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心動——舞動治療對身心的調節作用


大家好,我一名心理諮詢師,主要學習的領域是舞動治療。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身體動作如何調試身心。

剛才提到了舞動治療,那麼先跟大家分享一下,舞動治療是什麼?舞動治療:它是以身體為載體,通過身體的動作,來達到降低壓力,提升身體的正向的、積極的能力的過程。

舞動治療,跟舞蹈有沒有關係呢?有。是不是必須會舞蹈呢?不是。是不是我們平時的體育鍛煉呢?不是……

舞動治療,除了身體的動作外,還需要在動的過程中去感受自己內心的變化,這一過程,也正是舞動治療與其他單純的身體運動之間最大的差異所在。

我們都知道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但我們很多時候很難做自己心的主人。我們常說“心動不如行動”,但很多時候,我們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卻是另外一回事。我們知道自己不能緊張,但是忍不住去緊張;我們知道不能生氣,但一碰到某個情景就忍不住火冒三丈;我們知道不能焦慮,但是身處疫情下,面對即將復產復工,很多未知,我們難免焦慮……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嘗試反過來,“行動帶動心動”。

身體不一定能決定心態,但可以有效地影響心態,這裡所說的心態既是一種心理感受,也是一種大腦的化學表現,可能你聽過運動本身可以刺激分泌多巴胺、內啡肽這些成分,讓我們的大腦更加積極活躍的去面對消極情緒。所以,我們可以嘗試通過改變自己身體動作,從而改變自己的心理感受。

行動,心動——舞動治療對身心的調節作用


感受身體 遠離迷茫 明晰方向

一個多月的宅家,可能打破我們原有的計劃,我們也可能會面臨一些新的方向和選擇,如果你此時有些迷茫,可以嘗試,讓我們的身體給你一些方向。

我們平時習慣被外界吸引注意力,在不舒服的時候也習慣把注意力投向外部,比如,看電視、看電影、看手機、看書;聽外界的聲音、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用嘴巴表達,用嘴巴交流;用鼻子去嗅各種各樣的味道……

現在我們需要嘗試關閉我們所熟悉的這些信息通道,去感受我們身體的感覺。看看你的身體會帶你去哪裡?你可以先嚐試找一個讓你有安全感、可以放鬆身心的屬於自己的空間,可以是家中某一角落,也可以是戶外某一處的風景。

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你可以選擇帶上耳機放一首你喜歡的音樂,甚至閉上眼睛,或坐、或站、或躺、或走,慢慢的、認真的去感受你的身體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姿勢,會有什麼細微的感覺變化?你的心裡會有什麼不同的感受?

你的感受可能不明顯,也許只是心裡的一陣悸動、肢體的緊張、後背的不適……那都是不一樣的感受。

當你不確定自己要什麼時,你可以跟著感覺探索,看看自己有不同想法時,你的身體有什麼感受,去判斷自己究竟最想要的是什麼。比如,你面臨一些選擇,你也可以嘗試著跟著你的身體走到代表不同選擇的不同方向,看看你的身體感受如何,去哪個方向讓你的身體和心理有明顯的感受和不適。

行動,心動——舞動治療對身心的調節作用


蝴蝶拍 拍走焦慮 重塑自信

”蝴蝶拍”是一套簡單易學、撫慰心靈的半身操。它可以,在孤單時讓自己感受關愛、在焦慮不安時讓自己平靜下來、在面對外界壓力時減少壓力對自己的影響。

“蝴蝶拍”一般自己完成。對於很小的孩子,可以讓父母抱著幼兒,讓他的頭靠在家長的胸前或者肩膀上,用家長的拇指和小拇指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交替地輕拍在他肩上。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讓他們自己做蝴蝶拍。“蝴蝶拍”的節奏要慢,每次大概需要五分鐘。

進行“蝴蝶拍”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回憶一段讓你有積極感受的畫面,這段畫面給了你怎樣的積極的感覺,你可以用一個什麼樣的詞彙來描述這段積極的感受。一邊做“蝴蝶拍”,一邊心裡回著這段積極的畫面,積極的感受,積極的詞彙。如果在做“蝴蝶拍”的時候,心裡有什麼負面的想法,我們可以跟自己的負面想法說“你先等一下,我一會再來陪你”,繼續回到讓自己有積極情緒體驗的感受中。當你做完積極想象後的蝴蝶拍後,你可能會驚奇的發現,你的負面思維不見了。

行動,心動——舞動治療對身心的調節作用


雙腳紮根 釋放憤怒 獲得支持

在舞動治療裡,我們經常會提到“紮根”這個詞,具體來說,就是感覺雙腳跟地面的接觸,雙腳紮實的站在地上,(推薦脫掉鞋子去做),用雙腳去感受自身與地面的連接,和地面對自己的支持。

在雙腳與地面接觸時,如果你感覺到自己的不穩定,你可以讓他人或者自己,把你的雙腳緊緊的按壓到地面上,讓雙腳與地面有足夠的接觸。

在紮根練習時,你可以想一個你愛的或者深愛你的人的面容,或是一個讓你能夠感受到安全感的人,去感受那份愛、那份安全,感受身體向下的重力和地面給予身體的支撐。

紮根練習跟瑜伽的山式站姿和中醫的站樁,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都可以在靜態中去感受內心,去感受大地對我們的支持。

如果你覺得單純腳與地面的接觸不足以支撐你,或者你不方便單純的用腳去支撐,那麼你可以選擇坐在椅子(不是軟軟的沙發,是堅實有支撐感的椅子)上,感受椅子對你上半身的支撐,感受椅背對你背部的支撐,感受大地對你雙腳的支撐。如果你覺得十分疲累,地面和椅子都無法支持你,你甚至可以選擇躺在地板(木質地板或者地毯)或者硬板床上,去感受地面對你身體各個部位的支持。

如果你感覺有憤怒,那麼在紮根的過程中,你可以採用動態的方式練習,不斷向下重重的跺腳,雙手也可以攥成拳頭配合著向下甩動。這種跺腳、甩動,還可以配合著聲音"嘿哈",聲音也是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憤怒本身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我們可以藉助紮根的動作,把憤怒的力量釋放出去,也可以在此過程中讓自己去更多的感受大地的支持。

行動,心動——舞動治療對身心的調節作用


肩背活動 遠離壓力 靈活自我

可能你會聽過這句話“暴躁會存在子宮裡;壓力會存在於肩頸;鬱悶會存在乳房裡;委屈糾結會存在胃裡;思維太敏感皮膚易過敏……”頸椎病幾乎成了現代人的“標配”,除了我們不良的坐姿和久坐不動外,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肩頸,承擔了我們太多的壓力。

回憶一下,你都是什麼時候肩頸不適呢?想說沒說出的委屈、憋著的憤怒、沒有得到支持、面對了自己不可接受的批評……你肩背的不適裡,藏著壓力和各位情緒。

面對這種不適,我們可以試著先把僵硬的肩頸活動一下,首先你可以,以你願意的方式去活動肩膀:你可以搖動你的手臂帶動肩膀,你可以扭動你的肩膀,你可以讓你的肩膀不停的旋轉,你可以去擠壓你的肩部和上臂……用適合你的方式去激活他們。

然後,你可以嘗試放一點你喜歡的音樂,也可以嘗試除了動你的肩膀外,再加上其他身體部位的一些動作,但是每個動作的起始都是你不舒服的肩膀。

再次,一邊活動,你可以感受你的肩膀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如感覺肌肉僵硬緊繃,就試著和那個不舒服的感覺共處,並傾聽它,讓心裡不太明細的感覺,慢慢的清楚地被覺察或確認。

當然如果你的家人在的活,你可以讓你的家人幫忙拍打你的背部,只是把手扣成小碗狀,去拍打整個後背,最後再從上到下,多次用力去撫觸背部。有時這種皮膚接觸所帶來那種被照顧、被關愛的感覺,可以幫著你療愈自己。

行動,心動——舞動治療對身心的調節作用


身體的表達象是開啟了一個排洩管道,將一些壓抑、隱藏的情緒,如恐懼、挫折、憤怒、愛等等,使用非語言的方式,將這些感覺表達與釋放。在舞動中,我們將心中的感受與動作結合,去感受自己與身體的連接,這不僅是一種身體活動,也是情緒的發洩與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