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腳背長水泡,是糖尿病足先兆?專家表示:危險程度看水泡紅暈

何叔患糖尿病差不多五年了,血糖一直都控制的不錯。前幾天,他發現腳背上長了個水泡,後來沒注意就弄破了。何叔看沒什麼特殊感覺,一時也沒當回事。但當他將這件事分享給同是糖友的朋友時,朋友卻懷疑他是糖尿病足的先兆,這讓何叔陷入了恐慌。那麼,糖友長水泡,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糖友腳背長水泡,是糖尿病足先兆?專家表示:危險程度看水泡紅暈


觀察水泡,確定危急程度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冉建民指出,糖友長水泡有兩種情況,一是糖尿病本身導致的水皰或血皰,統稱為糖尿病性大皰,發生機率較低;二是糖尿病伴發的皮膚疾病,如天皰瘡、大皰性類天皰瘡、遲發性卟啉病等。這兩種情況雖然都表現為長水泡,但是危急程度完全不同,糖尿病性水皰只要不發生感染,通常不會威脅健康,最多隻會遺留瘢痕,而天皰瘡、大皰性類天皰瘡等糖尿病併發症如沒有及時治療,則可能引起皮膚鬆解,威脅生命。

那麼,如何判斷水泡屬於哪種情況呢?冉建民表示,糖友們可觀察水泡的部位、數量、周邊有無紅暈、基底是否呈現紅色,來初步判斷病情。

  • 糖尿病性水皰多長在下肢,即小腿和足背處,少數長在前臂,數量較少。且水泡多長在淺表層,周邊沒有紅暈,破水後,基底不紅。
  • 天皰瘡等水泡可出現全身範圍,數量較多,且短期內融合,水泡周圍通常有一圈紅暈,破水後基底呈紅色。

糖友腳背長水泡,是糖尿病足先兆?專家表示:危險程度看水泡紅暈


水泡破了,包紮防感染

如確定水泡屬於糖尿病性大皰,糖友只要做好防感染工作,通常2~5周內即可自行吸收、痊癒。冉建民指出,通常水皰直徑大於5釐米需去醫院處理,抽去水皰中的水分,再進行消毒、包紮。雖然理論上水泡較小無需處理,但是由於糖尿病感染可能會引起糖尿病足,嚴重可能致殘,所以仍然建議有條件的情況下,去醫院做下包紮處理,以防水泡感染。

專家提醒,研究發現,紫外線可加重水皰病情。所以糖友長水泡後,除飲食清淡,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外,還要注意減少戶外活動。

此外,糖友患水皰時可適當補充脂溶性維生素A、D、E等,有助於改善微循環、促進水皰創面恢復。


糖友腳背長水泡,是糖尿病足先兆?專家表示:危險程度看水泡紅暈


不能確定類別的水泡應儘快就醫

如糖友不能百分百確定所長水泡屬於糖尿病性水泡,一定要立即就醫。冉建民指出,天皰瘡等糖尿病伴發的皮膚疾病,需儘快就醫治療,一旦耽誤,可能導致大面積皮膚表皮鬆解,嚴重情況下甚至有生命危險。專家提醒,此類水皰即使血糖控制良好也可能出現,所以糖友千萬不要認為平時血糖控制良好就放鬆警惕。

溫馨提醒

冉建民格外提醒,糖尿病性水皰中的血皰儘量要到醫院處理。血皰與水皰不同,是由於深層出血所致,由於水泡中液體是血液,所以通常呈紅色,屬於較深層的水泡,一般不會太大,患者會感到輕微疼痛。此類血皰即使很小,也要去醫院切開處理,否則可能會感染或遺留皮膚瘢痕。



通訊員/孫冰倩

圖/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