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小夥跟師傅下鄉收貨,偶遇木雕盒子買不成,去六次最後咬牙終買下

故事發生在2016年下半年,一夥跟他老師傅一同下去收舊貨,這天他們跑了足足一百多公里,收貨到傍晚了,這天收了很多貨,小夥開的破三輪車都已經放滿了,“這是最後一家了”,師傅說,這天他們收了很多民俗物件,有老櫥櫃、老桌子、板凳啥的都有,瓷器也收了很多,什麼纏枝花啊、喜字罐子壽字罐子等等,銅器也不少。其實已經收了很多了,車子都裝滿了,但是還最後一戶人家,於是他們決定再去這戶人家收收,完事就趕路回家。

故事:小夥跟師傅下鄉收貨,偶遇木雕盒子買不成,去六次最後咬牙終買下



故事:小夥跟師傅下鄉收貨,偶遇木雕盒子買不成,去六次最後咬牙終買下



這戶人家居住的是一條小山溪旁邊,小山溪長年都有泉水流過,非常清澈,這戶人家的房子是一棟九十年代蓋的紅磚房子,表面上看上去很破舊了,有點廣州紅磚廠的意思,像是舊工業區的廠房,走過小溪的小橋過來了這棟房子前,這時房主正好在門口,她家養了十幾只土雞,這些在本地叫“三黃雞”,這時大老遠餵雞的小石槽就被老師傅看中了,於是跟房主打好招呼,寒暄了幾句,說明來意後,房主熱情的端茶倒水,叫小夥們在這吃飯,他們也沒顧上這個,於是直奔主題,問房主家裡有什麼老物件、民俗東西舊貨賣嗎?開始房主說沒有,後來聊著聊著,視線都轉到了石槽,老師傅說想買這個石槽,但是房主說這個是餵雞用的,不能賣,丈夫回來會捱罵的!“還是賣個罐子給你們吧,大老遠的!”於是房主進內屋拿出來一個瓷器罐子,這個罐子不是很老,只是一個文革罐子而已。

故事:小夥跟師傅下鄉收貨,偶遇木雕盒子買不成,去六次最後咬牙終買下



故事:小夥跟師傅下鄉收貨,偶遇木雕盒子買不成,去六次最後咬牙終買下



小夥和師傅都不是很中意,因為在那時候他們只收到了民國清代的瓷器,於是這個罐子自然不中意,這時,他們又問房主,有沒有木雕床傢俱啥的,房主想了下,帶他們進去看了下自己家裡的老木箱,這時小夥眼神還挺得,在一張八仙桌子下面看見一個沾滿厚厚的一層灰塵的一個首飾盒子,準確來講是一個梳妝盒子,東西一眼是清代的老貨。這時他拿出來了,問房主這個賣多少錢?房子說:“這個不賣的,這個是他兒子的祖奶奶留下了的”就這樣一直不肯賣,於是小夥師徒二人無奈只是收了這個瓷器罐子。就這樣回去了。

故事:小夥跟師傅下鄉收貨,偶遇木雕盒子買不成,去六次最後咬牙終買下



後來2017年上半年去了一次還是不賣,後來他們知道這個盒子很漂亮,每當走這邊去收貨路過都會去問房主賣不賣?來來回回光小夥就去了兩次,跟師傅一起後面又去了兩次,還是沒收著。最後一次收到是去年,這個房主因為不小心摔了一跤,本就不景氣的手裡沒有多少錢,做了個手術花了將近十萬啊,家裡的存款兩三萬用光了,但是她的女兒和兒子也不富有,只是普通工薪,僅僅湊了三四萬,而做手術住院的醫保只報銷了三萬多,房主治病都是借的錢,於是這一天小夥被房主打電話說想賣掉那個盒子,打算賣三千,但是小夥聽到價後感覺是“敲詐”,有點貴!

故事:小夥跟師傅下鄉收貨,偶遇木雕盒子買不成,去六次最後咬牙終買下



後來跟師傅商量後,又聽說了這個事後咬牙買下來了,給了房主三千六,希望房主以後順順利利。就這樣用六次買回來了這個盒子。

【寫在最後】若不是遇到困難誰願意把祖傳的老物件賣掉呢,要不是房主熱情大方,小夥跟師傅怎麼可能花三千六買下這個只是價值2000的盒子呢!這都是現實吧,謝謝觀看,真實故事!

故事:小夥跟師傅下鄉收貨,偶遇木雕盒子買不成,去六次最後咬牙終買下



喜歡點個關注,每日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