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对于很多国内的车友车迷而言,SL-Class可算是所有Mercedes-Benz车型中最特立独行的一款了,它还有个弟:SLK/SLC,而国内给它们一个统称:“Ben跑”。

确实,在S-Segment车型级别中,对于Sportscar运动车的细分比较笼统,并无坊间常用的那些入门型跑车、开蓬跑车、中置引擎跑车、GT跑车、超级跑车之类的细分级别。但从传统的跑车大厂则会将之区分得比较细致,例如法拉利,他们有入门级的V8 MR、GT级别的812、超跑级别的周年纪念型号等。而在Mercedes的阵营里,这样的分类方式同样存在:入门级的SLK/SLC、GT级别则是SL-Class、CL-Class,而交给AMG制作的,可以将之划入少量发售的“准超跑”,而至今能被称为“Mercedes`s Supercar”的型号,只有1955年之前的300 SL Racecar、SL Gullwing及后来的CLK-GTR、SLR Mclaren、SLS AMG等几款,而此文要挖的,则是GT级别中的SL-Class的老祖宗型号,代号W06的S系列跑车,而它在车坛的绰号是:白象(White Elephants)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图:这就是绰号“白象”的由来型号,1929年推出的SSKL,合共生产过12辆,大多在赛车上发光发热,也奠定了Mercedes-Benz在二战前及战后十年的“无敌之师”的定位,可谓影响深远。


它的前半身

Typ 630

Daimler与Benz合并于1926年,之后开始对两厂的车型进行重新分级整理,而当时最高端的轿车Merceds 24/100/140 PS被重新命名为Typ 630,而本文要介绍的S系列(W06)跑车是建基于Typ 630型的底盘上衍生而来,其修改的重点则是通过缩短轴距、降低整体高度、并建立一个全新的高性能型号,这无论对原有的DMG或者合并后新公司的技术团队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要知道,在此之前的汽车,因为设计思路大部分都是以马车底盘及外观思路上开发的,离地距离巨大,所以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图:Mercedes 24/100/140 PS诞生于1924年,是当时DMG时代的顶级豪华车型,深受各路权贵欢迎,时至1926年两家公司合并之后更名为Mercedes-Benz Typ 630,依然是豪华车的定位,大概就是今天Maybach S650的地位,其轴距达3750mm。

带领这个技术团队的,则是大名鼎鼎的、1923年入职DMG的费迪南.保时捷(Ferdinand Porsche),在接到开发S系列跑车的任务前,他已经设计过几款非常成功的车型,包括作为开发基础的Typ 630型也是出自他手。费迪南.保时捷首先是要将鱼雷形造型进行修改,所谓的鱼雷形造型(Torpedo),其实就是指当时那种开放式车身,引擎棱线一直延伸至车尾的造型,这个称呼最早诞生于1908年,时至二战后已经基本绝迹。鱼雷车造型除了开蓬和腰线外,另外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使用“Open-Wheel”的悬挂及行走系统设计,也就是四个轮子都设置在车架以外,而当时的Typ 630就是这种造型下的产物,而放在费迪南.保时捷面前的问题,只是将一台“Luxury Car”变身为一台“Sports Car”,跟今天的S-Class变身为SL-Class或者CL-Class何其相似。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图:1926年的Model K,是缩短轴距的四门四座位布局轿跑车,而非真正意义上的Sports Car,所以在这个底盘上,衍生出两个造型,一个是上图的Cabriolet,和1926年发展出了24-100-140 PS的Roadster型号。

在Typ 630中的其中一个型号就不能不提了,这就是Model K,它的轴距比轿车版缩短了350mm而只有3400mm,当中的“K”,在德文里就是kurzer Radstand即英文的Short Wheelbase短轴距的意思,同时车重也降低了50公斤。至于该车的引擎,1926年的版本依然跟轿车相同,使用一台6246cc的直列六缸OHC引擎,并且拥有一个可以切换的机械增压器,不开启状态下最大马力99匹、开启后则有138匹,而且根据客户需求,还能选择115 kph极速或者120 kph的尾牙选择。而到了1930年,Model K换上了新的110/160匹的新引擎。Model K合共生产了267辆。而本文的主角,则是基于Model K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更“专业化”跑车,毕竟Model K是一辆四门四座位造型的“开蓬轿跑车”,而S系列则是双门双座位布局,并能随时地、只要车主肯的话,便可以到赛场一展身手的型号。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图:这就是1926年推出的24/100/140 PS的Roadster版本,它其实就是S系列的原生版本,只是更豪华些,调校没有那么的运动化而已。

Model S

有了车架、严格来说应该是有了Typ 630 Roadster的车架后,S系列的另一个修改方向就是引擎,既然是专业运动车,那么引擎当然不能只是平平无奇之辈,新引擎换上了基于Typ 630上那台6.3升直列六缸发展而来的M06,这也是基于新的命名方式之后的新标准,M06引擎通过加大缸径,令排气量提升至6.7升。缸径加大后,换上了湿式缸套以帮助散热;引擎点火系统也作出改良,每缸两只火花塞的形式提高燃烧效率;供油系统为两只化油器,在此修改下,M06的最大马力达到180匹。而且,除了保留Model K外露的三条排气管外,相对于前轴线将引擎后移了300mm,而且发动机的位置也比Typ 630更低,这更有利于操控性能的提升。S系列的第一个版本Model S投产于1926年,至1930年停产,共生产了174辆。1927年6月,Model S首次踏足赛场,由Rudolf Caracciola和Adolf Rosenberger在纽伯格林赛道获得第一二名成绩,而在后来的安特卫普短途赛上,更造出了194.6 kph的最高时速。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图:又名S 26/120/180 HP,车架代号W06,在整个S系列跑车而言,Model S属于入门型号。同时,S系列,又有Cabriolet型号、Sports Tourer和Roadster三种造型,前两者为双门四座位(S和SS)、后者双门双座位(SSK和SSKL)。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图:M06引擎,排气量提升至6.8L,机械增压可以开关,最大马力180匹,比Model K要高出40匹。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图:那是时代的6-3-1排气,只是排气的拼缸方式与今天不同。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图:转向系统采用“纵向推和拉”来实现左右;而前悬挂采用非独立式硬轴连接;制动系统的鼓式制动,但鼓上已经有散热鳍片设计。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图:三颗三芒星,这是DMG时代的水箱Logo,但到了SS和SSK后才换上了新标志。

SS

1928年起,在Model S基础上换上一台全新改进的M06引擎,缸径再次被扩大,至100mm,令排气量达到了7.1公升,公路版的最大马力有160/200匹水平;而赛车版则拥有一条高角度凸轮轴,和更高的压缩比下,最大马力可以升级至170/225匹;第三档则是修改机械增压器的增压力实现,最大马力为275匹,但这个Option属于赛车装备,基本不对民用的公路版销售。公路版的最高时速能达到190 kph水平,在当时更是数一数二的快车,而此升级型号则被命名为Model SS,意思是Super Sport。该型号一直生产至1934年,总产量115辆。1928年6月,Model SS的赛车版参加巴登汽车锦标赛,并赢得冠军;7月15日参加纽伯格林赛道举行的德国跑车大奖赛,再次以前三名成绩大获全胜;1929年8月由Rudolf Caracciola驾驶的SS在爱尔兰TT赛上赢得锦标。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图:正确名称为SS 27/160/200HP,这是开启增压后200匹马力的公路版Cabriolet型号。那个年代买车跟今天不同,当时买车是买底盘的,上面那个车壳的造型设计大致上这个样子,客户可以按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所以很多产量低的车型会出现没有一辆是相同的情况。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图:这是安装有赛车凸轮轴的Model SS Sports Tourer型号,它的定位有点像今天的GT跑车,也就是“舒适地将乘客从A点运送到B点的豪华车”。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图:驾驶舱设计,留意方向盘上的标,竟然还是DMG时代Mercedes标?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图:Model SS在当时觉得是公路上数一数二的快车,即便当时它有Bugatti、Alfa Romeo等一大批对手。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图:这台便是赛车版的Model SS,最大马力可以达到275匹(油品决定),而它的正式名字是Model SS 38/250HP Rennsport。

SSK

就如同今天看待Mercede-Benz的车型级别,即便是有了SL65当然也不会是最高等级的型号,因为今天还有个叫SL65 Black Series的型号在等着。当年这台Model SS虽然拥有7.1L引擎,也有当时非一般快的190公里极速,但在此基础上同样还会继续蜕变,这就是有了历史上堪称“神车”的Model SSK,相信懂不懂老爷车的人都听说过这个名字,而名字最后多了一个K,意思跟之前提到的Model K一样,Kurz短,也就是它的轴距比Model S和Model SS更短,从3400mm在此缩减至2950mm,而这么短的轴距带来两大好处:减重及获得更锐利的操控,让SSK基本已经蜕变成一辆不折不扣的赛车,包括用于对车辆操控、机械性能极为严苛的爬山赛。从1928年生产至1932年,SSK共生产了33辆,全部只有Roadster型号。

SSK首次参赛是在1928年7月的Gabelbach爬山赛,同样由Rudolf Caracciola获得胜利。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图:SSK就是SS的轴距再次缩短版,从3400mm缩减至2950mm,只有两个座位及完全没有顶棚,而这种设计就是Roadster车体结构,它跟Cabriolet的分别就是有蓬和无蓬。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图:SSK是SS的短轴距版,除了跟SS相同的动力系统外,引擎设计师Albert Heess还在赛车版本上制作了两台310匹的版本,这两台主要用于爬山赛使用,不同于普通版本的增压器,这台引擎的机械增压器是手动介入的。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图:爬山赛在目前国内是空白,但在百年前至今,爬山赛在国外的赛车界都有很高的地位,毕竟,跑直路比加速是小孩子的玩意,爬山赛既考验动力更考验操控,是汽车综合性能的巨大考验。

SSKL

1929年,最后一个版本的S系列诞生,这就是更为稀有的SSKL,而“L”的意思就是Light轻量化,它比SSK轻了125公斤,总重只有1350公斤。而减重的工序简单直接,其中一项就是直接在车架大梁上钻孔,这种减重思路至今仍在使用,很多赛车通过在非结构受力的钢板上切削或者钻孔以减轻总重,而Mercedes在九十多年前已经是那么干了。但SSKL不是一辆公开发售的车型,它所使用的引擎名为M06RS,看后缀就知道这台引擎基本能视作赛车专用型号了,其排气量仍为7065cc,其机械增压器的压气量提高了11%,而且是可以手动开关长时间开启的,无增压时最大马力为240匹,增压时最大马力被调校至300匹/3400转,极速高达235 kph。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Mercedes-Benz的官方资料是这样评价SSKL的:“SSKL是传奇S系列的辉煌亮点,它决定性地塑造了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形象。”而因为SSK及SSKL在赛道上的成功,让“白象”这个绰号不胫而走,成为当时高性能跑车及赛车的代名词,而筑起这些基石的,包括了Mille Miglia赛事的胜利、1931年欧洲爬山赛的胜利、1932年国际爬山赛等等,撰写了一段段的传奇故事。根据资料显示,SSKL从1929~1932年间,共陆陆续续地生产了12辆,包括1932年由冯.布鲁奇(Von Brauchitsch)设计制作的铝合金外壳版本SSKL Streamliner,曾在1932年创造出251 kph的时速。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图:SSKL是一台专业的赛车,它没有公开销售过,高达300匹的马力让其成为当时最快的赛车。留意车架大量上的钻孔减重工艺,至今仍常见于房车赛赛车的制作上。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图:1931年4月的意大利Mille Miglia赛上,车手是Rudolf Caracciola、副驾驶是Wilhelm Sebastian,而SSKL也是这届赛事的冠军车。

“白象”老祖宗:寻根SL-Class,1926年Mercedes-Benz W06跑车

图:此车的设计在当时而言非常前卫,而且更像一枚鱼雷。而通过此车,也给后来1934年开始的Silver Arrows之称的Mercedes-Benz W25打下了伏笔。

虽然整个S系列(W06)的总产量并不高,只有区区的337辆,但它们不但在日常的公路版本受到当时富人们的欢迎,而且在专业的各大公路赛事上也获得了大量的奖杯,这也让刚完成品牌合并的Mercede-Benz对赛车运动充满了抱负,也才有了后来投下巨资开发出W25、W125等一大批GP赛事常胜军团。所以,S系列的历史意义绝不仅仅是一辆高级跑车那么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