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下新冠肺炎救治火線,這群“護心人”又成功救治心梗患者

楚天都市報3月14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馬遙遙)“患者胸痛3小時,心電圖提示急性前壁心梗,趕快啟動溶栓……”近期,一例突發胸痛、胸悶的患者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就醫時被診斷急性心肌梗死,在完善肺部CT檢查後,該院心血管內科團隊及緩衝內科病房醫護人員及時進行救治,患者轉危為安。

60歲的桂先生(化姓)家住漢口。3月8日晚上十點多,他因急性胸痛、胸悶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就診,當時急診心電圖提示急性前壁心梗。

前來會診的醫生立即向心血管內科劉繼軍主任醫師和陳娟副主任醫師報告了病情。在詳細瞭解病情後,他們判斷患者在血運重建治療時間窗內,在疫情的非常時期,要儘快啟動溶栓,否則會有猝死風險。

時間就是生命,在及時完善肺部CT檢查後,桂先生被及時轉至醫院緩衝內科病房,在陳娟的指導下進行了及時溶栓。在這個特殊時期,醫護人員穿戴著防護裝備,和以前相比行動有諸多不便,汗水和呼出的蒸汽很快模糊了護目鏡,但大家憑藉豐富的經驗和熟練的操作,順利完成溶栓。

半小時後,桂先生胸痛、胸悶的症狀逐漸緩解,相關指標提示其冠脈恢復通暢。直到深夜一點多鐘,得知患者轉危為安,陳娟才安心去休息。

目前,桂先生在病房繼續進行藥物治療,會擇期再進行冠脈造影檢查及後期血運重建,他對救治他的醫護人員十分感激。

記者瞭解到,在疫情期間,像這樣的生死搶救,幾乎每天都在武漢市中心醫院上演。該院心血管內科團隊在科主任陳曼華的帶領下,為疫情期間的急性心梗患者搭建起生命通道,把許多非新冠肺炎急性心梗患者從鬼門關前拉回。

而在這個與死神競速的團隊裡,陳娟和同事們在不久前還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的一線。1月28日,陳娟被安排支援後湖院區發熱門診,並旋即被任命全面接替、負責後湖院區發熱門診和留觀病房工作。陳娟每天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戴著口罩、護目鏡,不間斷巡查發熱門診、輸液室和留觀病房的危重症患者,跟患者密切接觸時間長達十小時。

“那時,我和科室同事除了日常查房,救治病人,還要對臨時前來支援的其他專業的醫生進行業務培訓,指導相關救治流程。為了提高效率,讓支援的同事們安全快速適應工作崗位,我們建立了微信群,每天在群裡進行防護宣教、工作流程培訓、新冠肺炎的診治指導、一線醫生的情緒疏導。”

陳娟回憶,支援發熱門診的那段時間是疫情高峰,發熱門診平均每天接診八百多名患者,留觀病房裡住著三十多名危重病患。很多患者和家屬情緒激動,內心恐懼,除了耐心溝通維持良好的就醫秩序,她和心內科的王曉玲醫生還把自己的手機號公佈在發熱門診、輸液室和留觀病房等重要崗位,隨時接聽一線醫生護士的電話,及時解決困難和開展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心血管內科主任陳曼華介紹,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心血管內科團隊衝鋒在一線,多線作戰,支援隔離病房、南京路院區和後湖院區發熱門診。在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同時,還承擔起救治非新冠肺炎急危重症患者的重任,齊心協力護佑生命。在支援發熱門診十八天後,陳娟和王曉玲等醫生從抗疫一線輪換下來,沒休息多久,就轉戰到救治非新冠肺炎急危重症患者的新戰場,繼續履行著白衣天使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