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撕下面具,問鼎中原,商紂王敗得其實很冤

周武王撕下面具,問鼎中原,商紂王敗得其實很冤

中國雖然據說有五千年的歷史,但是西周以前沒有能夠從時間和二維空間形成連續的證據。 最有說服力的也只有甲骨文。

甲骨文也是在盤庚定居安陽後才能夠完整的保留下來。這個完全可以理解,好比今天的蒙古族也無法保留下來多少當時的典籍和遺蹟。歷史的傳承必然要來自於定居,而且給是有相當長時間的定居。從這個角度講西周才是中國歷史正式粉墨登場。所以從歷史角度,尤其是信史,中國的歷史記錄在3000年左右。在之前更多的是格薩爾王傳類似的史詩,而不是我們今天說的歷史。而西周的建立就是從一個非常著名的歷史時間開始-武王伐紂。

周朝的建立者是從今天的甘肅一帶為了躲避一些草原民族的侵擾,遷移到陝西岐山縣附近的。當然,自己要很吹自己是黃帝的後代,至於實際如何,只有天知道。

我們唯一知道的就是這個部落來到陝西,逐漸強大。到了武王的太爺爺(太王)這一輩開始發家,所謂誰發家誰光榮,誰不發家誰狗熊。太王時代,開始有宮殿的雛型,也開始有祭祀的完整制度。這個可以從先周遺址周原看到一些當年的風光。

周武王撕下面具,問鼎中原,商紂王敗得其實很冤

到了武王的祖父(王季)一代就開始從富二代到了官一代的轉變。 王季和文王父子兩代高舉著捍衛商王的大旗,自己開始拼命的撈錢撈地盤,而當時的商朝正好趕上政局不穩,無暇對付周。到了武王的時候在姜太公的輔佐下終於撕下面具,問鼎中原。這樣武王伐紂就正式開始。上面說過中國的歷史是從西周開始認真寫的,所以紂王這個傢伙到底怎麼樣,我們也只能聽西周的建立者說,反正就一句話,他不是東西。所以武王是奉天行事,弔民伐罪。 後世王朝興替也是一幕幕的重演。 故事的大意就是我們正義在手,以少勝多,紂王的七十萬大軍陣前倒戈,紂王有種,不當亡國奴,自焚而死。其實想想也沒有可能有七十萬,到了八百年後的王翦伐楚的時候也不過六十萬。當時能有七萬就不錯了。春秋末期的晉國大會諸侯,傾巢出動才兵車4000乘,也就是三十萬人。

無論如何,商紂王是完了,他的歷史評價就靠周朝來寫了,以後還有類似的寫法,一直到今天也沒有結束。至於實際情況如何,我們只能猜猜。也許紂王的主力都去做其它事情了,比如征討東夷,正好被武王偷襲,紂王沒有辦法,只好用奴隸來抵抗,然後,當然就沒有然後了。

周武王撕下面具,問鼎中原,商紂王敗得其實很冤

這段歷史後來包含了兩個著名的東西,一個是軍事上的牧野之戰,一個是神話小說“封神榜”。

後者,很多人都十分熟悉。我記得封神榜的電視劇播出後,大家對商朝人到底穿什麼衣服爭論的喋喋不休。很遺憾,俺也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他們一定不是赤身露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