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聞:普惠金融六類機構監管加強


朝聞:普惠金融六類機構監管加強

普惠金融領域六類機構監管加強 監管規則陸續出臺


當前,遼寧、天津等多地正在加強對商業保理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等機構的監管。記者瞭解到,截至2018年末,六類機構的監管體制基本確立,由銀保監會統一制定規則,地方金融監管局來實施監管。銀保監會日前發佈《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新增了部分審慎監管指標,強調清理規範空殼失聯企業。2019年下半年以來,銀保監會陸續出臺《關於加強商業保理企業監督管理的通知》《關於印發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補充規定的通知》等,對融資擔保、商業保理公司提出監管要求。業內人士表示,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等六類機構承擔著擴大普惠金融服務、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以及化解金融風險的使命。【中國證券報】


安信信託發佈提示公告: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1月22日,安信信託在上交所發佈公告稱,公司經審計的2018年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負值,預計2019年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仍將為負值,根據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2019年度公司業績預計虧損30億元到35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後,2019年度公司業績預計虧損31億元到36億元。【新京報】


監管嚴防銀行“踩紅線”春節攬儲大戰硝煙漸散


春節前夕,多家商業銀行存款產品,節前推出的智能存款產品、大額存單屏蔽了“靠檔計息”方式,各家銀行的宣傳語和條款已經修改了計息規則,客戶提前支付需要按照活期利率計算。在近期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在回應關於銀行春節前“攬儲戰”問題時表示,如果發現有銀行為了拉儲蓄存款“踩紅線”,銀保監會將嚴厲處罰,以維護存款市場正常秩序。近兩年,中小銀行攬儲大戰的激烈程度大幅降低。肖遠企總結,這幾年銀行攬儲的“戰火硝煙”已不再嚴重,中小銀行需要提高資產負債管理能力。【上海證券報】


春節理財市場的狂歡與理性 線上智能存款花樣百出


記者發現,近日,多家中小銀行正在通過線上渠道力推存款產品搶佔市場。而在線下,在此前季末、節前特殊時點曾作為銀行“攬儲”利器的理財產品卻顯得異常冷清,高收益產品難覓蹤影。“當季優選”“熱選搶購”“限時提息”“活動特供”,記者發現,多家中小銀行正在通過線上渠道力推智能存款產品搶佔市場。對比線上中小銀行“攬儲”的狂歡熱潮,在此前季末、節前特殊時點曾作為銀行“攬儲”利器的理財產品,在市場流動性寬鬆、收益率持續走低的情況下,卻顯得異常冷清。【北京商報】


央行及銀保監會一日發出70份處罰 涉及4類問題


1月22日,央行及銀保監會共對41家金融機構及相關責任人開出70張罰單,合計罰款1483.25萬元,其中包括渤海銀行、建設銀行(7.050, 0.01, 0.14%)等36家銀行(8家農商行)、2家保險機構、2家支付公司和1家互聯網金融公司。海航集團旗下第三方支付公司易生支付繼1月21日被罰沒255.45萬元後,其河南分公司因違反外包業務管理規定等再被罰63萬元。【萬得通訊社】


消費金融報告:新消費主義崛起 下沉市場成必爭之地


近日,北大光華-度小滿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發佈的《2019年中國消費金融年度報告》。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貸款規模保持高速增長,消費支出增速放緩不等於消費降級,消費升級仍在持續中。90後、00後成長為消費新勢力,消費金融“頭部效應”凸顯,下沉市場成為“必爭之地”。【國際金融報】


整理:林小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