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自述:我學篆刻

齊白石自述:我學篆刻

齊白石

光緒二十二年(丙申一八九六),我三十四歲。我起初寫字,學的是館閣體,到了韶塘胡家讀書以後,看了沁園、少蕃兩位老師,寫的都是道光年間,我們湖南道州何紹基一體的字,我也跟著他們學了。又因詩友中,有幾位會寫鐘鼎篆隸,兼會刻印章的,我想學刻印章,必須先會寫字,因之我在閒暇時候,也常常寫些鐘鼎篆隸了。


1,《般若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流行。2,《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 在古印度、尼泊爾等地長期流行。在克什米爾、尼泊爾和中國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種梵文版本,分為尼泊爾體系、克什米爾體系(基爾基特)和新疆體系。尼泊爾體系版本約為11世紀後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種校訂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用珂羅版彩色複製出版了由尼泊爾傳入、珍藏於西藏薩迦寺的法華經。3,《楞嚴經》《楞嚴經》是北傳佛教中的一部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典。在另外一部晚期出現的北傳經典《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如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4,《心經》這部經文宣揚空性和般若,也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第一經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被人廣知最流行的佛教經典(美國漢梵佛經譯者PINE 2004)。英國佛經譯者Edward Conze (2000)認為這篇經書屬於般若波羅蜜教派發展四階段的第三階段時期著作。另一方面,同為該教派精要的短篇《般若波羅蜜心經》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對大乘佛教的發展影響深遠。5,《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原是《妙法蓮華經》裡的一經品,由於觀世音信仰傳入中國日益盛行,所以經文從漢文譯本內抽出來,成為便於受持讀誦的單行經品本。經文的原本,在漢文譯本如晉竺法護的《正法華經》、姚秦鳩摩羅什法師的《妙法蓮華經》等中,此品全都是長行品。1,《般若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流行。2,《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 在古印度、尼泊爾等地長期流行。在克什米爾、尼泊爾和中國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種梵文版本,分為尼泊爾體系、克什米爾體系(基爾基特)和新疆體系。尼泊爾體系版本約為11世紀後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種校訂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用珂羅版彩色複製出版了由尼泊爾傳入、珍藏於西藏薩迦寺的法華經。3,《楞嚴經》《楞嚴經》是北傳佛教中的一部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典。在另外一部晚期出現的北傳經典《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如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4,《心經》這部經文宣揚空性和般若,也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第一經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被人廣知最流行的佛教經典(美國漢梵佛經譯者PINE 2004)。英國佛經譯者Edward Conze (2000)認為這篇經書屬於般若波羅蜜教派發展四階段的第三階段時期著作。另一方面,同為該教派精要的短篇《般若波羅蜜心經》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對大乘佛教的發展影響深遠。5,《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原是《妙法蓮華經》裡的一經品,由於觀世音信仰傳入中國日益盛行,所以經文從漢文譯本內抽出來,成為便於受持讀誦的單行經品本。經文的原本,在漢文譯本如晉竺法護的《正法華經》、姚秦鳩摩羅什法師的《妙法蓮華經》等中,此品全都是長行品


齊白石自述:我學篆刻


前二年,我在別人家畫像,遇上了一個從長沙來的人,號稱篆刻名家,求他刻印的人很多,我也拿了一方壽山石,請他給我刻個名章。隔了幾天,我去問他刻好了沒有?他把石頭還了給我,說:“磨磨平,再拿來刻!”我看這塊壽山石,光滑平整,並沒有什麼該磨的地方,既是他這麼說,我只好磨了再拿去。他看也沒看,隨手擱在一邊。又過了幾天,再去問他,仍舊把石頭扔還給我,說:“沒有平,拿回去再磨磨!”我看他倨傲得厲害,好像看不起我這塊壽山石,也許連我這個人,也不在他的眼中。


1,《般若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流行。2,《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 在古印度、尼泊爾等地長期流行。在克什米爾、尼泊爾和中國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種梵文版本,分為尼泊爾體系、克什米爾體系(基爾基特)和新疆體系。尼泊爾體系版本約為11世紀後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種校訂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用珂羅版彩色複製出版了由尼泊爾傳入、珍藏於西藏薩迦寺的法華經。3,《楞嚴經》《楞嚴經》是北傳佛教中的一部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典。在另外一部晚期出現的北傳經典《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如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4,《心經》這部經文宣揚空性和般若,也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第一經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被人廣知最流行的佛教經典(美國漢梵佛經譯者PINE 2004)。英國佛經譯者Edward Conze (2000)認為這篇經書屬於般若波羅蜜教派發展四階段的第三階段時期著作。另一方面,同為該教派精要的短篇《般若波羅蜜心經》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對大乘佛教的發展影響深遠。5,《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原是《妙法蓮華經》裡的一經品,由於觀世音信仰傳入中國日益盛行,所以經文從漢文譯本內抽出來,成為便於受持讀誦的單行經品本。經文的原本,在漢文譯本如晉竺法護的《正法華經》、姚秦鳩摩羅什法師的《妙法蓮華經》等中,此品全都是長行品。1,《般若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流行。2,《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 在古印度、尼泊爾等地長期流行。在克什米爾、尼泊爾和中國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種梵文版本,分為尼泊爾體系、克什米爾體系(基爾基特)和新疆體系。尼泊爾體系版本約為11世紀後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種校訂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用珂羅版彩色複製出版了由尼泊爾傳入、珍藏於西藏薩迦寺的法華經。3,《楞嚴經》《楞嚴經》是北傳佛教中的一部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典。在另外一部晚期出現的北傳經典《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如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4,《心經》這部經文宣揚空性和般若,也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第一經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被人廣知最流行的佛教經典(美國漢梵佛經譯者PINE 2004)。英國佛經譯者Edward Conze (2000)認為這篇經書屬於般若波羅蜜教派發展四階段的第三階段時期著作。另一方面,同為該教派精要的短篇《般若波羅蜜心經》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對大乘佛教的發展影響深遠。5,《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原是《妙法蓮華經》裡的一經品,由於觀世音信仰傳入中國日益盛行,所以經文從漢文譯本內抽出來,成為便於受持讀誦的單行經品本。經文的原本,在漢文譯本如晉竺法護的《正法華經》、姚秦鳩摩羅什法師的《妙法蓮華經》等中,此品全都是長行品


齊白石自述:我學篆刻

我想:何必為了一方印章,自討沒趣。我氣忿之下,把石頭拿回來,當夜用修腳刀,自己把它刻了。第二天一早,給那家主人看見,很誇獎地說:“比了這位長沙來的客人刻的,大有雅俗之分。”我雖覺得高興,但也自知,我何嘗懂得篆法刀法呢!我那時刻印,還是一個門外漢,不敢在人前賣弄。朋友中間,王仲言、黎松安、黎薇蓀等,卻都喜歡刻印,拉我在一起,教我一些初步的方法,我參用了雕花的手藝,順著筆畫,一刀一刀地削去,簡直是跟了他們,鬧著玩兒。


1,《般若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流行。2,《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 在古印度、尼泊爾等地長期流行。在克什米爾、尼泊爾和中國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種梵文版本,分為尼泊爾體系、克什米爾體系(基爾基特)和新疆體系。尼泊爾體系版本約為11世紀後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種校訂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用珂羅版彩色複製出版了由尼泊爾傳入、珍藏於西藏薩迦寺的法華經。3,《楞嚴經》《楞嚴經》是北傳佛教中的一部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典。在另外一部晚期出現的北傳經典《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如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4,《心經》這部經文宣揚空性和般若,也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第一經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被人廣知最流行的佛教經典(美國漢梵佛經譯者PINE 2004)。英國佛經譯者Edward Conze (2000)認為這篇經書屬於般若波羅蜜教派發展四階段的第三階段時期著作。另一方面,同為該教派精要的短篇《般若波羅蜜心經》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對大乘佛教的發展影響深遠。5,《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原是《妙法蓮華經》裡的一經品,由於觀世音信仰傳入中國日益盛行,所以經文從漢文譯本內抽出來,成為便於受持讀誦的單行經品本。經文的原本,在漢文譯本如晉竺法護的《正法華經》、姚秦鳩摩羅什法師的《妙法蓮華經》等中,此品全都是長行品。1,《般若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流行。2,《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 在古印度、尼泊爾等地長期流行。在克什米爾、尼泊爾和中國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種梵文版本,分為尼泊爾體系、克什米爾體系(基爾基特)和新疆體系。尼泊爾體系版本約為11世紀後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種校訂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用珂羅版彩色複製出版了由尼泊爾傳入、珍藏於西藏薩迦寺的法華經。3,《楞嚴經》《楞嚴經》是北傳佛教中的一部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典。在另外一部晚期出現的北傳經典《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如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4,《心經》這部經文宣揚空性和般若,也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第一經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被人廣知最流行的佛教經典(美國漢梵佛經譯者PINE 2004)。英國佛經譯者Edward Conze (2000)認為這篇經書屬於般若波羅蜜教派發展四階段的第三階段時期著作。另一方面,同為該教派精要的短篇《般若波羅蜜心經》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對大乘佛教的發展影響深遠。5,《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原是《妙法蓮華經》裡的一經品,由於觀世音信仰傳入中國日益盛行,所以經文從漢文譯本內抽出來,成為便於受持讀誦的單行經品本。經文的原本,在漢文譯本如晉竺法護的《正法華經》、姚秦鳩摩羅什法師的《妙法蓮華經》等中,此品全都是長行


齊白石自述:我學篆刻

沁園師的本家胡輔臣,介紹我到皋山黎桂塢家去畫像。皋山黎家和長塘黎松安家是同族。黎桂塢的弟弟薇蓀、鐵安,都是會刻印章的,鐵安尤其精深,我就向他請教:“我總刻不好,有什麼方法辦呢?”鐵安笑著說:“南泉衝的楚石,有的是!你挑一擔回家去,隨刻隨磨,你要刻滿三四個點心盒,都成了石漿,那就刻得好了。”這雖是一句玩笑話,卻也很有至理。我於是打定主意,發憤學刻印章,從多磨多刻這句話上著想,去下功夫了。


齊白石自述:我學篆刻


齊白石自述:我學篆刻

齊白石自述:我學篆刻

齊白石自述:我學篆刻

齊白石自述:我學篆刻

齊白石自述:我學篆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