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主動與明朝和談,條件非常合適,為何崇禎卻不同意呢?

嵇志浩


明朝之亡非亡於外患,而滅於內亂。憑心而論,崇禎皇帝是一個十分有能力的皇帝。剛一上臺就除掉了為禍明朝的“九千九百歲”魏忠賢。崇禎皇帝雷厲風行的清除魏忠賢之後,不僅鞏固了自己的政權地位,同時也使得閹黨之禍逐漸澄清,大明朝彷彿又煥發了新的生機。但崇禎在除掉太監一黨的時候,也不可避免的導致文官集團勢力更加龐大。崇禎皇帝滿懷雄心壯志想要革除明朝弊政,中興明朝江山。但崇禎皇帝的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付出了全部的精力,但換來的卻是文官集團的處處掣肘。最終崇禎年間年的心血毀於一旦,明朝滅亡,崇禎皇帝殉國而亡。

至於為什麼崇禎不接受和滿清的和談呢?那是因為崇禎皇帝所要面臨的問題太多了,滿清方面的,起義軍方面的,再加上文官集團方面的。所以說和談不是想談就能談的。事實上當時滿清皇太極和明朝提出和談的建議的時候,對於明朝來說是極為有利的。當時滿清已經攻佔了遼西之地,關內的農民起義軍也迅速膨脹,李自成包圍開封,張獻忠攻克襄陽,明朝統治可以說是到了瀕臨崩潰的危險時刻。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崇禎還依舊拒絕和談呢?

原因一就是文官集團的掣肘。當時皇太極提出的和談條件大概可以分為四條。一、兩國平等交往,崇禎帝要承認清朝的存在。二、每歲貴國饋黃金萬兩、白金百萬兩,我國饋人參千斤、貂皮千張。三、約定邊界,以寧遠雙樹堡中間土嶺互為國界,以塔山為我國界,開放互市貿易。四、彼此護送逃人。坦率的講這個和談條件對明朝來說不算苛刻,而且還能稱得上有利。畢竟當時明朝已經到了最危險的邊緣。如果能少了滿清這一大敵,或許明朝還可能平定農民起義再次振興。但由於和談消息的洩漏,明朝的那些窮酸腐儒立刻批判朝廷賣國,那些無用書生根本不考慮國家的實際情況。只是單純的打嘴炮給國家添堵。甚至他們還因此抨擊崇禎皇帝。所以崇禎無奈只能放棄和談。

但也或許崇禎皇帝接受不了和滿清平等存在這個事實。畢竟在所有的中原皇朝當中,他們都看不起異族政權。而且明朝本身就是打敗的蒙古人佔領了中原。所以明朝統治者很可能不願意把自己放在和滿清同等地位上。畢竟古代大多數時期,漢人認為自己乃是正統,其他異族都是蠻夷之輩。另一種原因就是,崇禎或許看出清朝的所謂和談,不過是一種說辭而已。畢竟當時戰爭的主動權已經在滿清之手了。萬一崇禎扛著文官集團的反對和滿清和談成功了。到時候滿清翻臉不認人,再次發動戰爭,那他崇禎皇帝不就成了一個笑話了嘛。所以從這方面來看崇禎拒絕和談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歷史上滿清和明朝約過兩次和談。但滿清一直也沒有停止對明朝的進攻。可以說滿清的和談誠意並不足,那麼崇禎的擔心也就有理可循了。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皇太極曾經與明朝崇禎皇帝和談,為什麼條件明明是崇禎可以接受的,但最後卻失敗了呢?我們先看一下和談的主要內容:

1:明朝每年送給清朝黃金萬兩、白銀百萬兩。

2:清朝送給明朝貂皮千張、人參千斤

3:兩國以寧遠與塔山之間劃定國界;在連山開闢互市。

這樣的條件對於明朝是很誘人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會造成和談。

1642年,在剛剛失利的松錦之戰,明軍損失慘重,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祖大壽舉城投降,致使明朝當時的關寧錦防線只剩寧遠一座孤城,徹底的摧毀了明朝的防線,但是就在這時清朝卻要跟崇禎談判,其實很明顯,清軍雖然勝利,但是也有很大的損失,需要休整,而最好的休整就是與明朝互不侵犯。

並且皇太極曾經也說過:作為少數民族想要統治中原是很困難的;他也害怕自己的民族會向元朝或者歷史上的少數民族進入中原那樣,政權統治時間短,最終被趕回原來的生存之地,所以保持自己的統治是目前最要緊的。

而這時,明朝也因為當時在遼東戰事每年需要消耗近千萬兩白銀,而和談僅需百萬兩,對於當時國庫虧空的明朝來說是好事,而且開市貿易,內陸之物是生活在東北女真所沒有的,很有可能會賺回來的;之後與清朝修好,專心治理國內的農民起義,可能會使得明朝不至於兩面受敵,所以對於崇禎來說簡直是天上掉餡餅。

皇太極的想法正好迎合了正在苦惱的崇禎皇帝,面對誘人的條件崇禎皇帝為什麼不接受和談,其原因不得不讓人無奈,我們來一一道來?

第一點:祖宗的束縛

在明朝來講,就沒有與外族談判之說,明朝與元朝相爭,最終沒有接受元朝任何和談之事,把元朝趕出中原,朱元璋教育子孫,不能像趙宋那樣懦弱,所以當時的燕王朱棣還為此長期清理蒙古外族工作;到了“土木堡之變”時,哪怕瓦刺押著明英宗勸降,明朝也是隻接受打架不接受和談,所以崇禎帝要是和清朝和談,先要過了心理這一關,要對得起祖宗啊!

第二點:崇禎帝性格導致沒有談判大臣

崇禎帝反覆無常和生性多疑的性格,多次讓大臣們無法接受,甚至處理犯罪之臣,動不動就滿門抄斬、誅殺九族之類的,所以使得很多大臣不敢為其死心塌地賣命;內閣大臣楊嗣昌去清朝時竟然不敢去,大街上找來一個算命先生去拜見皇太極,結果笑話不斷。

而這次負責談判的兵部尚書陳新甲也是害怕不敢去,因為怕被大臣們說自己叛國還有怕自己辦事不利被崇禎處理了,於是就派了兵部七品主事去,後來怕官職不夠,臨時升了個五品兵部郎中,讓他穿著二品的朝服去了,最終也是笑話不斷,但是清朝真心實意和談,最終也不在乎這個不懂禮節的“二品官員”,開出自己的條件讓他覆命,最終也是因為沒有專業人士去談判,並沒有取得很好的進展。

第三點:事情暴露,被迫中止

即使問題不斷,但是清朝的真心實意和談,也推動著事情的緩慢發展,但是最蠢的事情發生了,因為礙於大臣們的反對,這次談判是秘密進行的,總負責的兵部尚書陳新甲卻在看完“二品官員”帶回來的清朝密信後,居然順手放在桌子上,第二天起早上朝當成一般的奏摺遞上去,被抄在塘報(就相當於現在的報紙)中,直接公眾。

消息一出,滿朝譁然,很多大臣紛紛彈劾陳新甲,說其“投敵賣國”,最後即使之情的崇禎皇帝也無奈了,只能殺了陳新甲,來昭告天下啊!

可以說,談判的使團還沒有回到北京,談判的結果就已經胎死腹中了,可以說崇禎帝最後的“續命藥”被無能之人給扼殺了,明朝失去了緩解兩線作戰的機會,也是的兩年之後李自成帥軍攻進北京之時,明朝的精銳部隊還在守衛山海關前線,最終導致明朝正式走向滅亡,清軍的被迫出關,統治中原。


歷史文武君


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後金初期和皇太極時期的形勢圖:


第一張: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這時候的後金才佔領了遼寧和吉林南部地區,面積還很小,人口也不多。


第二張: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繼位,這時候的後金已經佔領了東北廣大地區,面積和明朝差不多了,實力大增。兩年後的1628年,崇禎皇帝登基。



第三張:1636年,皇太極改後金為大清,這時候的清朝已經佔領了東北和蒙古高原的廣大地區,面積比明朝大多了,人口也超過了百萬。明朝已經被李自成和張獻忠起義軍折騰的夠嗆。


第四張:1643年,明朝滅亡的前一年,清朝的疆域與之前沒有太大變化,但是,明朝已經被農民起義軍耗盡了長江以北最後一支機動部隊-孫傳庭的秦軍。這一年,皇太極去世。


看完這幾張圖,大家覺得皇太極會真心和明朝議和嗎?

自從北宋以來,北方遊牧民族何嘗不想滅亡中原政權,一統江山?契丹人努力了,但是沒有做到,女真完顏部努力了,但是勢力只到了淮河以北,沒能實現消滅南宋的目標。蒙古人終於做到了,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明朝建立後,遊牧民族一直鬱郁不得志,適逢明末亂世,內憂不止,民窮財盡,女真人又看到了機會,一統天下的機會再次來臨。早在1629年,皇太極第一次帶領清軍殺到了北京城下,當時手下建議攻破北京城。皇太極說:不是我們攻不破,只是時機不成熟,會有機會的。

對於明朝的土地,清朝人早已垂涎三尺,只是因為人口實在太少,兵員不足,即使攻下來,也無法一個一個長期佔領,必須等時機。

皇太極會真心和明朝議和嗎?做夢吧,沉船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邊是蒸蒸日上,一邊是腐敗至極。就算議和,皇太極最多就是緩兵之計,等待時機。崇禎皇帝雖然情商一般,但絕不是傻子,這就是他始終沒有下定決心議和的原因。崇禎皇帝之所以想議和,也是緩兵之計,但是他深知滿清不靠譜,如果議和,白白給了滿清錢糧,養肥了他們,到頭來還是要進攻明朝,所以崇禎帝沒有下決心議和。因為和滿清議和就算成功,也是暫時的,終究是不會有好結果的。這一點,崇禎帝還是知道的!


坐看東南了


崇禎帝的一生十分悲涼。當年皇太極曾主動向明朝和談,但崇禎帝堅決不同意。對此人們不禁發出疑問:崇禎帝這麼懂得隱忍的人,怎會不知臥薪嚐膽的道理?更何況皇太極提出的議和條件從長遠來看一點兒也不吃虧。

先來看看皇太極提了哪些條件?《清太宗實錄》記載道:

1、兩國有吉凶大事,須當互相遣使慶弔;

2、每歲明朝饋清國金萬兩,銀百萬兩,清國饋明人參千斤、貂皮千張;

3、清朝一方的滿洲人、蒙古人、漢人,朝鮮人進入明境者須捕送於清;明之叛人進入清境者亦須捕送於明;

4、各君其國,以寧遠雙樹鋪中間土嶺為明國界,以塔山為清國界,以連山為適中之地,進行互市貿易。

從以上四個條件來看,皇太極的要求並不高,只需要明朝承認其地位並與其劃地而治。尤其是在明朝大將洪承疇於松錦之戰被俘,明軍精銳損失殆盡的情況下,明軍不僅無力招架兇悍的滿清騎兵,就連李自成、張獻忠等人領導的農民起義也難以平定。據載明朝末年的軍事開銷龐大,與皇太極和談能省下不少錢。崇禎帝完全可以暫時低頭,先處理好內部問題,然後養精蓄銳重新奪回領土。不過這是我們現代人的看法,對待歷史問題得從歷史的角度去思考,設身處地考慮崇禎當時的境況。

一、銘記歷史

明朝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強硬的朝代,幾百年來從未向外族低過頭。不論是滅國之災,還是土木堡之變,明朝歷代君主都抬頭挺胸、直迎外敵。暫且不論對錯,這種強硬不屈的態度頗有英雄氣概。而這一態度主要源自朱元璋就“兩宋一味求和退讓,最終滅國”得出的經驗。他將此經驗傳授給後代,並要求他們銘記於心且世代相傳。有宋朝的前車之鑑,想必崇禎帝很難相信滿清的和談。

二、崇禎缺陷

另外崇禎此人十分好面子,且沒有承擔責任的魄力。崇禎的自負是眾所周知的,他從來不相信任何人,整日無端猜忌。當年大將軍袁崇煥鞠躬盡瘁、一心報國,只因皇太極毫無根據的挑撥,被崇禎處死。袁崇煥枉死後明朝與滿清的戰役節節敗退,這時崇禎才意識自己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可他沒有從自身找原因,而是責怪身邊的大臣。後來李自成兵臨城下,他懸樑自盡,臨死前還寫下“大臣誤國”的遺言。如此看來面對皇太極的示好,他無論如何也不會輕易相信,然而實際上他曾經妥協過。

三、滿堂大臣不贊同

其實早在崇禎十年(1637)三月,時任兵部尚書的楊嗣昌對崇禎帝提出:“大明若亡,必亡於流寇”,只有“安內方可攘外”,應當採取”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戰術。崇禎帝聽後覺得十分在理,願意一試,但並不十分重視,只讓楊嗣昌的手下前去談判,但以失敗告終。後來皇太極以松錦之戰的勝利為籌碼與明朝和談,崇禎經過再三衡量同意談判。不過他並沒有公開,而是秘密進行。或許他始終覺得這是賠款割地的恥辱之舉,要是被朝堂百姓知道,他將顏面無存。所以他只派遣了陳新甲、馬紹愉等人前去議和。原本這一切進行地十分順利,只可惜和議內涵被陳新甲的書童當作手抄報抄了下來並傳了出去。這麼一來,原本的秘密議和成了人盡皆知的事,整個社會都沸騰了。滿朝文武皆反對,民間百姓更是罵聲不斷。面對輿論與朝堂的壓力,崇禎只好拒絕和議。

如此看來,議和的失敗不是崇禎一人的責任,而是王朝運行到一定時期的命數。


鄧海春


一說到明朝,都會用“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以及“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來形同其錚錚傲骨。崇禎末年,大明的江山已經是千瘡百孔,內部是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起義軍風起雲湧,不斷動搖著大明王朝的根基,而外部怎麼滿清政權虎視眈眈,已經將明朝在東北的勢力壓縮到了山海關一線。

而就在此時,皇太極主動向崇禎表達了求和之意,但就是這樣一份雪中送炭的提議,卻被崇禎斷然拒絕。而崇禎也失去了最後的喘息機會,最終城破自縊,明朝滅亡。


議和,是皇太極主動尋求的。

1642年,皇太極主動向崇禎拋出了橄欖枝,尋求議和。此時的明朝上至崇禎,下至文武百官都不敢相信滿清求和的誠意,畢竟,剛剛經歷了松錦大戰的明朝,損兵折將,精心傾盡國力打造的九邊精銳損失殆盡,洪承疇、祖大壽等一眾將領投降,使得明朝徹底失去了反擊的能力,僅能困守山海關和寧遠等幾座孤城。

但是事實上,皇太極的這次求和,不僅是真的,而且態度上也是非常的真誠。

其一,包括皇太極在內的滿洲貴族們,都是主張與明朝議和的,他們對明朝的土地不感興趣,對目前的狀態已經非常滿足。而真正主張繼續南下的官員,反而都是祖大壽、范文程、孔有德等,這些投降清朝的明朝將領們。

其二,皇太極非常清楚的看到滿洲人口相較於漢族人口少只又少,貿然佔領漢族地界對於滿洲部族發展是非常不利的,並且也沒有做好佔領漢族地界的準備,容易被淹沒在漢族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其三,剛剛結束的松錦大戰,滿清這面也付出了非常巨大的損失,也需要時間來休養生息,恢復國力。

就這樣,在1642年,明朝派出了一支中高規格的代表團訪問清朝。作為清朝的皇帝,皇太極的熱情表現讓明朝使臣受寵若驚,明朝使臣即將抵達瀋陽的時候,皇太極特意率領文武官員出城20裡迎接,而且對明朝使臣的態度非常熱情。


皇太極開出的條件,不僅是非常的合適,對於當時的明朝,可以說是非常優厚,無法拒絕。

在與明朝使臣的會面中,皇太極開出了自己的條件:

第一,明朝和清朝以寧遠、塔山一線為邊境,保證互不相侵。

第二,明朝人口逃進清朝境內,清朝會遣返回明朝。

第三,明朝每年向清朝提供100萬兩白銀和1萬兩黃金,換取清朝的1000斤人參、1000張貂皮。

第四,明朝崇禎皇帝本人或者明朝內閣高官,前來遼東與皇太極會盟,雙方宣誓為兄弟之國。

熟悉中國歷史的朋友們都看到這個條件都會覺得似曾相識,沒錯,這就是明清版本的“澶淵之盟”,同樣是和平共處,同樣是互通互市,同樣是交付歲幣,也同樣是兄弟相稱。

這個議和條件,對於當時的明朝,真的是太合適。

一方面,明清停止了東北地區的戰事,也是對於明朝京畿重地軍事威脅的解除,明朝可以放心的把東北地區和京畿地區的兵力投入到剿滅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上,孰勝孰負尚未可知。

另一方面,明朝每年最大的財政支出就是東北的軍費支出,為了同滿清作戰,明朝五次加收“遼餉”,而與滿清的議和將會讓明朝卸下沉重的財政包袱,緩解內部矛盾。而明朝每年為此支出的100萬兩白銀以及1萬兩黃金,在龐大的軍費開支面前,完全可以不值一提,畢竟在1620年,軍費已經漲到了2300萬兩,崇禎年間數額更為巨大,其中絕大部分都用在遼東與滿清的戰場上。

一個小小的細節失誤,最終讓崇禎拒絕了皇太極開出的條件。

至於前三條內容,只要是個明白人,都會選擇答應,只是最後一條,兩國以兄弟相稱,平起平坐,因為事關國體,使臣必須要爭得崇禎的同意。明朝代表團回到北京後,隨即把皇太極的意見寫成了書面材料,彙報給了兵部尚書陳新甲。而陳新甲也非常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整理好了文書,準備第二天秘密上報給崇禎皇帝。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由於陳新甲的僕人不瞭解情況,把原本要密奏崇禎的文書當成了公開的奏摺提交了上去,結果第二天,滿朝大臣都知道了這件事。此時,崇禎的朝堂是盡是“文人誤國”的東林黨人,在“義憤填膺”之餘,依舊擺出了天朝上國的架子,不僅紛紛要求彈劾陳新甲,同時也要崇禎斷然拒絕皇太極的這份“喪權辱國”的和談條件。

這個時候,崇禎皇帝在性格上的多疑、好面子、愛推卸責任的弱點暴露無疑,不僅殺掉了陳新甲,同時也拒絕掉了皇太極議和條件,把整個國家推向了兩面受敵的深淵,也最終導致了明朝的覆亡。而在此之前,在遷都和放太子去南京兩件事情上,崇禎也是因為自己性格上的弱點,喪失了最好的機會,也讓大明朝最終失去了最後的機會。

皇太極駕崩,順治登基,最終滿清入關,江山易主。

皇太極駕崩後,順治皇帝繼位,多爾袞為攝政王。不同於皇太極的議和政策,在降清的明朝就臣的影響下,多爾袞等滿清高層對於入主中原達成了一致意見。1644年,李自成攻進北京,崇禎自縊,明朝滅亡。之後吳三桂在山海關前降清,滿清鐵騎隨即殺出山海關,拉開了滿清入關,江山易主的序幕。


雍親王府


崇禎臨終之前,說自己本不是亡國之君,而底下的大臣皆為亡國之臣。其實從1642年那次皇太極和明朝的那次和談到最終破裂,就可以看出崇禎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崇禎最大的問題是在事關國運的決策上“沒擔當”!

崇禎不可謂沒有權謀手段,嘉靖一脈的所有後嗣都是權謀高手,崇禎其實也不例外。他剪除魏忠賢的手段,堪稱教科書,每一步危險與機遇,其實都算得明明白白,直到將魏忠賢解決。

崇禎也不可謂不勤政,崇禎的勤政堪比朱元璋,他曾經學習朱元璋,在8天之內看了1660件公文,平均每天就是200多件。即便當年朱元璋也未曾達到這個水準。崇禎一年四季除了按例休息那麼幾天,每天三更起批改奏摺,除了批改奏摺,還特別喜歡和官員面談,也就是召對,經常當面批評員工,你們效率太低,跟不上我的思路,你們看我都忙成這樣了,你們就不懂得我這個做老大的迫切心情麼?

關鍵崇禎還非常節儉,甚至符合後來清朝對皇帝的一貫要求。崇禎吧內帑的銀子拿出來做軍費,自己平時吃飯三素一葷,穿帶有補丁的衣服,把後宮的宮女都給辭退了很多。但是上朝的時候,需要符合皇帝禮儀的面子還是要的,為了藏起一個補丁,不讓大臣看到,有損皇家威嚴,能坐在那半天不動,讓大臣們走完他再走;宮女不夠甚至跟自己老丈人家借婢女來充門面。

也正是因為崇禎做到了這些文官們對皇帝的要求,所以最終崇禎才會有那些怨念,自己非亡國之君,責任都是底下這幫大臣的。

然而1642年松錦大戰剛結束,對於明朝而言,遼東實在是讓人太糟心了,明朝就剩一個寧遠和山海關一線幾個孤城了,事實上失去了對整個遼東的控制權了,寧遠和山海關也無非就是牽制一下皇太極入關叩京而已。

但是就在這時皇太極非常誠懇地投來了橄欖枝,因為皇太極說白了只打算做一個地方政權的國君,他知道自己和大明國力的差距,所以他的想法也很簡單,自己經過鬆錦大戰,也已經國力見底了,需要休養生息,所以乾脆學習宋遼之間的澶淵之盟,大明開通互市,交點歲幣,一年也就100萬兩銀子,加1萬兩黃金。當然大明的銀子不白給,可以從遼東換回1000斤人參、1000張貂皮的回禮。彼此以寧遠、塔山一線為邊境,互不侵擾。

這個方案可以話說皇太極是非常誠懇的,裡子面子其實都是照顧到了的,也是符合雙方利益的。這點歲幣對於明朝而言,比起每年遼東根本無法見底的軍費,那必須是划算的。

其實談到這個份上,大明派出去的談判人員非常心動的。按道理來講,崇禎如果直接拍板了這個方案,哪怕是給大明爭取十幾年的北境安定,騰出手來解決內部問題,大明也不至於亡國。

但是兵部尚書陳新甲家的一個僕人就把這種默契給打破了。和皇太極談出的結果,整理彙編好按程序遞到了兵部尚書陳新甲的手裡。理論上陳新甲就應該直接面呈崇禎,也就不會出現那麼多節外生枝的事情了。

但是陳新甲看天色已晚,就決定第二天再面呈崇禎。結果等到第二天打算面呈的時候,才發現他家的僕人過於熱心,把這份密件和其他普通公文一起送到了內閣。結果一下子整個朝野輿論譁然,大明朝怎麼能向韃虜屈服呢?於是東林黨控制的輿論,提出了兩個要求:彈劾陳新甲;請求崇禎拒絕這次“喪權辱國”的和談。

面對大明的生死抉擇和東林黨人的輿論壓力,崇禎最終屈服了東林黨的壓力,不但殺了陳新甲,還拒絕了這次和談,既然拒絕了和談,遼東的軍費還得繼續增加,遼餉、剿餉加練餉不斷地吞噬著大明,大明也沒有機會騰出手來拯救自己。

實際上後來崇禎的決策始終被輿論所左右,而無法站到真理的一方,這恰恰就是崇禎的悲劇所在。





炒米視角


我來回答。

明朝的祖訓是: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歷代君王都不敢有違祖訓。保持了民族氣節,可付出代價太過慘重。

1、滿清攻打松山與錦州時,國內農民軍李自成與張獻忠剿滅處於關鍵階段,明朝想騰出兵力集中對付農民軍,所以楊嗣昌的建議與皇太極議和,崇禎剛開始是不同意的,後面皇太極已攻陷松山與錦州,兵部尚書陳新甲又委婉建議款建虜,崇禎皇帝為緩解戰局,說可款則款,沒有明確表示。

2、兵部尚書陳新甲秘密派二品大員馬紹愉與皇太極談判,議和很順利,因為松錦之戰打了兩年多,官兵需要休整,糧草也需要補充,雙方都有利。可陳新甲這麼重要的國家機密沒保管好,議和事件被秘書發到當時的官方報紙上,全國人民皆知,崇禎要臉面讓陳新甲頂罪,結果陳新甲居然發文說是皇帝讓他去議和的,這對於死要臉面的崇禎來說忍無可忍,崇禎皇帝不願意為議和所帶來的權威損失承擔責任,處死陳新甲後議和的事情結束了。

小編認為,如果在楊嗣昌提出議和時,崇禎皇帝放下身段同意議和,那時松錦之戰的孫洪疇與皇太極處於僵持階段,先騰出手徹底剿滅李自成與張獻忠,再集中對付皇太極,大明這條船還可以往前多走一程。可歷史沒有如果。





風語者2號


皇太極從來沒有主動和明朝和談 明朝兩次和後金和談都是明朝主動

明朝和後金的議和只有兩次:

1、1626年努爾哈赤之死、皇太極即位時明熹宗授權袁崇煥以弔喪為名暗示議和;

2、1641年松錦之戰明軍戰敗後崇禎帝同意陳新甲、謝升提出的議和。

當然皇太極經常口口聲聲要和明朝議和,目的很簡單——塑造明朝和後金戰爭責任人不是後金而是明朝,不是後金不肯議和,是明朝欺人過甚、不肯議和。如此一來,後金就有了道德高地,奢血好戰的是明朝。

天聰三年1629年11月,在己巳之變時皇太極在通州公告明朝人民:

“我國夙以忠順守邊,葉赫與我同一國耳,明主庇葉赫而陵我,大恨有七。我知終不相容,故告天興師。天直我國,賜我河東地。我太祖皇帝猶原和好,與民休息。爾國不從,天又賜我河西地。及朕即位,復徇爾國之請,遂欲去帝稱汗,趣制國印,而爾國不從。今我興師而來,順者撫,逆者誅。是爾君好逞干戈,猶爾之君殺爾也。天運循環,無往不復,有天子而為匹夫,亦有匹夫而為天子者。天既佑我,乃使我去帝號。天其鑑之!”

意思很簡單:錯不在後金,都是明朝不肯議和的錯。

1626年明朝後金議和

1626年8月努爾哈赤去世,9月袁崇煥嚮明熹宗建議趁努爾哈赤剛死、四大貝勒執政的機會,派人以弔喪名義主動提出議和。議和的目的有兩個:

1、讓後金內訌:

““乘其(後金)位置未定,並大耦尊之時,圖為之間,八犬同牢,投之骨必噬”

丟一根骨頭(議和),讓後金八旗狗咬狗內訌。

2、萬一實現議和也對明朝有利:

“萬一此道有濟,賢於十萬甲兵”

10月,皇太極派遣方吉納、溫塔石帶著皇太極有意議和的答書,給袁崇煥;11月,袁崇煥以皇太極的答書將“大明國、大滿洲國”並寫,不能代為上奏,要求皇太極修改。

1627年1月,皇太極再次派遣方吉納、溫塔石帶著修改好的答書交給袁崇煥。皇太極議和的條件是:

明朝送給後金黃金10萬兩,白銀100萬兩,緞匹100匹,布(毛青布)1000匹,作為和好之禮;之後每年,後金給明朝東珠10顆,貂皮1000張,人參1000斤,明朝給後金黃金l萬兩,白銀10萬兩,緞匹10匹,布匹30萬匹。

袁崇煥說服明熹宗,提出了明朝的議和條件:

後金必須去年號(天聰年號),尊奉明朝正朔,歸還所侵佔的明朝土地和叛投的明朝人;要求後金減少金銀布帛數量。

1627年3月,後金對明朝條件的答覆:

每年雙方交易額不變,初次明朝給的數量可以減少為:金五萬兩、銀五十萬兩、緞五十萬匹、布五百萬匹;後金從明朝所取得的土地和人民不能歸還,同時要求明確後金和明朝邊界。

1627年8月明熹宗去世,本次議和也就隨著明熹宗的死而終結。1629年1月皇太極以弔喪明熹宗派遣白喇嘛到寧遠,要求恢復議和,皇太極願意放棄稱帝和年號,願意奉明朝為正朔,讓後金成為明朝附屬國。

但即位的崇禎帝和內閣都以和後金議和就是重滔宋金議和的歷史悲劇,拒絕回應皇太極的議和。7月皇太極最後通牒袁崇煥不議和則興兵,11月皇太極率兵入關劫掠,即己巳之變。


明熹宗朝服像

1641年陳新甲議和

1641年松錦之戰後,陳新甲私下告知傅宗龍、謝升議和的想法,內閣成員謝升告知了崇禎帝議和的提議。崇禎帝召見陳新甲,陳新甲確認了自己提出議和的想法。剛入內閣不久的周廷儒和其他閣員,內心也想議和,但在崇禎帝沒有明確表態下,對議和是摸稜兩可。

在崇禎帝和內閣大臣都不肯對議和明確表態下,崇禎帝暗中讓陳新甲秘密議和:

“可款則款,卿許便宜行事。”

陳新甲推舉馬紹愉為議和使者。但明朝作為議和的信物是崇禎帝給兵部的詔令,而非以皇太極為對象,於是皇太極認為這是邊境官員的偽造,並非代表崇禎帝的真實意思。馬紹愉只能回去還信書。

由於擔心後金不肯接待,明朝使者還自帶四十車米以備到了後金可以自己煮飯吃,結果皇太極也相當願意議和。

皇太極議和條件,和天啟年末和袁崇煥一定的條件基本相同:

雙方通好;相互饋贈;以寧遠、塔山為界;開設互市;相互遣返逃人;明朝和後金地位平等。

當馬紹愉回去時,皇太極還特給賞給馬紹愉等200兩白銀,並送2車人參、貂皮作為禮物送給崇禎帝。

馬紹愉回到寧遠,就給陳新甲發送密件。陳新甲家童誤將密件作為公報公開,引發言官反對議和。

和後金議和公開後,崇禎帝問周廷儒等內閣大臣如何處理,意圖造成是內閣提議議和、自己被迫接受的印象。但周廷儒不管崇禎帝如何發文,始終一言不發,不肯主動擔責。

不肯主動承擔責任、承認議和是自己意思的崇禎帝只能把議和的責任推給陳新甲。

但陳新甲並非以議和被殺,也不是以失地罪名被殺,而是以無力平定農民軍的罪名被殺。

1641年陳新甲議和之所以不成功,完全是崇禎帝沒有擔責能力的原因。這也是明朝滅亡的一大根本原因——崇禎帝用人以疑,不肯信任人。袁崇煥、陳新甲都是明證。

率軍救援北京的袁崇煥被以謀反罪名處死,一心以議和挽救大局的陳新甲因議和被殺,周廷儒等內閣大臣在遷都、遷太子到南京、和後金議和等大事上不肯擔責,也是人之常情。

崇禎帝不是一個可以託付忠心的國君。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其實崇禎帝沒有不同意,他曾對負責談判的陳新甲說過四個字“可款則款”,也就是說他本人是同意和談的,但為什麼最後卻失敗了呢?

只能說一切都是天意,當時崇禎朝內憂外患,內有李自成、張獻忠之流的攻城略地,外有皇太極的步步緊逼,再加上天也不助崇禎帝,天災不斷,內外交困之下,崇禎帝有了與皇太極和談的想法。


皇太極當時也覺得明朝體量龐大,想要攻佔不是易事,對於崇禎帝的和談,皇太極很樂意,雙方一拍即合,開始了秘密和談。

至於為何秘密,這是因為明朝有不和親,不割地,不納貢,不賠款的傳統,若是擺到明面上崇禎帝會威嚴掃地,甚至能不能當皇帝都危險,所以一切都在秘密中進行。



當一切談好之後,一個變故發生,原本是秘密的事因為陳新甲的僕人不知情,誤把秘密的事當成公開文書上報朝廷,這下群臣都知道了。結果可想而知在,崇禎帝自是不能承認,總得有人背鍋不是?於是兵部尚書陳新甲成了替罪羊。



之後關於和談的事,崇禎帝再也不提,並表現出了堅決抵抗的態度,結果由於他的催促,洪承疇不得不倉促出兵進攻,然後···然後松錦戰線崩潰。國內再加上李自成等人的攻打,明朝守不住了,崇禎帝成了亡國之君。天意啊!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我就認為明朝亡在崇禎手中,是崇禎太糟糕了。崇禎如果真英明也好,真是昏庸也罷 ,明朝都不會那麼快就亡。如果他太弱懦躲起來不問朝政,讓魏忠賢胡搞去,明朝也不會速亡。如果他太殘忍,殺盡北方富豪,掠光北方財物,燒光能燒的一切,帶走能打的軍隊,大明退守南京,要錢有錢,要軍隊有軍隊,還有長江之險,北方一片不毛之地,有李自成的百萬餓民流寇,有滿清的十來萬虎狼之師,讓他們鬥去吧,自己在南京隔岸觀火,北方連年鬧災,南北分治後,北方沒了南方的物資支持,必將是餓殍遍地,一個大明都搞不定的地方,他們能搞好嗎,就算他們搞的有些起色,我可又殺回來了,我也是燒殺搶掠,鬧一翻,我又退守江南,多年後,南方越富,北方越窮,到時候拿錢收買北方的叛臣,降將,封官許願,北方收復有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