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师骗你孩子很优秀,成绩却一直不好;另一种老师直言孩子不足,却态度差。选谁?

浮生谈


我假设这两种老师对家长和对孩子的态度一样,也就是说第一种老师平时也是喜欢说孩子的好,哪怕他们并不是那么好,甚至有很多缺点。而第二种老师,对孩子的不足总是一刀剑血,而且态度很严厉。

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一种。


一、懂得欣赏孩子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题主说老师是“骗”家长孩子很优秀,那说明在家长眼里,他的孩子是不优秀的,但是一个不优秀的孩子是天生的吗?自己的孩子优不优秀,自己做家长的心里没数吗?


这样的家长是得有多幸运,才能够遇上这样的老师。他没有像家长那样,觉得孩子这不好那不好,而且还很用心地告诉你,你的孩子很优秀。这真的是一位有良心的好老师啊。

否则,一位不会欣赏自己的孩子的老师,再遇上一个只会挑孩子的缺点说的老师,那等待孩子的,除了无休止的批评,甚至打骂,还能有什么?大家可以向身边的人了解一下,有多少人在开完家长会后,回来就找孩子出气,打骂孩子的?


不能说第一种老师的做法能让孩子真的变优秀,但至少有一点,他缓解了家长和孩子的矛盾,让孩子不用那么痛苦。


二、严师的前提是尊重学生


我们常说,严师出高徒,老师对孩子严厉,孩子学习会更好。但是,现实中其实很多人是打着“严师”的名号,做着侮辱、贬低学生之事。


比如有些老师会在孩子犯错后严厉批评,言语中有很多贬损学生的词语,或者直接罚他们在其他学生面前做一些很丢脸的事情。这样做不仅不能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改变不良习惯,反而会让孩子感到伤自尊,并且和老师对立起来。


在这样的老师的带领下,孩子的学习兴趣早已被磨光,学习成绩又怎么会好呢?


严师固然是好,但是这种严厉应该只是针对事,而不是针对人。比如学生考试考差了,老师可以要求他们抄写错题,但是不能说学生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


三、对家长态度差的老师,也不会爱学生

一个正常人,在社交场合都会要求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一位老师对家长的态度都很不好,那么我敢肯定,他对学生的态度肯定也好不到哪去。


老师好不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只会批评学生,只会挑孩子毛病的老师,没有学生会喜欢听他的课。

对于小学和初中来说,这样的老师带的学生,学生成绩一般会两极分化很严重,因为很多学生会因为他的教学方式而变得不爱学习,成绩自然难提升。而剩下那些成绩好的,不是因为那样的老师教得好,而是因为他们自身有着很强的自律以及学好的愿望,不管谁教,他们都一样会努力,一样会优秀。


最后,还想说的一点是,作为家长,千万不要被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带着走,甚至因为老师的评价而批评,甚至打骂孩子。你自己的孩子,你自己应该了解,老师的评价作为参考,也不能直接把老师的话直接转达给孩子,尤其是那些批评、贬损孩子的话。


我是@永-Sunshine,天不能永远放晴,但心情可以。我在这里,用温暖的故事,许你每天好心情。欢迎关注、点赞、留言~


永-Sunshine


您说的这两种老师我们都碰到过。第一种老师兴趣班多一点,第二种老师学校多一点。要选,当然宁愿选第二种。



我女儿兴趣班的老师,比如语言老师,经常夸奖女儿,不过我倒没感觉到女儿的多大进步。不过既然还有两年课程,女儿愿意去,并且是老板教课,那就上下来吧,至少不会有坏处。昨天刚在电视台录了一个节目。

另外一个舞蹈老师也是以鼓励为主,一次上完课,她让女儿把我叫过去,我还纳闷,她说:“没事,只是想告诉你,阳阳的状态好多了,省得你担心。前段时间因为受伤刚好,真是回功了。”女儿一本正经地听着,我心里美滋滋的。



女儿学校的老师都会直言女儿的不足,态度都还不差。就有一次,她在一年级时,数学老师说了一句,先掌握课本上的就行,不用想数学比赛的事了,说完笑了一声,我感觉不大舒服。后来的数学老师,孩子们说她凶,可她不对家长凶。

语文老师是她们的班主任,一年级时她刚研究生毕业,作业不多,成绩却越来越好,是家长们公认的。跟她沟通时,她也会直接说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并且说慢慢来就行,孩子基础没问题。她是那种心直口快的人,我也是喜欢的。

老师是教育者,面对孩子和家长来不得半点虚假,有什么说出来,都是为孩子好,这也是我们此生难得的缘分。



关注👉牵蜗牛散步的女神医,让我们一起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牵蜗牛散步的女神医


有时候这种情况没得选,是并列存在的。

我的儿子今年初三,在本地还算不错的公立学校上学。由于学校名气大、学风好、教学质量高,生源和优秀的教师是不用愁的,所以导致了教师脾气不是那么好、甚至有点坏!即使刚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也是好拽哦!

孩子现在初三,是初中的冲刺阶段,为此,学校和老师都非常重视,班主任根据孩子学习层次分了不同的群,每个群的学生每天单独复习了什么知识、做了什么题,都要当晚拍照发到群里,向班主任汇报。复习的认真、仔细的,班主任一句“很好”表扬一下;复习的不认真的,班主任直接说“不仔细、敷衍,没质量”等等,而且还会说哪些学生当天在校哪些方面表现不好,比如某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家长们一一陪笑脸、陪客气。

学校的英语老师是名牌大学刚毕业的老师,脾气臭、戒尺打孩子手,晚上加班听写,对家长说话从来都不客气,但是教学质量高,班级英语成绩在年级中一直名列前茅.

由于孩子有明显的弱科,冲刺阶段,不得已,我们给他在校外报了辅导机构,价格不菲,一次课两个小时收费500元。明明孩子是弱科,平时只考70多分(满分120分)、明明孩子写字很乱、明明孩子偏科,机构的老师却说:孩子写字好,态度认真、只要努力,中考该科能考到110分。

切!!

没办法, 机构的贵点、但为了孩子,还得补;机构老师的话假点,但为了树立信心,还得信。

所以题主你问,两种情况选谁,我告诉你,有时候真是并存,没得选!


玲珑科目


几乎所有人都喜欢挺好话,哪怕不实际...自己孩子是不是真的优秀,似乎不那么重要,自己需要肯定就对了。权当自我安慰了。

表姐的儿子,人很机灵,也很聪明,就是数学不行,他老师对我表姐态度就不怎么好,经常跟表姐说,孩子如何不上进如何不认真...表姐就课外给孩子报一些补习班,希望能跟得上进度。结果数学老师说,能把课堂上的都弄明白就行了,还上什么补习班....有次,表姐就想是不是该给老师送点礼了,结果,人家数学老师说,如果家长跟孩子不努力,送什么都没用。人家愣是没收。

但是也因此,表姐对孩子的数学更加的上心一些。慢慢的能跟得上一些了,比之前进步很大。虽然数学成绩还是平平,不如其他科目,但是已经偏科不明显了。每次见到数学老师,表姐心里就发怵,说比自己以前上学还害怕...之后因为老师调动,换了一次数学老师,新老师就喜欢说好听的每次都说,孩子比之前认真多了..但是数学成绩仍旧一般。。。表姐说,她倒是有些怀念之前的那个数学老师,因为她能让自己心里有底,到底孩子是不是真的在进步.

我倒是觉得,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孩子的不足,和理性的看待问题,更适合当下的教育。早发现,早订正,或许就能找到一条更适合孩子的方法。


懒懒推文


实际最怕学生本身学习不好,老师说学习不错,或者说学生有偷盗以及早恋行为老师知道也不和家长说等我们大了学生在关键时刻露馅了,家长还蒙在鼓里,我向来反对老好人的老师,他(她)教了学生一年或2年根本不认识不记忆学生,这样的老师很多,只记得学习好的和课代表了。

真正的负责任的老师,一是敢管学生,二是会做思想工作,三是很好的与家长沟通,事实求是。了解学生的一切,至少他(她)用心了,特别是班主任,哪怕学习差,也不放弃,学习进步了给予鼓励,不是一棒子打死。

我们有的家长一是护犊子,二是自己认为自己的本事大,把孩子放到学校让老师当保姆,别出事就完事大吉了,破坏了我们的学风!

所以有时候很多人喜欢用公立与私立学校来谈老师是否敢管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至少说毁了一些学生,学校该管的不敢管,从教育局到校长都这样要求我们的老师。出了一点事过份的炒作,用义务教育法说话,最后发现一些校园凌辱事件,跳楼事件,这时过去处理了老师,现在又要惩戒权。一些法规出台缓慢,不能适应我们的学校现实。我们的工作靠舆论去管理我们教育哪行?!别的说摸着石头过河,我感觉用教育不合适,孩子又那么少,毁了一个就毁了一个家庭!

任何一个学生其长大了会反思自己的,所以说心里一定有杆秤,我们好老师的名声绝对不是一时创造出来的。

我记得过去北京景山学校有一个优秀教师,李岚清副总理接见过他,他们班的学生都是一流的大学,他对学生留的发型都有要求,最后得癌过早去世了,但他教过的学生他当过的班主任绝对说他好!


快乐的多多


跟你举个例子吧

有个老师,态度特别和蔼可亲,每次跟家长交流的时候,很注意方式方法,总是先说孩子优点,再说哪个地方需要特别注意下,所以,家长们都愿意跟她去说说话,听听怎么教育孩子。

结果,中途换了老师。

这位新老师严肃认真,总是板着脸,也对孩子们说“不要以为自己聪明得不得了,其实,笨的要命!”“干啥都不行!”有时候,家长过来,他也是三言倆语直接说了缺点,有时候还直言不讳地说“别把孩子想的太好!”家长们都感觉他特别不好接近,也感觉他好像对孩子很漠然,不关心一样。

其实,比较起来就发现,前者太和蔼,家长听的顺耳不一定照做。后者严肃认真,一语中的,家长听的不顺耳,也不一定照做。

所以,其实,很简单,管孩子的一直管,不管的,老师怎么说,人家也是放任不管。在管理意义上,老师的责任远不如家长的影响大!

就是如此!特别和蔼的老师,班级里也是优秀生和差生都有。特严厉的,也是这个组成。哈哈哈!


Longsuixinyuan


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但如果真让我选择,我会选择前者

曾经有一个少年,在三年级就被勒令退学。他问“老师,为什么一加一是二?”

老师说“你拿一支铅笔再加一只铅笔,不就变成两支铅笔了吗?”

“老师,鸡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鸡?”老师说:“那是因为母鸡给鸡蛋加温了。”“老师,为什么给鸡蛋加温就能孵出小鸡?”他又问了许多为什么,什么“鱼为什么不会被淹死?”“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等等的为什么让老师终于忍无可忍。

将他狠狠地骂了他一顿:“真烦,混蛋,老老实实学你的算数!你是傻瓜吗?像你这样读书也是白读。他哭着回家了。妈妈听了儿子的诉说,拉着孩子的手到学校找到老师,质问了老师:“你是不是说我儿子是傻瓜笨蛋,读书也是白读?” 老师无言以对。

“我明白了,儿子有我自己来教育,不用麻烦老师了,再见。”拉着儿子的手回家了,他妈妈一边走一边想“恩,老师强迫孩子把教科书的完整地默记下来,儿子觉的反感,两人才陷入僵局的。我不强制他,我要和他一起享受思考的快乐。

默记教科书的内容,见鬼去吧!

默记教科书长大一点用都没有,活的教材不是遍地都是吗?他妈妈暗暗发誓:“要给儿子尝试绝不输给其他孩子的教育”。

这个孩子的名字叫做:爱迪生

这位老师不也态度差,而且直言不讳吗?


鼓励孩子是为了防止认知偏差

以前我也经常的问自己:为什么大家都支持鼓励 孩子?

鼓励多了,不是也有问题吗?

直到有一天我明白了,鼓励是为了防止认知偏差。

什么是认知偏差呢?

当你对孩子越是强调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最后结果可能真的就那样了。例如:你让孩子别玩手机了,立刻放下去写作业。时间一长,会让孩子觉得玩手机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有的时候孩子只是听取了其中某几个字,对那几个字特别敏感,而忽略了其它字的意思。

所以,我们需要鼓励孩子


善意的谎言,是被允许的

虽然我们从小不允许撒谎,我们也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需要诚实。可是,当我们渐渐接触到这个社会,原来到处都在撒谎,有的被允许,有的不被允许。

而善意的谎言,却是大家都接受的。

那么,你为何就不能多赞扬一下孩子,多鼓励一下孩子,让孩子有更多的自信心呢?也许他不能一下子靠100分,但可以每次增加2分,时间一长,不也接近100分了吗?这就是著名的:复利原理。


你的教学方法,一定是对的吗?

孩子本身就是一个从无知无畏开始,在学习的道路上自然有一个过程,而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图特性,有的人开悟的早,有的人顿悟的晚。何必强求于大家一致呢?

再者说,或许是你的教学方法不适合这个学生呢?正如爱迪生的老师一样,如果他的老师一直教下去,还会成为后来我们认可的爱迪生吗

老师说出他所谓的真话的时候,是否有反思过自己的教学方法呢?


所以,如果是我,我宁愿选择第一位老师。不过,通常由不得我们选择。欢迎大家说出你的想法,一起讨论。


朱文亮谈家教


有人问:一位老师对每一名学生的家长,都会说孩子很优秀,即使有的孩子成绩、表现不好;另一位老师则是直言孩子的优点与不足,不照顾家长听后的感受。如果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这两位老师,你选谁?

在回答问题之前,现在不妨姑且把上面的老师称为:说好话的老师和说真话的老师。

根据多年的实际教学观察,以及与众多家长的交流发现,如果用这个问题,当面问家长,让他们做出选择,很多家长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说真话老师,作为孩子的老师。

但是现实是,如果孩子的老师是说真话的老师,很多家长是难以接受的,有时候因为老师对家长说了实话,弄得家长心里不是滋味,从而对这位老师“畏”而远之,还有的会心生怨怼。

而恰恰是那位对每个学生家长说好话的老师——报喜不报忧,很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能够和家长打成一片。

在我刚开始教学的几年里,我也曾认为,向家长真实地说明孩子在校的表现,才能让家长真正地了解孩子,家长才能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但事实却总是和预期的不一样,本来见面一向热情的家长,在听了我的“真话”后,竟然变得冷淡,再遇见时,不是有意躲视线走,就是仅仅打个招呼,就匆匆而过,不愿再多一句交流,更不会提孩子的事。

很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今年我教了我的一位学生的孩子,那位学生以前遇见我时,离得很远的时候,就会大声地热情地打招呼。有时还会让我停下来闲聊一阵。所以,我自以为和那位学生的关系还算可以。

当我知道他的孩子在我班里时,心中有那么一些亲切感。

那位学生的孩子学习不是太好,主要原因是课下不练习,也就是说,布置的课后作业、家庭作业、练习册等,不是做了一部分,就是干脆一点儿也不写。我说了他几次,虽然有所改变,但也总是慢其他学生半拍。

有一次这孩子的作业又一点儿没做,我就当着他的面给他的爸爸打电话。电话里我告诉我那位曾经的学生,孩子昨天的作业没写,而且以前也是不完成作业,这次打电话,希望能在家里督促孩子,把作业完成。

电话里,那位学生说,回家后一定看着孩子写作,不写作业怎么能学好呢,也让我在学校严加管教!那位学生在电话说得挺好,我也信以为真了。

可是第二天下午放学的时候,我就在学校大门外看到他又来接孩子了。就在前几天,他还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呢,没想到这次看到我,竟然扭转了头。

当时我也没感觉到什么,以为他没看见我,我就先叫了他的名字,给他打招呼。然而让我不得不产生疑问的是,此后在遇见,他不再和我打招呼了,像似遇见了陌生人。

所以从那以后,我只是批评教育他的孩子完成作业,好好学习,再也没有联系他,说说孩子的事。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们也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真正能做到坦然地虚心地接受忠言——实话的人,却很少。

老师对家长说了孩子的不足,好像揭了家长的短,让家长感觉没面子,尤其是说话的时候还有外人在场。

孩子的短处,只能家长自己说,别人说了,家长认为就变了味儿了。人人都有个护短的心理,家长对孩子的护,尤甚。

作为老师,向家长说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争取家长的配合,是出于对孩子的负责,但是在语言和语气的表达上,要委婉、间接,点到为止。

所以老师对家长既要说真话,又要说好话,才能达到教育好学生的最终目的。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35363661316501262"} --}

超敏教育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应该分两种情况来选择。第一种情况,你的孩子在某个课外兴趣班,且你对孩子在这个兴趣方面没有抱多大希望,只是想丰富一下孩子的生活。这样你可以选择第一个老师,这样的老师骗你孩子很优秀,而实际你孩子成绩一直不好。“喜欢欺骗家长的老师一般态度都比较好,说话能迎合学生和家长心理需求,”,选择这种老师至少你的孩子在兴趣班不会因为老师态度不好而退学,只要能坚持下去,多少都会学一点的。

比如,你的孩子去学画画,你也没有想让孩子成为画家,或者通过艺考上大学。你只是想让孩子多一项技能,选择第一个老师比较合适,孩子即使不喜欢画画,但是老师态度亲切,他画孬画好,老师都不会严格的责骂他,这样他也不反感,就经常去学学,时间久了,他肯定能学到一点的画画技术,也能画一幅画出来。

第二种,你的孩子在公立学校或者私立学校接受正常的文化学习。就应该选择第二种老师。这种老师虽说态度不好,说话比较直白,有时候还把你批评得下不了台。作为家长你也许觉得很难为情,很不服气,甚至想和老师干一架,或者背地里骂一场。不管你怎样,有一点你要承认:这种老师指出你孩子的不足之处,让你知道了孩子在校学习的真实情况,你及时纠正孩子,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相反如果你孩子考试只考了30分,老师告诉你,孩子考了98分,你心里美滋滋的,放松对孩子的督促,结果是什么?不说你也清楚!

有句话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L烟柳画桥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教育方式不同会表现在各个方面,在家长与老师的交流中,我们首先要了解老师的教育方式,其次需要清楚自己孩子真实的学习程度,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学生成绩,迎头赶上。



当老师说孩子很优秀时,家长首先应该知道自己孩子的学习程度,成绩考了多少,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否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而不是心中沾沾自喜,忽视了孩子的具体学习情况。老师表扬孩子优秀,可能是当时孩子在身边,老师为了顾及孩子的感受,而并不是想要说谎,所以才通过表扬的方式,鼓励孩子继续努力。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明确,老师的话是真是想法的表达还是顾及孩子颜面。

因此,家长和老师的交流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开学生,这样老师才能说出来真实想法,家长也才能得到孩子真实情况。



老师是学生在学校的第一监护人,每个学生在老师的心目中都是一样的。针对题主指出的第二种老师,我从个人感情上认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我想请问您作为家长是否做到了事事和颜悦色?请问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满脸堆笑,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作为家长尚且不能如此,为什么要将所有的压力推给老师,老师也只是一份职业而已。



社会对教育的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学生的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协同配合,更需要孩子的自身努力,请各位老师切勿吹毛求疵,不要给老师过大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