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普惠金融六类机构监管加强


朝闻:普惠金融六类机构监管加强

普惠金融领域六类机构监管加强 监管规则陆续出台


当前,辽宁、天津等多地正在加强对商业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的监管。记者了解到,截至2018年末,六类机构的监管体制基本确立,由银保监会统一制定规则,地方金融监管局来实施监管。银保监会日前发布《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新增了部分审慎监管指标,强调清理规范空壳失联企业。2019年下半年以来,银保监会陆续出台《关于加强商业保理企业监督管理的通知》《关于印发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等,对融资担保、商业保理公司提出监管要求。业内人士表示,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六类机构承担着扩大普惠金融服务、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化解金融风险的使命。【中国证券报】


安信信托发布提示公告: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月22日,安信信托在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经审计的2018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值,预计2019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仍将为负值,根据有关规定,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2019年度公司业绩预计亏损30亿元到3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2019年度公司业绩预计亏损31亿元到36亿元。【新京报】


监管严防银行“踩红线”春节揽储大战硝烟渐散


春节前夕,多家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节前推出的智能存款产品、大额存单屏蔽了“靠档计息”方式,各家银行的宣传语和条款已经修改了计息规则,客户提前支付需要按照活期利率计算。在近期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在回应关于银行春节前“揽储战”问题时表示,如果发现有银行为了拉储蓄存款“踩红线”,银保监会将严厉处罚,以维护存款市场正常秩序。近两年,中小银行揽储大战的激烈程度大幅降低。肖远企总结,这几年银行揽储的“战火硝烟”已不再严重,中小银行需要提高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上海证券报】


春节理财市场的狂欢与理性 线上智能存款花样百出


记者发现,近日,多家中小银行正在通过线上渠道力推存款产品抢占市场。而在线下,在此前季末、节前特殊时点曾作为银行“揽储”利器的理财产品却显得异常冷清,高收益产品难觅踪影。“当季优选”“热选抢购”“限时提息”“活动特供”,记者发现,多家中小银行正在通过线上渠道力推智能存款产品抢占市场。对比线上中小银行“揽储”的狂欢热潮,在此前季末、节前特殊时点曾作为银行“揽储”利器的理财产品,在市场流动性宽松、收益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却显得异常冷清。【北京商报】


央行及银保监会一日发出70份处罚 涉及4类问题


1月22日,央行及银保监会共对41家金融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开出70张罚单,合计罚款1483.25万元,其中包括渤海银行、建设银行(7.050, 0.01, 0.14%)等36家银行(8家农商行)、2家保险机构、2家支付公司和1家互联网金融公司。海航集团旗下第三方支付公司易生支付继1月21日被罚没255.45万元后,其河南分公司因违反外包业务管理规定等再被罚63万元。【万得通讯社】


消费金融报告:新消费主义崛起 下沉市场成必争之地


近日,北大光华-度小满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发布的《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贷款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消费支出增速放缓不等于消费降级,消费升级仍在持续中。90后、00后成长为消费新势力,消费金融“头部效应”凸显,下沉市场成为“必争之地”。【国际金融报】


整理:林小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