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367个大学专业被撤,你怎么看?

凡大先生


这果然是个好消息!对于就业率不高或根本无就业率、又没有市场的专业早该撤销了。

都说要适应市场,大学教育却动静太小,动作太缓慢了。好在现在听到教育部的好消息:367个大学专业被撤,正是那些跟当下的社会生活脱节的高校专业!撤了落伍的专业,那必定会补充进来有急需要的新专业,真是大快人心啊!

像过去的一个专业,名字叫“工商管理”专业,毕业以后是找不到对应的工作岗位的。还有“汉语言文学”也是如此,毕业后除了当老师,工作岗位非常不好找。类似这两个专业的大学专业早该清除了,不是吗?

最近几年对医院护理专业的需求是有增无减的,相关部门应该做相应的调查,社会需要的专业快速增进,冷落的,就要走上被撤销的预案了。

高校,作为一座人人向往的象牙塔,是高洁又充满智慧的地方,如果它的专业设置不能与时俱进的话,会失去大众的信任感的。所以我非常支持教育部这次撤销几百个专业的做法,当然新增的专业务必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和老百姓日常需求,才是真正有效果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Julia中考英语


近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本年度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1672个、审批专业181个(含130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51个目录外新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47个,撤销专业367个。

根据清塔的统计数据,2019年度普通高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最多的是人工智能,有180所学校新增,每校保守估计2个班,每班45人,一届就出16200人。排名第二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有138所学校,排名第三的是智能制造工程,有80所学校新增。此外,机器人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与新媒体等同样是热门专业。

以人工智能为例,新增人工智能专业最多的省份,前三名分别是山东、江苏、北京,其中山东有14所学校,江苏有13所学校,北京有11所学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超过十所的省份还有安徽,河南和四川。

有新增就有撤销,撤销最多的专业是服装与服饰设计,有16所学校被撤销,第二名是公共事业,管理,有13所学校被撤消,排名第三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同样有13所学校被撤销。此外,市场营销经济统计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教育技术学产品设计都位列榜单前列。




考研小秘书


仔细浏览了一下教育部调整的本科专业名单,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我将从两个关键点回答你的问题:


.未来的热专业是什么?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一个最简单的规律,在实行新的高考制度之前,沿用老概念,那就是理科生越来越吃香。在理科专业里,医学,人工智能等专业比较吃香。涉及文科专业,基础教育,网络媒体比较吃香。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2019年普通高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

人工智能:180所。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38所。智能制造工程:80所。

机器人工程:62所。大数据管理与应用:52所。只能科学与技术:36所。

后面看图吧。


但是从总体来说,理科生比文科生更加好就业。从近几年的各省市文理科招生人数比例就可以看出来。2019年,以安徽省为例,文史类考生与理工类考生分别为:25.1万人,26.2万人,接近1:1。以本科录取人数进行比较,文史类录取49313人,理工类录取142723人,比例接近1:3。


所以作为一线老师建议,如果你文科理科都属于中等水平,那么最好选择理科。


二.国家整体实力不断提高,和国家不断调整政策相辅相成。

国家强调科技兴国,教育兴国,以后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力度只会越来越大。从近几年的人工智能专业研究投入就可以看出来。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说:未来的时代是人工智能时代。


所以国家在观察时代,顺应时代,引领时代,作为学生,也要懂得不断发展,提高自我,才能跟上时代,甚至是走在时代前端,引领时代。


今年可以说是就业形势最严峻的一年,但是在很多高校毕业喊毕业难的时候,一些学生早已经得到了offer,或者保研等。也就是说,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有能力的人率先突围,能够首先看到风口,并且把握机会的人,才能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作为一名老师,看到现在就业压力那么大,同时又看到班里的一些学生对待学习无所谓的态度,真的很无奈。这些不认真学习的孩子,其实没有把学习狭隘化了,在当今社会,不管从事各行各业,都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就算现在不学习,以后肯定还要学习,但是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都数倍数十倍的提升了。


总结一下:我的基本观点是:

1.尽早做职业规划,从基础教育就开始。

2.各科成绩都差不多,尽量选理科。

3.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东西。多学习,提高能力,在未来,知识不是最主要的,能力才会最主要的。以不变应万变,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淘汰,甚至走在时代前端。


如果你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就麻烦点个赞吧~


陈老师谈教育


时代在前进,教育也是一样的,撤掉这种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的各种学科不是很正常嘛,现在不是撤消得多了,而是太少,太多的学科还是上世纪设立的,什么服装一类的,从头到脚是根本没用的,真的有那几个最后毕业出来是搞这个的?就如同学英语一样,一点作用都没用。


上海小施4749


2019,新增了很多本科专业,新增备案本科专业1672个、审批181个、撤销367个,不少热门专业上榜,根据名单,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等专业都成为爆款专业。

人工智能专业首批建设资格的180所高校,智能制造工程80所,机器人工程60所,大数据管理与应用52所,智能科学与技术36所。

不过我不介绍这些热门专业,介绍今年增加的冷门专业,介绍一些这些专业。

中兽医学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号),中国农业大学申报的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土地整治工程、中兽医学、日语6个本科专业获准增设。

什么是中兽医学呢?

就是利用中医来治疗动物,可以对动物针灸,中草药治疗等方法来治疗动物,比如学习中兽医基础理论、兽医针灸学、兽医中药学、兽医方剂学、兽医微生物学等

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兽药厂及相关部门从事动物疫病的诊疗、防疫检疫、中兽药研发、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个人觉得这个专业,不太靠谱,什么年代了,还兽医中医,估计找工作不好,中医学都不好找工作,别说中兽医了。

智能医学工程

2020年,北京邮电大学增加了智能医学工程,最早开始这个专业的是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

智能医学工程是指以现代医学与生物学理论为基础,融合先进的脑认知、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工程技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探索人机协同的智能化诊疗方法和临床应用的新兴交叉学科。本质是电子信息或者人工智能的方向,不过偏医学生物。

和生物医学工程一样,虽然是电子信息专业,但是带个生物医学,结果找工作不好找了。

本科不如直接读计算机,电子,人工智能。

家具设计与工程

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2019年新设立的一个专业,最早是华南农业大学设立的。属于林业类专业。

主要为我国家具与室内装饰业培养具有从事家具设计开发、家具制造工艺技术、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市场营销与国际商贸、室内设计与装修等方面研究以及教学工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020年,东北林业大学也设立了这个专业,感觉这个专业有应该比较偏艺术,实际是一个工科。

职业卫生工程

2020年,中国矿业大学设立了职业卫生工程,这个专业是干啥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设立“职业卫生工程”本科专业,计划于2019年秋季面向全国招收第一批共32名本科生,主要是为了职业病防治,检测,评价。

这个专业主要学习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工业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医学基础、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职业卫生学、工业通风、噪声与振动控制、工业防毒技术、个体防护技术、职业危害检测技术、职业卫生评价。

就是就业去哪里,不知道。

老铁们,你们觉得这些专业怎么样呢?


高校专业那些事


说一个名词,大家可能都知道,这个名词是一个传说:赊刀人。

这是一个职业,并且这个职业可能现在已经消失,随着历史的发展,每一个职业都可能消失,中国古典文学中曾经有这样一个职业被称为屠龙术。

我们无从得知,在我们的文明,甚至我们向上,在推理上古时期的中国传说中,出现了那么多奇形怪状的动物,是不是真的有屠龙这种技术?

不过可以确认是职业已经消失,并且我们现在的职业也一直在演绎,那么对于职业的划分,过去有365行,行行出状元这样的一个说法,可是随着我们文明的进步,许多职业慢慢的就消失了。

在古代我们的职业他的培训过程大概是没有现在这种方式,现在的方式大多是通过大学专业的技术教育来完成的,国家对于专业技术的划分标示着一个时代发展的特色,比如说信息技术时代与信息相关的许多专业应运而生。

因此教育部和许多大学对于职业的调整和划分,这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发展现象,可想而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许多的职业在以后都可能会消失。

每个人需要做好的就是寻找能够养活自己并且自己喜欢的职业就可以了。


义诚老师


我觉得这个事情干的好,为教育部干的这个实事点赞!

自去年教育部对于高校专业调整后,今年这是第二次调整了。去年呢是撤销了416个本科专业,今年呢是撤销了367个,其中不乏有浙大、电子科技等等这样的名校。

我们国家的大学呢,总想着大而全,不论是什么学校都会有五花八门的专业,动不动就有70-80个,甚至上百个专业:

比如是个学校,就会有法学、哲学专业,因为是个老师就能讲,没什么技术含量;甚至一个学校100多个专业,没有一个拿的出手的;经济院校也非要有计算机和通信工程专业;师范院校也喜欢有服装设计,那你们都开始抢饭碗了,让人家专业的学校情何以堪呢。

学校都设置计算机还不是最离谱的,毕竟现在这个行业缺人,到哪都是香饽饽。但是很多学校还有那种冷门的找不到工作的专业:

比如图书馆档案管理,曾经人大的学霸就是学的这个,有几个图书馆需要你去啊。再说了,图书管理员真不需要985毕业生,一个中专都能干得好,只要细心就行。如果你想搞高科技的档案管理,图书馆显然不是你发挥的地方。

我觉得对于大学来说,真的很有必要对专业进行删减,一般可以删减的有这么几类:

1、逐渐被社会淘汰的冷门专业或者是饱和专业,这种是最坑的。

2、没有好老师,你不擅长的专业。

比如哲学,有几个老师能讲明白?讲不明白,那就去掉吧。同样的还有法学,如果老师自己都搞不懂,不是业内知名人士,那就别误人子弟。我记得去年就有个学校

3、学校盲目扩招的专业,撤销一些专业也是让大学做到专精。

比如首都体育学院你去搞什么表演;山西大同大学为了凑够12个门类,非得搞个农学出来;电子科技大学弄什么财务管理啊,难道计算机和电子信息你都搞清楚了?

4、名称或者课程设计相近的专业。

有很多专业真的不仅学生和家长傻傻分不清,就是专业人士也容易弄混,而且学的东西也很像啊,比如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等。

不过大家也不要仅仅看到有些专业被撤销了,其实也有很多学校有新增的备案专业:

其中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有1600多个,远远超过了撤销专业的数量,真是有舍就有得,甚至得到的还更多呢。

其中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增加最多、最火爆的专业,有100多个学校增加了这些专业。当然了,这个都是我们现在和以后急需的人才,增加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我们同时也要警惕,新增加的这些是不是就是合适的,会不会有一些也和上面需要撤销的4类有一样的问题呢,毕竟总有些学校的新增专业,你会发现等你毕业的时候,你不会再有师兄弟,因为它已经消失了。所以大家在选择专业时,对于新增专业一定要慎重选择,比如我就不太看好中国石油大学新增的思想政治教育。


煮酒论高考


很高兴回答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367个大学专业被撤,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首先科学发展教育为本,国家与时俱进调整专业适应市场需求属于正常现象,这次被撤销的专专业有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经济统计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教育技术学、产品设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生物技术、文化产业管理等,一些专业的撤就注定要新增一些专业目前新增主要有人工智能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制造、5G技术相关专业等。

如果单看高校增减这些专业,这些专业的热或冷来形容,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人才培养规模和社会需求的关系,以及高校是如何举办这些新增专业。


校园怡家


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367个大学专业被撤,你怎么看?

3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1672个、审批专业181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47个,撤销专业367个。被撤销专业主要包括了国际政治、社会工作经济学、服装与服饰设计、教育技术学、市场营销等专业居多。对于本次撤销专业,笔者有三点看法,分享出来,与大家商榷:




首先、不能机械地去理解“撤销”。这里所谓的“撤销”不是直接砍掉这个专业不要了,而是进行整合专业优势平台,让那些开设这个专业比较富有特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强化这个专业,而让那些开设这个专业压根不怎么景气、甚至都招不到学生的大学撤销掉这个专业,以便集中有限资源和力量更好地发展自己擅长与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撤销”的实质就是优化资源配置,让更专业和更有能力的大学去干更专业的事,从而有效防止有限教育教学资源被浪费!



其次、“撤销”是为了更好地增加。大学、特别是公办大学,充分彰显公有制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突出特征与优势,通过有效整合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才能够腾挪出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更重要、更突出问题,比如某些师范类大学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明明是专业培养教师的大学,却去干什么跟自己毫无关系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这样既不便于发挥其优势、扬长避短,又分散了精力,结果是师范教育没搞好、市场营销培养也搞砸了,真是典型的“邯郸学步”,赔了夫人又折兵!



再者、学科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高校学科发展原本就应该是动态的,而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正所谓“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大学系科调整变化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再说了“时移世易,变法宜也”,大学的各个学科专业也需要与时俱进,满足社会时代发展的新需要,俗话说得好“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所以,笔者觉得,今年被调整的、被撤销的那些学科专业,都应该是不能较好地适应新的社会形势所需要的,而新增加的那些系科专业,应该都是社会所急需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367个大学专业被撤”,充分说明了落伍、不适合就会被调整和淘汰,为了适应社会与时代高速发展的人才需要,培养各类人才的高校系科专业,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加大调整力度,满足社会进步需要!


自在人生wub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其中撤销专业有367个

。看到这个结果应届高考生可能会有点慌,怎么还有撤专业的呢?专业说撤就撤了,会不会还没毕业,专业就没了?还能毕业吗?

其实大家大可不必担心,专业的增减每年都有,这属于正常的调整。今年除了撤销367个专业,还通过了181个专业,加加减减实际上是针对就业市场的调整。之前考到本专业的学生绝对不会受影响,只要成绩合格都能顺利毕业,充其量也就是没有学弟学妹了。

再来看被撤销的这些专业。也确实属于在就业市场不那么吃香,或者走衰的专业。比如服装与设计,这个专业倒不是没有就业环境,而是业内公认最好的大学就那几家:武汉纺织大学、江南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等。

很多综合大学在设立的时候开设了很多专业,结果几年下来发现报这个专业的人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所以才会要撤销专业。因此这都是国家正常的资源整合行为。去年全国高校共撤销了416个专业,比今年更多,从2014年至2019年,全国高校共撤销了1358个专业。这说明我们国家的高校针对就业市场调整还是比较及时的。

应届生可以把撤销的专业当做就业避雷针,除非有特殊的兴趣爱好,否则尽量避免报这些专业。

另外应届生更加要注意新增审批通过的专业,这才是你们今后报考的风向标,重中之重。

比方说“人工智能”专业和“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都非常吃香,尤其是“人工智能”专业,已经连续几年名列新增专业审核之列。

山东、江苏、北京等各省都增加了“人工智能”专业。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能都增设了“人工智能”专业,可见未来数年“人工智能”是就业趋势,这个行业是新兴行业,有大量的岗位缺口。

另外我们可以看一下,将来人工智能行业顶端的薪酬水平是怎样的。

可以看到这个专业读到博士,平均年薪40-50万是有的,还是非常具有吸引力。

博士年薪40-50万,硕士基本也是30万起步了。国内现在人工智能方向工资是真的高,市场驱动下,各大高校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就不以为奇了。虽然很难说薪资水平一直能维持这么高,但现在是真的缺人。

“人工智能”是一个专业,不是随随便便计算机专业毕业就能胜任的。如果应届生成绩好,报计算机专业不如报“人工智能”专业。

另外,国务院也点了一些专业的名,以下这些专业也是未来国家急需人才的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预防医学、应急管理、养老服务管理、电子商务专业……

以上意见给应届生填报志愿提供一点意见。另外大学生读计算机专业的,可能的话尽量想办法跳到人工智能专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