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莫让美白伤肾浓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一黑毁所有。爱美的女性对于美白的追求总是乐此不疲!而坊间也传闻,亚洲女性是这个星球上最追求美白的,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古代的骚客文人们也留下了大量的诗篇佐证对于美白肌肤的欣赏。例如:白居易就曾做“肌肤冰雪莹,衣服云霞鲜。”“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苏轼留有“冰肌自是生来瘦。”杜牧也做有“玉肤如醉向春风”等诗句。但其实,不仅中国古代的女性追求美白肌肤,国外也是一样。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大致对应中国的明朝时期),追求美白的女性更是疯狂到将水银用于皮肤上。通过水银的折射作用,能使皮肤看起来细腻光滑,给皮肤带来银色光泽。虽然长期使用含水银护肤品会导致汞中毒,引发多种疾病,但由于它能快速亮白效果,当时的欧洲女性依然趋之若鹜。此外,还有拿铅白粉当作为粉底使用的,长期使用铅白会使人的皮肤溃烂、口腔恶臭,甚至丧命。但这并不影响古代欧洲女性对它的喜爱,同样受到欢迎的有毒化妆品还有砒霜。

后来,人们的审美观念终于回归正常,不会主动使用含重金属的有毒护肤品。然而,不少不良商家,在利益的驱动下,生产了一些含有过量铅汞等重金属的美白护肤品;并利用爱美女性想要迅速美白肌肤的心理,大肆宣传推广。不少女性朋友在使用了这些重金属超标的护肤品后,出现了严重的中毒症状。近年来,我院肾病科收治的重金属中度肾损伤的病例不在少数,近期又遇到一位美女深受其害。

于女士,32岁,因尿中泡沫增多1个月,水肿1周入院。既往体健。入院后化验:血常规大致正常。尿常规:蛋白1g/L,红细胞7.6/高倍视野。24小时尿蛋白5.6g。血生化:白蛋白定量23g/L,肌酐51umol/L,胆固醇6.66mmol/L,甘油三酯2.76mmol/L,低密度脂蛋白5.03mmol/L。免疫球蛋白+补体正常。自身抗体阴性。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行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1期膜性肾病。我们在接触中,观察到于女士是一位非常漂亮的美女,但面部皮肤异常白皙,跟颈部、四肢差异显著。于女士反复强调自己从小皮肤就非常白皙,但是半年前,她在好友推荐下,在网上购买了美白秘方产品,每周2次用于面部,每次的量不等,共使用三个月,现已停用三个月。于女士和其家属均表示效果极其显著,还对该美白产品大加赞赏。在我们的坚持下,于女士进行重金属检查,结果出来的那一刻,她傻了眼:尿汞26.286umol/molCr (正常值为小于2.25 umol/molCr),高于正常10余倍,确定为汞中毒。因此,结合病史、尿汞浓度超标及出现肾损害,最终诊断为汞中毒相关肾脏病(膜性肾病)。后患者经过5个疗程驱汞治疗,1个月后尿蛋白转阴,肾病综合征完全缓解。

临床上,汞中毒往往同时累及肾脏和肾外多系统或器官。常见有:①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感觉异常、共济失调、痉挛、震颤、视力或听力丧失、昏迷等。②口腔炎。③消化道症状。如经消化道摄入,可引起腐蚀性胃肠炎。④呼吸道症状。经呼吸道吸入可引起呼吸道灼伤等。按照摄入汞的剂量和时间不同,可以分为急性(短期大剂量摄入)和慢性汞中毒(长期小剂量摄入,体内蓄积中毒)肾脏损害,但急慢性汞中毒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并无明显的差异,均可表现为肾小管间质病变和(或) 肾小球病变。肾小管间质病变者表现为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伴有小管的重吸收等功能障碍,病理改变有肾小管刷状缘脱落、细胞扁平、肾小管坏死,部分患者伴间质性肾炎。肾小球病变者表现为以蛋白尿为主的尿检异常,部分患者为典型肾病综合征,血尿不明显,伴或不伴肾功能减退,病理表现最常见的是膜性肾病或微小病变。

在治疗方面,大部分患者的肾脏病能在驱汞治疗之后得到完全缓解。部分患者因误诊为原发性肾脏疾病曾服用激素治疗,也可获得临床缓解。然而,从发病到看病到诊断再到驱汞治疗,甚至激素治疗,患者所经历的苦难、耗费的时间精力以及承受的心理压力都是巨大的。

通过这个病例,我们也能获得不少启示。作为医生,需要强调详细询问病史的重要性,避免误诊漏诊。由于大多数患者没有职业接触史,患者本人一般也不会特别提到使用化妆品,常常会让首诊医生误诊。因此临床工作中,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认真做体格检查,尤其在了解到患者曾用美白化妆品时更应警惕,进行必要的检查。

看到这儿,爱美的女士们是否已经迫不及待去检查一下自己的护肤产品,是否有国家颁布合格证,是否来自正规渠道?如果在使用护肤品过程中产生了立竿见影的美白效果,您就要高度警惕了。一定要谨慎选择网购那些来源不清楚的化妆品,特别是那些标榜了速效美白、速效祛斑类产品是铅汞超标的重灾区!一旦怀疑重金属问题或出现不适,尽快到医院就诊。

云想衣裳花想容,对美的欣赏与追求是人之常情!但美女们,千万不要为了美白肌肤,在不知不觉中掉入了伤害肾脏的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