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靠不靠谱,看这5件小事

01

是不是把“没问题”当口头禅

有些人为了体现自己的能力,一旦他人有事相求,立马拍胸脯信誓旦旦地说:“交给我,没问题。”

可到了关键时刻,由于事先未对事情难易程度进行合理评估,事中发现工作很难推进,一边抹不开面子,一边不好意思说办不成,只能一拖再拖。

类似事情一旦多次发生,一定会给人留下“事事没问题,事事办不成”的印象,这就叫不靠谱。

靠谱,是要让他人知道你的能力边界在哪里。

02

做事有没有计划

评判一项工作是否做得好,不仅要看质量,还要看时间和成本。因此,要保证顺利且高质量地完成一项工作,没有一个严格计划是很难做到的。

但是,计划必须摆脱形式主义,不需要华丽的词藻。

简单、清楚、可操作是制定工作计划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做事就头大,分不清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何来靠谱之说?

03

会不会及时沟通,做好阶段性反馈

进度条是电脑操作系统的一个重大发明。由于一项任务在计算机内部如何运行,对用户来说是一个黑盒,而当有个进度条可以显示20%、50%,就相当于计算机告诉用户,虽然我还没做完,但我在很努力地推进,那用户心里就会踏实很多。

请想想,我们在执行他人交给我们的工作时,其实自己也是一个“黑盒”,如果有一个进度条,交给你工作的人就会踏实很多。比如,你可以按照既定时间计划汇报,也可以每隔固定时间反馈一次。

在单位,有些人被打下“不靠谱”的烙印,就是因为上级交给的工作从来都不反馈进度。直至事情末尾,才报告说工作出问题了或者失败了之类的,着实让人头疼。

04

能否尽量做到不失联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与某位朋友手机聊天时,他告诉你如果突然联系不上,就是手机没电了,并且告知预计多少时间才能充上电。到了预计时间,这位朋友就准时回复了。

这样的人不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差不到哪去,因为这是一个靠谱的人。

在与他人协同进行一项工作尤其是紧急任务时,最忌讳的就是突然失联。如果你处在一个随时待命的工作岗位上,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联系上,就是靠谱的表现。

05

会不会故意隐藏风险给别人埋雷

现在的工作协同网络越来越复杂,我们更应该做到别给协作伙伴带来风险。简单地说,就是不能掉链子。

有20多年从业经验的高级系统工程师,因为抱着侥幸心理没有更换机房的老化开关,又未给新系统加应急电。结果,因为突然出现的极端天气,造成新机房断电,服务器全部瘫痪,差点让核心数据面临丢失。后来,这个项目组动员上百人团队连夜修复,才避免了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靠谱,是对一个人的高度评价。什么是靠谱?其实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靠谱与能力大小无直接关系,它更是一种行为习惯。

希望你也能做一个靠谱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