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出版社《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上市

本网讯 作为接力出版社2019年原创重点选题,由国内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领域权威专家江晓原教授担任主编的“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系列图书日前推出。全书在全球化视野之下,结合国内外学术界全新研究成果,通过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图片、深入浅出的语言、全面透彻的分析,勾勒了上起古代、下至当代的5000年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在天学、地理学、医学、算学、农学、博物学等科学领域所做的独特探索,在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技术领域对于人类文明所做的巨大贡献,以及进入近现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由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接力出版社《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上市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接力出版社供图)

在全球抗击日益猖獗的新冠肺炎的当口,该书的上市益于引领读者感受中国科技文明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主创新意识,从而为助力新冠肺炎阻击战,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提供了范本。

权威创作、出版团队历时三年精心打磨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由国内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权威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江晓原领衔主编,毛丹、胡晗、潘钺、吕鹏、张楠、李月白、王曙光、靳志佳八位博士共同执笔撰写。创作团队立足于长期以来扎实的研究成果,又融入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全新成果,为这套书的内容在权威性、前沿性、精确性方面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这个项目的运作团队由接力出版社多位资深编辑组成,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奖项,

全方位展现五千年中国科技

目前面向青少年普及传播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图书并不多见。当前的科普类图书,多为百科类或某一领域的专著,即便是为数不多的通史读物,往往将古代和现代人为割裂,并回避谈论当代的内容。例如谈古代通常止于1911年辛亥革命,谈现代则经常止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首次将内容古今贯通,全面覆盖

系列第一册首先介绍了“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如何发明,又是怎样传播到国外的,它们的对外传播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围绕着四大发明的发明权产生了什么样的争执,我们今天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四大发明”?

接下来的系列第一册第二、三章和第二册全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在天学、地理学、医学、数学、农学、博物学等科学领域所作的独特探索,第三、四册则重点介绍中国古代在技术领域对于人类文明所作的巨大贡献,举

系列第五、六册则从中外交流的角度,梳理了数千年来中外科技交流的历史,汉代以后,伴随着佛教东传,中国科学技术曾受到过古希腊、巴比伦、印度和阿拉伯地区等外来科技文明的影响。明末清初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带来了与中国传统全然不同的一套知识体系,徐光启、利玛窦等人第一次企图将科学整体移植到中国来。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直到21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实现了由落后到跟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将中国五千年文明中的科学技术成就,勾勒出一个完备的整体,是一套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介绍中国科技发展史的

融趣味、知识、故事于一体

中国土木工匠的“祖师爷”是谁?蔡伦的“蔡侯纸”是怎样造出来的? 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有什么优点?张衡是怎样发明浑天仪和地动仪的?中国古代名医有哪些?中国古代算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哪些?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从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角度出发,从问题导入,以叙述体文本为主线,串联起一个个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通过详实的史料,深入浅出的语言、全面透彻的分析,探讨科学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以及科技与各种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全书配以近千幅精心选择的插图,数十个与内容相得益彰的表格,图表的完美结合,让青少年读者在科技长廊中轻松漫步,流连忘返。凡未能列入正文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有关知识及名词解释,可在这部分中得到了解。帮助孩子全面、系统、客观地认识科技通史和人类历史。

这套书能带给青少年的是: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知识储备,还能培养学习兴趣和关联思考的习惯,培养青少年的通识思维。

在长达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历史画卷里,王朝的兴衰、帝王的更替、王侯将相的命运沉浮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但构成人类文明史最为核心的,却是人类对于科技的不懈探索。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正如美国著名科学史家乔治·萨顿所说:“科学的历史虽然只是人类历史的一小部分,但却是本质的部分,是唯一能够解释人类社会的进步的那一部分。”

据悉,《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成功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