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罪符的实质,看中世纪天主教的赎罪券,是谁在犯罪

天主教的“免罪符”

中世纪天主教或许因为需要大量的钱,声称为自己,或是为了所爱的人需购买教会发售的一种证券。这证券就称作“免罪符”,购买证券后,可减少停留在阴间的时间或可赦免其罪孽。

免罪符的实质,看中世纪天主教的赎罪券,是谁在犯罪


发生背景

如此荒唐的制度在十字军战争时期产生,教皇乌尔班二世(Pope UrbanII)为参战十字军战争的士兵们提供了一项尤其特别的权利,那就是“赦免你们的罪”,同时取代参战捐赠款项的人也可享受同样的待遇。从此,发售“免罪符”就成为了教皇的主要收入来源,当时教皇利奥十世为了兴建圣彼得大教堂,并偿还债务,用他那“卓越”的聪明才智策划了派遣教皇特使多米尼加修士“特策尔”到德国发售“免罪符”, 这“免罪符”的中心内容是:

特策尔这样向单纯的灵魂们说道:“请聆听那些已离开人世的你们所爱的亲人和朋友们正在向各位怨恨的声音,‘请可怜可怜我们吧!我们陷入了恐惧的痛苦之中,你们可否用一点钱来拯救我们?”各位,难道你们不希望将他们解救出来吗?请聆听父亲向儿子,母亲向女儿那哀求的声音吧!铜钱可以拯救各位的父母。伴随着那铜钱掉入钱罐的声音,他们的灵魂就会从那炼狱解脱。

免罪符的实质,看中世纪天主教的赎罪券,是谁在犯罪


”听了这说教的天主教教徒们,一定会为了买到这“免罪符”煞费苦心。可以逃离地狱的“免罪符”,就算是负债累累也会想竟办法去买。“免罪符”的价格会依照购买人的身份而有所差异,普通百姓购买一张“免罪符”要支付“四分之一弗罗林”(备注:弗罗林是当时使用的货币)。1弗罗林用现在的货币值来换算相当于约两千元,也就是说一张“免罪符”需要约伍佰元。在当时,这些钱可支付6个月旧房子的租金,或相当于3头牛犊的价格。平名百姓需要几个月不花一分去积攒,“ 无钱有罪、有钱无罪”想必就是出自这时。

结果

此后,德国司祭——马丁路德忍无可忍终于爆发,因为在他所生活的维滕贝格也刮起了一股“免罪符”热潮。1517年10月31日,路德将反对“免罪符”和炼狱的反驳文——“95条论纲”挂在圣彼得大教堂的正门,并要求公开讨论。通过特兰托宗教会议(天主教公议会)最终控制了“免罪符”的发售,由此便逐渐消失,但遗憾的是马丁•路德在1521年被教皇利奥十世除名。

免罪符的实质,看中世纪天主教的赎罪券,是谁在犯罪


圣经当中记录只有上帝才有给予赎罪的权柄,救援是上帝的恩惠,是用基督的宝血得以实现,并不是用金钱能够购买得到。背弃上帝话语的天主教,他们的罪孽能否得到上帝的赦免成为一大疑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