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嗅觉和味觉,转自《科技日报》

动物们尝到的味道,和人类有什么不一样?

科技日报 2019-10-28 20:35:28

人类嗅觉和味觉,转自《科技日报》

养宠物的人,一定有过这个疑问。同一个品牌的商品粮,怎么猫粮比狗粮贵这么多?难道猫就比狗金贵?本狗党表示不服!

人类嗅觉和味觉,转自《科技日报》

不过,看了配料表就一清二楚了。猫科动物,其实属于完全的肉食性动物,不屑于吃肉以外的任何东西。而杂食性的狗就活得比较没尊严了,基本上给什么吃什么,完全不挑。

所以必须吃肉的猫,猫粮中的动物性来源也比狗粮高得多,价格自然更贵。不信,把你珍藏的82年肥皂快乐水给喵星人喝,你一定会收获一个看待智障的眼神。

人类嗅觉和味觉,转自《科技日报》

满脸写着高兴

其实在动物界,素食、杂食和肉食的界限并非那么清晰。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吃素的偶尔也会开荤,吃肉的可能还保留着吃素的能力。

但喵星人就比较特殊了。它们只吃肉的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它们已失去了品尝甜味的能力,自然不懂肥宅快乐水中高碳水的快乐。

那其他的动物呢?他们的味觉怎么样,和人又有什么差异吗?

人类嗅觉和味觉,转自《科技日报》

绝大部分哺乳动物的味觉,都有甜(sweet) 、苦(bitter) 、鲜(umami) 、咸( sodium) 、酸(sour) 这5种。

伸出舌头,我们就能舌背面和侧面分布有4种乳头状突起,分别为轮廓乳突(circumvallate papillae) 、 叶状乳突(foliate papillae) 、蕈状乳突(fungiform papillae) 和丝状乳突(filiform papillae)。

人类嗅觉和味觉,转自《科技日报》

除丝状乳突外,其他三类乳突因含有味蕾又被称作“味乳突”。这些长得像洋葱似的味蕾,正是我们能尝到味道的关键结构。

人类舌头上的味蕾数量非常庞大,有8000~10000个。味蕾的分布范围也很广,几乎遍布了整个舌头,甚至连上颚和咽喉局部都有它的踪迹。

而这每个味蕾中就大约含有50~150个受体细胞,味道正是通过这个味觉受体细胞(taste-receptor cell)产生的。这些细胞能识别不同的呈味分子,并编码成神经电信号,最后通过特殊的感受神经被传送到大脑形成味觉感受。于是我们便能感受、分辨出各种味道。

人类嗅觉和味觉,转自《科技日报》

电镜下的味蕾

人类嗅觉和味觉,转自《科技日报》

洋葱状的味蕾,其中蓝的为支持细胞、紫的为味觉受体细胞,带有味孔

不过,食物味道的本质,其实比分子机制要简单粗暴。进化的思路很明确,动物的味觉其实也是一个适应性问题。一个味道能被喜欢,那么它所代表的食物,必然是对整个族群有益的。

例如甜味、鲜味、咸味分别代表着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和无机盐,这些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特别是代表着高热量的甜味和鲜味,我们更是爱不释手。

另外,苦味、酸味则代表着食物可能有潜在的有毒物质和细菌性腐败,自然也让人避而远之。

人类嗅觉和味觉,转自《科技日报》

自然状态下,尝到甜味,尝到苦味的脸部表情

那些对苦味和酸味不敏感的人,可能会因为吃错东西中毒身亡,惨遭自然选择的淘汰。而那些对甜、咸、鲜兴趣缺缺的个体,可能也会因为摄入营养不足而陷入不利之地。所以说,每一种味道到事关生存大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