌人侵。此外,池内前后要设计进水、排水管道,以保证养殖期间进水排水畅通便捷。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精养池内两边陆地上每隔6米设置1个简易料台,料台上方接通电源安灯,晚上可诱集飞蛾等昆虫,为黑斑蛙补充食源。料台左右两边可稀稀疏疏种植几棵黄豆,长大后供其遮阳纳凉,池内蓄满水后可间隔种上水葫芦,净化水质。黑斑蛙变态期结束后,在池中投放6-10条鲫鱼苗或鲤鱼苗,以吃掉水中浮游生物帮助活水。

三、饲养管理

1、蝌蚪饲养

食用黑斑蛙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 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 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

黑斑蛙蝌蚪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持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一阶段时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给,靠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2、幼蛙饲养

幼蛙高密度集中养殖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饲养在内壁平滑,高度1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家畜养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春、秋季在午时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

3、成蛙饲养

黑斑蛙幼蛙转入成蛙池后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此时生长速度加快,除饵料充足外还需加喂活饵。黑斑蛙眼睛只能看见并吞食眼前的活物,因此活性饵料的选择尤为重要,活性饵料中蝇蛆养殖最为简便易行。蝇蛆即苍绳幼虫,无头、无足、色白,生长繁殖速度快,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易被黑斑蛙发现并摄食。

四、病害防治

1、红腿病

病蛙精神不佳,无食欲,弹跳无力,两后腿和趾部充血并有浮肿,体表腹面及颌下皮肤有出血点和血斑,腹部膨大,腹腔内有腹水,肝、肾肿胀。防治:定期对水质进行消毒,拌多维投喂提升免疫力,可用阿莫西林+恩诺沙星内服。

2、腹水病

病蛙行动迟缓,厌食,腹部充水膨大,病灶明显。防治:拌多维投喂提升免疫力,阿莫西林+氟哌酸内服有一定效果,定期对水质进行消毒,另外降低养殖密度。

3、歪头病

病蛙行动异常,病灶明显,头歪向一侧,在水中打转,失去平衡感。防治:尚无有效药物,主要以预防为主,定期加多维和三黄散等提升蛙免疫力,同时定期对水质消毒。


鄉村古月


黑斑蛙为“三有”动物(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开展黑斑蛙的养殖和销售均需到当地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

目前青蛙养殖户很多,现在养殖青蛙还有发展前景吗?

青蛙集食品、保健品、药用于一身,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一直是我国城乡居民餐桌上的美味佳品,开展青蛙养殖,既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能促进天然野生资源的恢复,因此青蛙养殖具备一定的市场和产业前景

养青蛙有什么优势?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青蛙因为其较高的食用价值,市场需求迅速上升。有人做过粗略调查,在青蛙活动旺季,仅重庆地区每天青蛙“地下消费”量约5吨(约10万只左右)以上,四川成都约6吨(约12万只)以上,武汉每天的交易大约15万斤左右。诸多种类的食用蛙中,黑斑蛙由于肉质甜美、质地紧实,受欢迎程度远高于其它品种。加上数量稀少和法律保护,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市场零售价最高达到过40-50元/公斤。





果多味


近期,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出现了一则关于投放饲养黑斑蛙的求助信息,反映遭遇销售困境、投放种蛙被禁,涉事的四川江油市大康镇人民政府确认网友反映的问题属实,建议待“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再解决销售问题。

3月4日,大康镇人民政府回应称,经查,您反映的问题属实。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结合市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工作职责,对流通中环节的野生动物交易市场的严格管理甚至关闭,在养殖环节,也对特种动物养殖场进行了特别的关注。

所以暂时先不要养殖




棉白小白


1、场地选择

黑斑蛙的养殖场地要保证有一定高度,不可在低洼处养殖,避免产生洪水。然后周围要保证有充足干净的水源。场地一般选择在地势高、平坦且远离城区等嘈杂地区的稻田为宜。在选好场地之后要对其进行消毒,清除稻田内的天敌,例如蚂蟥、龙虾等。防止在蝌蚪期间受到危害,提高种苗的孵化率。然后做好管道的预埋工作,防止漏水,铺设地网,防止黑斑蛙逃跑,再做好防鸟工作,为黑斑蛙营造一个安全的生长环境。

2、人工育苗

首先我们要将雌雄比例一比一的黑斑蛙放入育苗池内。池内的水位保持在40厘米左右,放几个泡沫板作为饲料投喂及黑斑蛙的休息场所。在进入10月后,因为温度下降,所以要做好保温棚的搭建工作。并且因为昼夜温差是比较大的,所以晚上还要注意做好提高水温的工作。通过这些方法来缩小黑斑蛙的冬眠时间,延长发育期,促进黑斑蛙的性腺发育,提早繁殖时间。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好繁殖方法,以自然繁殖及人工催产为主。每年4-6月份为黑斑蛙主要的繁殖时间。

3、培育蝌蚪

在成功交配后,大约3天左右便可孵化出蝌蚪。刚出生的蝌蚪要适当投喂轮虫、蛋黄等作为饲料,将其撒入水中。然后在一周左右后,投喂蝌蚪专用的饲料,或者用鱼粉、豆粕等自行配制。控制好培育密度,前期每平放养800尾左右,两周后减少400尾左右,最后的大蝌蚪保持每平在200尾左右。然后每天至少有投喂饲料两次,根据蝌蚪体重控制好投喂量,保持在8%左右。在一个月左右后蝌蚪进入变态期,这时要在水中放入一些水葫芦等植物,便于蝌蚪上岸。最后要注意定期换水,保证水质,水位控制在30厘米左右。

4、成蛙养殖

现在养殖成蛙的主要方法以稻田养殖为主。因为成蛙能够以危害水稻生长的害虫为食物,而黑斑蛙产出的排泄物又能够作为肥料为水稻提供营养。因此可以降低化肥农药的施入量,减少环境污染。水稻与黑斑蛙都属于天然绿色的食物。不过要注意做好防逃措施,然后要挖好蛙沟,便于黑斑蛙生长。水稻则要选择耐肥能力强、不宜倒伏的品种。成蛙投放的时间应控制在水稻秧苗返青后的半个月左右,每亩投放15克左右的成蛙3500尾左右。

以上就是黑斑蛙养殖技术的相关介绍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田园猪子


现在是非常时期,这种东西,还是不养为妙。



十八山中草药


养殖这个还是可以,价格也高,养殖也轻松,肉质细嫩,口感细腻,建议扩大养殖规模,市场需求量大,有很大的养殖空间




江西余干男孩


国家已经禁止饲养、实用野生动物了!正在完善法律,不要违法哦!即使政策上不禁止,养殖特种品种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切记不要盲目上马!也不要轻信回收等套路!切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