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裡的的花生為什麼有黃葉?增施氮肥卻沒用,專家:因為缺這個

對於一個農民來說,每當作物產量出現下降時,首先想到的肥料的問題,懷疑肥料的真假,亦或是用量少造成的,就會年年的增加肥料,想以此來提高產量,但有時候卻發現,並沒有與自己想像的那麼完美。

地裡的的花生為什麼有黃葉?增施氮肥卻沒用,專家:因為缺這個

就拿砂土地上種植的花生來說,每年幾乎都會出現黃葉現象,農民朋友就認為是氮肥不足,通過土壤增施氮,葉面補噴氮肥,不但沒有解決花生黃葉的問題,反而又加重了黃葉的速度。難道是弄錯了嗎?是滴,錯了,絕對滴弄叉劈了,因為不是氮缺乏的問題,是因為缺鎂了!

鎂是什麼?

地裡的的花生為什麼有黃葉?增施氮肥卻沒用,專家:因為缺這個

鎂是作物生長髮育必需的16種營養素之一,是一種微量元素肥,是葉綠素的成分,是許多酶的活化劑,能增加葉綠素的含量和增強光合作用。

鎂又是很多糖類的活化劑,因此鎂與碳水化合物的轉化和降解以及代謝有關。鎂還是核糖核酸的活化劑,在基因合成和蛋白質的合成氨基酸的活化過程中都需要鎂的參加。鎂在核酸和蛋白質的代謝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據有關資料顯示,每產100公斤的花生莢果,需要純鎂肥2.53公斤,同鈣肥的需求量相差無幾。

從以上介紹可以看出,鎂在作物體內的生理功能和作用還是很重要的。那麼作物出現缺鎂的症狀表現有哪些呢?

地裡的的花生為什麼有黃葉?增施氮肥卻沒用,專家:因為缺這個

莊稼缺鎂會怎樣?

植株缺鎂的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葉片貧綠,首先表現在老葉上。開始時,葉片的尖端和葉緣脈尖色澤褪綠,由淡綠色變成黃色再變成紫色,隨後向葉片的基部和中央擴展,但葉脈仍然保持綠色,在葉片上形成清晰的網狀脈紋。葉片變黃,有時會出現雜色,葉脈仍然是綠色的,但葉脈間卻已變黃,有時呈紫色,出現壞死的斑點,植株生長不旺盛。

缺鎂植株的老葉由下向上從葉緣至中央逐漸失綠變白,葉脈上出現各色斑點,最後全葉變黃,嚴重時葉片枯萎,脫落。

地裡的的花生為什麼有黃葉?增施氮肥卻沒用,專家:因為缺這個

在花生上出現缺鎂的症狀是,老葉邊緣失綠變黃,逐漸向中脈擴展,而後由綠色變成橘紅色。

那花生上出現缺鎂症為什麼會同缺氮症混淆呢?

因為花生上出現氮素缺乏時,也是先從老葉開始變黃,基部發紅,並逐漸向上發展,植株生長不良,分枝少,但根上的根瘤菌少。花生缺鎂同樣是如此,但有一主要區別,那就是缺鎂的花生往往是僅葉肉變黃,但葉脈仍然保持綠色,而缺氮是全葉變黃。

地裡的的花生為什麼有黃葉?增施氮肥卻沒用,專家:因為缺這個

這點區別對於農民朋友來說,很容易忽視,所以就認為是缺氮,就不分青紅皂白的噴氮肥。土壤增施氮肥,不但於事無補,而且還加重了黃葉現象。因為氮肥用量多又會減少了花生對鎂的吸收,本就缺,花生又要少吃,豈不就顯得更缺了嗎?所以越增施氮肥,花生葉片就會越黃。

花生不但增施氮肥會導致缺鎂,就是在酸性的土壤中,過量施用石灰,因鈣和鎂之間存在著拮抗作用,會影響到花生對鎂的吸收,也表現出缺鎂症。砂性土壤因淋溶更容易出現鎂的缺乏。

那該如何來補充鎂元素呢?

鎂肥怎麼用?

有很多作物對鎂都比較敏感,如小麥,玉米,棉花,大豆,水稻,馬鈴薯,油菜,菸草,西紅柿,黃瓜,蘋,桃,葡萄等,對其增施鎂肥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現在市場上的常見鎂肥主要是硫酸鎂,水鎂礬,瀉鹽,氯化鎂,硝酸鎂,氧化鎂,鈣鎂磷肥等。

1,作基肥和追肥

鎂肥作基肥時要在耕地前與其他化肥或有機肥混合撒施或摻細土後單獨撒施。作追肥時要早施,採用溝施或兌水衝施。每畝用硫酸鎂的適宜量為10–13公斤,摺合純鎂肥1–1.5公斤。一次施足後,可隔2–3年再施,不必每季都施。

在花生田中施鎂肥,可在冬季翻地或春季起壟時,畝用硫酸鎂8–10公斤撒施或埋入壟中。

雖然作物一般不會出現鎂過剩症,但過量的鎂肥會阻礙作物生長。

2,葉面噴施

鎂肥可在作物生長前期,中期進行葉面噴施鎂肥。不同作物及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期要求噴施的濃度往往不同,一般硫酸鎂水溶液的噴施濃度為果樹0.8%—1%,蔬菜為0.2%—0.5%,大田作物如花生,水稻,棉花,玉米等為0.3%—0.8%。每畝用液量為50–100公斤。一般10天左右噴施一次,用3–4次即可。


地裡的的花生為什麼有黃葉?增施氮肥卻沒用,專家:因為缺這個


花生追施適量的鎂肥,會顯著增加結果率,增產可達10%—40%。

鎂肥施用時的注意事項

1,鎂肥要用在缺鎂的土壤上

一般來說,高度淋溶的土壤,就像我們這裡丘陵地帶,因植被覆蓋率低,就屬於此類。再就是酸性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保肥能力差的土壤。

另外,因為施肥不合理,長期過量施用氮肥,鉀肥,鈣肥的土壤,也會因離子間的拮抗作用而出現缺鎂。

2,鎂肥要用於需鎂較多的作物

需鎂較多的作物主要有,一是經濟作物,如果樹,蔬菜,棉花,桑樹,茶樹,菸草等。二是豆科作物,如大豆,花生等。

3,施用鎂肥要根據土壤的酸鹼度來選擇鎂肥品種

對中性及鹼性的土壤,宜選用速效的生理酸性鎂肥,如硫酸鎂。對酸性土壤,宜選用緩效性的鎂肥,如白雲石,氧化鎂等。

總之,鎂肥作為一種農作物生長髮育需要吸收的必需營養元素,如果缺乏,作物的生理代謝就會發生障礙,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長髮育,使根,莖,葉,花或果實在外形上表現出一定的症狀,將會引起作物減產。但有些營養元素的缺乏,在症狀表現上會容易造成混淆,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否則事倍功半不說,還會造成更嚴重的影響。

我是老王,關注老王,關注三農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