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史记》备受推崇?你怎么看?

小侠记


大家好,我是蜀汉成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介绍一下:《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看看各位大家对史记的评价是如何之高,中国历史两部经典,史记和资治通鉴,一部以文学手法写作,一部以政治手法写作,要想了解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规律,朝代兴亡,必读之书,而史记首当其冲。

在说,通过阅读史记可以熟悉了解我国的史学文化,对当代我们的生活都是受益无限,而且《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在“本纪”、“世家”和“列传”中所写的一系列历史人物,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的见识,而且通过那些人物的活动,生动地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精神,表现了作者同情广大的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为那些被污辱、被损害的人鸣不平的战斗热情。因此,两千多年来,《史记》不仅是历史家学习的典范,而且也成为文学家学习的典范。

《史记》全面记述了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民族、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取材广泛,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深刻反映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变化。

中国古代,史学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自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后世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

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如不列没有实据的三皇,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史记独特的叙事艺术,非常注重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更深层次的探究,综合前代的各种史书,成一家之言,纵向以十二本纪和十表为代表,叙写了西汉中期以前的各个历史时代,横向以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为代表,统摄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个领域和行业,形成纵横交错的舒适结构。

所以我感觉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熟读史记。





蜀漢成都


中国知识分子,提起《史记》都不陌生,赞叹有加。

之所以备受后世推崇,原因总括有三:


一、作品价值。

1史学价值:《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元年之间,总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书中内容包罗万象,详细记录了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2文学价值:作品文采超凡,文理通顺,脉络清晰,逻辑严密。在如实总结历史的同时,也真实的展示了司马公自身深厚的文化素养与非凡的写作水平。

3开创先河:《史记》能够位列二十四史之首,说明了当时及后世对这本书的认同与肯定。

  • 第一部中华文明时空大跨度巨著——跨越时空,详细记录!

  • 第一部不同于往昔的纪传体巨著——前无来者,仅此一部!
  • 第一部身残志坚之下完成的巨著——因为难能,方显可贵!


二、作者魅力

1文化典型:少小则饱读史书,发愤学习;青壮则出仕为官,忠君爱国;遇不平则敢于坚持真理,仗义直言。

2身残志坚:蒙受冤屈是为真理发声;惨遭酷刑却成就光辉人生。虽然蒙受了极大的屈辱,虽然受到重大的身心摧残,却仍以强大的精神信念作为支持,在当时艰难的条件下完成这部宏篇巨著。

3人格魅力:司马公无论是文化素养,还是人品德行,都已经有机的融合于一身。所谓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已经形成特有的人格气质与魅力。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投射到作者生活、学习、为官、著书等种种活动当中,表现为令后人所佩服的闪光之处!


三、文明传承

1文明传承:世界文明发展至今,其他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都先后衰落。只有中华文明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自以来就重视对历史做有文字的记载与传承,因此后世能够继承文明,学习文明,使用文明,改进文明,宏扬文明。而司马公所著《史记》,正是这对于中华文明历史的完整传承提供了珍贵的史料证据

2文化延续:前面提到,《史记》不但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司马公不便采用了新的纪传体的书写方式,而且文笔超凡,文理通顺,脉络清晰,逻辑严密。更是后世文化界学习、借鉴、参考的优秀作品。

3后世典范:

  • 历朝历代都把《史记》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文献。

  • 古代上至皇家贵族,下至知识分子,为了掌握知识、开拓视野、提升自身文化修为。都会学习史记作为必修科目。
  • 司马公独特的人格魅力与非凡成就,已经形成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崇敬与学习的榜样,也是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典范。
  • 鲁迅先生曾评价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品的价值与被后世的推崇,从中可见一斑。


一家之言,共同交流。


书香居


首先,《史记》在历史的写法上是开宗立派的。《史记》之前的历史没有这么写的。无论是《左传》、《战国策》、或是《国语》、或是战国各国的史书,大多都是按时间顺序记事,即是我们常说的编年体。也有按国家分类记事的,比如《国语》,这是国别体。

《史记》之前,历史从来只记事,从来没有写过人。《史记》开创了历史的写法,它记载了有生命的人。写人的一生,纪传体。司马迁依据史料想象历史人物的语言、想象他们的动作(读《鸿门宴》,感觉这老兄写剧本也是个好刷子)……历史在他笔下有了生命!《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有生命的史书。它开创了以人为中心记录历史的先河。它之后的《二十三史》及《清史稿》延续了这种历史写法。

其次,它从我国先民的根儿写起,它给中国的先民史排了顺序并凿实。先秦史书、金文、甲骨文……和《史记》同时的或更早的史书,没有《史记》的格局。《史记》格局之大大过泰山北斗!我们是炎黄子孙,自《史记》始。

其三,司马迁是怎么写的《史记》啊?受宫刑、忍屈辱。这部书是他的命啊,是他的一腔血!一个人用命写的书会写坏吗?

真想拿着酒,到陕西韩城。在他墓前陪他喝喝酒,聊聊天。问问他:尧在位98年,他活了多大?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说的那些话,是不是你编的?


试手黑刀


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史记是史学文学的高峰。

我们从史学文学的两个视角来看它为什么备受推崇。

一、史学

开创了纪传体的写法,影响后面正史的写法,可见史记的创作不受前人的牵制,可谓继往开来,创立了中国正史体裁。太史公亲历各地搜集史料,并加以甄别,去伪存真,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如不列没有实据的三皇,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可谓“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二、文学

1.史记最受推崇的还是因它的文学成就。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写史模式,如《项羽本纪》还可以当做描写人物的叙事散文来读,它不像后面那些正史,按年代编排事件,不涉及人物内心和细节刻画,因此项羽在《史记》里显得比较丰满,他在列传里还塑造了一系列经典人物,这些人物都具鲜明的个性,如李广、灌夫。

2.太史公一生遭逢不幸,对他笔下那些失败得人物寄予深刻同情

,那些失败人物显得异常动人,因此《张丞相列传》不如《淮阴侯列传》《李将军列传》。

3.也只有太史公在史书里不吝刻画那些底层人物,像《货殖列传》里的这些被班固视为“罪已不容于诛”的社会底层的人们,在司马迁的笔下却成为倾倒天下大众的英雄。

《史记》中所弘扬的人文精神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


茶马古道上的文化


一、内容庞大,记载的文明光辉灿烂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大事年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春秋战国篇幅较大,那个时期百家争鸣,著名事件、英雄人物无数,文化发扬举世瞩目。

二、首创纪传体编史方法,成为历代正史的典范。

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

1、3000多年的历史成为后人学史、研史、考古的第一、最高参考工具。

2、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

中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的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

3、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

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容斋随笔·史记简妙处》)。其中,《廉颇蔺相如列传》被列入小学生语文实验教科书第18课《将相和》。

四、极高的知识性

八书中涉及各种典章制度,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成为后人膜拜的楷模。

五、极高的文学价值

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

《史记》所写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但是,通过“互见”即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的方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

在各民族早期文学中,都有这样的现象,这是人类通过艺术手段认识自身的一种方法。只是中国文学最初的类型化人物出现在历史著作中,情况较为特别。

由此,《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

在武侠小说方面,除了人物类型,它的体裁和叙事方式也受到《史记》的显著影响。中国传统小说多以“传”为名,以人物传记式的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结尾,以人物生平始终为脉络,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并往往有作者的直接评论,这一切重要特征,主要是渊源于《史记》的。

后世小说多以《史记》为取材之源。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和寒川子的《战国纵横》。

戏剧方面,由于《史记》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尖锐,因而自然而然成为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

在传记文学方面,由于《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

最终,《史记》成为二十四史之首,影响古今中外。



萤火喵z


为什么有人说《史记》倍受推崇?你怎么看?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著作,它保存、整理了自五帝到西汉中叶约三千年的历史资料,为中国历史学奠定了基础,研究中国历史,就不能不读《史记》。

《史记》使我们明了中国兴盛、中衰、复兴的奥秘,让我们知晓中华文明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和再生力,让我们充满自信,中华文明完全可以与时俱进,实现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并推动世界文明的整体进程。

司马迁以准确而深刻的观察力和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风采各异的历史人物,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伟大传统。这些生动的文学形象,对后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鲁迅先生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它还是一部伟大文学作品,与同时期的希腊学名著只重视政治相比,显然更加具有理性和见解,它的主要篇章被译成了俄,法,英,德等文字,产生了极广深远的影响。

史记的写作方法,文章风格,语言技巧,一直是历代作家学习的典范。汉代学者就称赞《史记》说:“直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唐宋以来的文家没有不熟读《史记》的号称“文起八代之“的韩愈十分推崇司马迁,他的文风即学自《史记》。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的文章简明、流畅、生动,也是得史记神韵。直至今天,,我们学习语言和写作,选读《史记》的重要篇章依然十分必要。



神隐湄涘


汉时期严谨的史学家司马迁所编著的历史巨著《史记》已经流传二千多年了,久负盛名,饮誉中外,是一部经的起任何朝代,任何文人志士能够检阅膜拜的历史文献,历史实录,这里不是说《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身心遭受极其残忍的伤害给予极大的同情,过多的认同,而是他的历史文献巨著确实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来着意二千多年前的历史风貌,历史景观,人物综述、朝代更替,有确切的人物,有真实的事迹:有草莽英雄在历史节点的蓬勃勃起;有从平民百姓以布衣提三尺剑而取天下的大豪杰。读来兴趣盎然,趣味横生。在悠远的历史上有可以借鉴的国祚兴衰的历史经验,又有人类奋斗足迹的确切印证。这样的历史著作备受推崇是有深刻的道理的,个人非常喜爱并推崇这部历史文献巨著,他给了我们历史上很多不知道的东西,为我们而明白历史上的先贤志士,为我们而借鉴朝代的更迭与兴衰,为我们而津津乐道人物的人情趣事,二千多年前的历史重现在人们的面前,很是跃然惊目,耳目一新,历史文献上真正的好书,具有文学价值与历史价值唯有司马迁老先生的《史记》,这样实录性的彪炳千秋,享誉世间的历史文献性质的一部杰出作品,它印证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文明史,奋进史,生生不息,光辉璀璨,励志而惊悟,借鉴而望远,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兼有文学性质的历史文献作品。

从这部著作的记史风格上来看,他是历史上独特的历史文献作品,以人物为主线,以人物发展的脉络而联系起国祚的兴衰与更替,从先古时代黄帝开始,一直续写到当朝皇帝汉武帝时代三千多年的历史。细细道来,思维深沉,他用沉雄的锐利笔力,剖析了人物,解剖了历史,把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都一览于读者面前。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杰略,小人物有小人物的任性;大国有大国的昏君妄为,一直把大国的盛势玩弄到崩塌毁灭,麋鹿游于朝。严谨的史学家司马迁对于国君的骄奢昏庸非常痛切而发出了废书而叹的感触,不应该啊!小国有小国的立志:处虽避,行中正,国虽小,其志大。以至于夷狄之躯的秦人远望东方,有大举之伟,吞并天下之志。并且这部书里充满了仁贤恩德,轮回报应,人物趣事,聪明绝顶。司马迁在西汉时期是小人物,但是他给后人留下的能量是大作为、大励志。在他的另一封沥血书信《报任安书》中更能体现出他的生死抉择,泰山之重,以大雁奋飞的渐鸿之翼,搏击长空,书写人生。史学家司马迁以其人格以及连同他的历史巨著《史记》都备受推崇,个人是这样的认知,随人生阅历的不断积累越发感到司马迁的人格魅力与他的《史记》文献资料的灿烂光辉,非常珍惜难得,并继续珍爱这部厚重的具有历史文献与文学艺术价值的好作品。


杨柳青青春之声


我一直在读《史记》这本名著。它不像有些书华而不实,《史记》这本书很吸引人,爸爸妈妈和我争着看。

《史记》这本书的作者司马迁忍辱负重,真实地记录了中国朝代的兴替,恰当地评论了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仿佛再现了历史社会画面。书中有许多我们认识的人物,如孔子、晏子、廉颇、蔺相如、屈原等,记叙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秦的兴衰、汉的建立和巩固,时间跨越了三千多年。

读了这部伟大的史学巨著,我想到了很多。我的见解不可能和专业人员相比,但是我的真实体会。我的体会有两点,第一点是古代的君王分两种,一种是一心为民的君王,一种是贪图利益、沉迷于酒色之中的君王。而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心为民的君王,受到百姓的热爱和后人的赞扬,而后者则让百姓唾弃,最终致使国家灭亡。虽然经历了几千年,但道理是一样的,我们常在电视上看的那些贪赃受贿的官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的第二点感受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老百姓不能过上安稳的生活,每天都有战争。各国诸侯你挣我抢,都想一统天下,而不顾及百姓死活。没了钱,就加大税款;没了粮,就逼迫百姓交粮食;没了打仗的人,就到各家各户去找年轻力壮的人。弄得百姓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然而,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不用担心发生战争,不用怕吃不饱穿不暖。在这种环境中,我们更要努力学习。

这就是我读《史记》的感受,希望大家也看一看这本史学巨著。


传统达人


《史记》备受国人推崇,这是毫无疑问的。要想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非《史记》莫属。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史书典籍中,《史记》可称巅峰之作。国人推崇《史记》这本历史巨著,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是“全”。《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计130卷,分12本纪,记述历代帝王的政绩;30世家,记述诸候王国和辅汉功臣的事迹;70列传,记述著名历史人物的活动;10表,排列各个朝代的大事;8书,为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方面的专史。在中国的历史典籍中,还没有一部比《史记》更全更细的。

第二是“真”。首先是司马迁的写作态很真诚,能够非常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历史事件和每一个历史人物,没有任何的戏说。其次是记述的人和事大都比较真实,有据可查,多为以前历史典籍中有确实的记载。再就是描述的历史场景逼真可信,符合历史及事物的发展逻辑。读《史记》,给人的感觉是真实可信,是一部难得的正史。

第三是“活”。《史记》无论是记事还是写人,描述得都非常生动鲜活,看后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久记不忘。如《史记》中再现了历史上众多的忠臣良将,描绘了他们的人生遭际和情感世界,既有深厚的历史感,又呈现出鲜明的文学性和艺术感染力。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写廉蔺交好,共辅赵国;《李将军列传》写汉飞将军李广抗击匈奴,保国卫边;《屈原列传》写屈原身陷逆境而心怀楚国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第四是“简”。《史记》共用526500多字,记述了上起传说中的轩辕氏,下至汉武帝,纵贯三皇五帝至秦皇汉武的全部历史全程,可谓包罗万象,融会贯通,脉络清晰,叙事完整,繁简得当。特别是文笔之简练,在历史典籍中是首屈一指,无人能比。《史记》不愧为是一部“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名著。

第五是“美”。《史记》的语言、意境、场景、记人、叙事、文彩之美,是历代记史写文的典范。有人讲,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代表汉代历史散文最高成就,当之无愧的是司马迁写的《史记》,所以鲁迅先生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万年中医百岁人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载明确的纪传体通史,它通过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8篇书表,完整的记录了,从炎黄时代直至汉武帝时期的全部历史,为后代进行中化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历史依据。



《史记》这个著作,是历经了司马迁父子二人两代的心血,共同创立完成的,它所记载的内容全部是司马迁父子二人,多年游历之后的结果。



当时的司马迁离开了龙门故乡,来到京城父亲的身边的时候,他已经是学有小成了,当时他的父亲只是他游历山河,以此来搜寻奇闻古迹,搜寻天下可以用的资料。司马迁遍访天下,最重要的历史古迹,著名的战场,前人的殿宇楼阁,一一进行拜访考究,最终形成了庞大的资料文献集。

在创作《史记》的同时,司马迁以一个严谨的史学家的态度,进行《史记》的创作,在完全不受政治因素,及个人因素的干扰之下,进行本朝及前朝的历史记录,通过资料的整理,完整的将每个历史人物所经历的历史事件,详细地记载下来,通过真实生动的记录描述,还原当时历史人物所经历的场景,身处的困境及心理变化,给后世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让我们在这个时代,依然能够感觉到当时的历史人物所遭受的困觉,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文学上,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