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上过《华豫之门》海选鉴宝过,能够说说有什么心得吗?

风000000


一群大骗子!完全是为了让你掏鉴定费!瞪着眼睛说瞎话!指鹿为马!一个老太太从东北大老远的过来拿着一个老玛瑙硬说成玻璃!有的拿着老玉有玻璃光硬说成新的和田玉!那一天有一千多人每人最少三件每件一百你算算他们一天能收多少海选费!基本上都是古玩城的店主所谓的海选专家!我希望那些没去过华豫之门鉴宝栏目的海选现场的人们!别再大老远的去折腾让他们忽悠你们了!


任抗洪


2011年去过,当时朋友陪我一块儿去的,带了六枚钱币。当时钱币鉴定三枚为一组一百块钱,总共花了两百块钱的鉴定费。当时是王育成老师给鉴定的。当时鉴定全为真品,只鉴定不估价。我当时主要就是为鉴定这两枚去的,其中开平是家里祖辈传下来的,我一直不太相信,所以就和其它的几枚一块儿带上去了。另外的几枚有康熙背上“延”,有雍正宝黔局的宽缘折三等。如今其它那几枚都卖了,就剩这两枚最喜欢的了,一直有藏友想要没舍得卖。经常拿出来把玩看看,每当看看心情就感觉特别好。现在发出来也让各位藏友鉴赏一下。有些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能碰到都是缘份。






烟云115


2012年去过一次,本想着凑凑热闹,没想到在很多藏友心里崇拜了好久的某位专家竟然差一点毁了我的收藏之路。当时带了下图两件东西给他们看,人家寥寥几眼就对我嗤之以鼻。指指点点的跟我撇撇嘴。当着现场那么多人的面儿,我的脸烧的烫烫的。我那时候心想:咱是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没资格跟人家争长论短。既然人家那么肯定以及笃定,一定是我带的东西真的不对喽。可是以我自己当时的所学,我认为这两件东西应该万无一失的呀。

从那以后,我的自信没了。无论看什么东西都像是假的、新的。

这两件东西从郑州海选回来后一直被我束之高阁,我就想拿这两件东西卧薪尝胆,时刻警醒自己要当心。可是两三年后的某一天,偶尔目光扫了一眼这支梅瓶,发现他身上那种光华内敛的宝光就像一姑娘幽幽的目光一样注视着我。我心里登时就觉得那是一件老东西的神采。从那刻起,我觉得那位光头专家错了,同时也庆幸自己的心一直没有乱掉。不然,毁了自己、毁了东西!

还有就是这件笔洗,偶然间从雅昌网拍卖成交记录里查到一件与我的一模一样的一只。是2005年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出的一个笔洗。

由此可见:师者当慎、学者当谦。











东篱赏古


都是在敛财,18年5月10日郑州海选放号1700多人,平均每人常3件藏品,每件100元,算一下一场下来是多少钱,签定时只是走马观花,不然时间不够用,无法对藏家交待,所以奉劝藏家们三思而行吧!





梦翔509


青铜虎王育成老师鉴定真品,这么多年了终于掏到真品






用户7912114444612


去过签定费一百三玫古钱币,没估价,专家说很有收藏价值,请朋友们看看。






红红火火19561028


十多年前去过一次,带了自认为三件可靠的古玩(有的是经过体制专家认可了的)去郑州华豫之门海选。当时人山人海每件一百元鉴定费而所谓专家仅几秒鈡就定为仿品,赝品,二天海选下地圈个几十万百把万不成问题。从这以后再也不相信类似鉴定节目,不过作为娱乐看看华豫之门还是可以的,千万别当真。
晚清玳瑁雕刻花瓶一对。


老柳86979436


鉴宝节目假的多,水分大,蔡国声就是因某为专家多次指鹿为马,才气愤离场,还有一次齐白石的孙女拿画鉴定,全部都专家鉴定为假,至到藏家公布身份,又重新鉴定,结果这次变真的了,所以鉴宝水太深,不管什么节目,都要自己带眼睛,别太迷信所谓专家,


飘逸仙人544


我是2010年去过一次,带了3件家里传下来的东西,找毛晓沪老师给看的非常准,水平也非常高,断代品价一气呵成心中相当佩服,个人感觉你既然对自己东西有把握就没必要去鉴定,既然你去鉴定就要找可信赖的专家,别到时看完闹心,收藏本就是心态,以玩的态度来看待一切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千万别认为自己送去的都是宝,能有点年份值的玩就不错了,现实社会哪有那么多国宝让你捡,古玩城,地摊货真有那么多宝贝?专家还用捞你们那点鉴定费吗?直接天天去捡漏不比什么工作都要划算?真的国宝都在博物馆呢!千万别在想在这上面发大财了,一点也不现实,玩玩而已,调济一下生活。


人到中年10536


华豫之门玩的就是套路,希望藏友们不要去相信鉴定收费,拍卖收费,会让你玩得怀疑人生,文玩就是艺术品,只有懂艺术的人才收藏,玉石佩戴也是一种装饰,,瓷器作摆设雅致生活。喜欢就是无价之宝,对于不喜欢人也就没什么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