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开国之君赵匡义,为何有子嗣的情况下,在死前将皇位传给弟弟?

公元前976年,也就是宋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夜,宋的开国君王赵匡义生了重病,邀晋王赵光义进宫商议重事,并且屏蔽了周围的所有人,让殿中只剩下兄弟二人。具体两人商议了何事,无人可知晓,但有人远远看到烛光下晋王时而离席走来走去,时而坐下,而赵匡义则生气地捶柱让他以后好自为之。

宋开国之君赵匡义,为何有子嗣的情况下,在死前将皇位传给弟弟?

等到第二日的凌晨时分,宫中突响起了丧钟,原宋开国之君王赵匡义与世长辞了。等到一切事宜准备妥当之后,按照遗诏宣布继位之人时,这人选竟震惊了众人。这继位之人不是宋帝的两个儿子,而是宋帝的胞弟,也就是晋王赵光义。按祖宗流传下来的制度而言,君王逝世,这位置当然是父死子继,就算是他没有孩子也应该是从宗族过继一个孩子来承袭帝位,所以兄终弟及之理也已经很少很少了。那么为何继位的会是宋帝的胞弟呢?

在史书上有着这样一个官方解释:宋朝杜太后也就是赵匡义和赵光义两兄弟的生母突发重病,赵匡义抛下君王的所有事物自请为母后随身侍疾。但就算是这样的随身陪伴,还是没能将老太太留在人世间。杜太后病逝之前,她召见了自己的长子也就是赵匡义,并对他说让他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并写下传位诏书。

宋开国之君赵匡义,为何有子嗣的情况下,在死前将皇位传给弟弟?

也就是这份传位诏书给赵光义的继位留下了光明正大的理由,不容世人反驳的一丝一毫的理由。但是这件事还是有几个疑点:

一、老太太病重,身为君王的赵匡义为何要抛下朝政不顾江山社稷,寸步不离守着老太太,就算是孝道也不合道理啊;

二、老太太为何要让赵匡义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赵匡义当时不是没有子嗣的。所以这官方解释也是十分让人生疑的。

宋开国之君赵匡义,为何有子嗣的情况下,在死前将皇位传给弟弟?

而且在史书上也有记载,兄弟两人之间有不小的嫌隙。身为宋的开国君王,赵匡义经常要在外征战,这也就意味着这天下虽然是他打下的,但是他并不是十分熟悉管理这天下。反而是晋王,他一直都留在王都。俗话说得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的士兵,那么王爷和帝王这两者谁的权势更为重要,不用想也知道。

再说世人多是为了至高之位拼死拼活的,谁又没有那个野心呢?于是,兄长在外征战,身为王爷的他就帮助兄长处理一些事物,随便多多结交一些人脉。慢慢的,晋王也有了自己的根基和势力。

等到赵匡义回来之后发现弟弟的势力竟如此壮大,就想要削弱一下弟弟的势力。想着办法,他就发现现在的王都并不是十分的安全,应该迁居王都另寻一个安全之地。迁都,这也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一来可以换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二来也可以削弱弟弟的势力。

宋开国之君赵匡义,为何有子嗣的情况下,在死前将皇位传给弟弟?

于是,赵匡义就提出了迁都,但是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被自己的弟弟反驳了。晋王又何尝不知道这是哥哥为了削弱自己势力的方法呢?所以,他是绝对不可能会答应的,还以“德”反驳与他。如君王治国有道,怎么会引来强敌,只要“德”治天下,何畏?

眼看着一计不成,身为君王的赵匡义也毫无办法,只能让自己的威望远胜与弟弟。但这应该怎么做呢?他想到了北伐,用一场胜战提高自己的威望。他亲自制定了北伐之计,但奈何天不遂人愿,在出征前夕他生了重病,不久就逝世了。

没办法这一切都便宜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就成为了宋的第二任帝王。在他登上帝位不久,他没有依照祖训按帝位次序更改年号,在登基后不久就更改了只剩下两个月的年号。这是不是就证明了赵光义的做贼心虚呢?这么迫不及待地将生米煮成美味的熟饭。

宋开国之君赵匡义,为何有子嗣的情况下,在死前将皇位传给弟弟?

不止如此,太祖赵匡义的长子在公元的979自尽而亡,次子又在公元981年的时候无故身亡。还有在赵光义继承皇位之后不止一次迫害了自己的弟弟赵廷美,让自己的弟弟赵廷美郁郁而亡。因为他自己就是承袭的自己兄长的帝位,那么这也证明了他的弟弟也有这个可能性。

这一件件一桩桩的事无一不证明了赵光义为夺帝位的狼子野心。虽说历史上身在帝王之家的龙子龙孙也有许多为了那至高无上的位置弑父杀兄,但没有人会如此这般狠毒。

就算是历史上的九子夺嫡,最后那些失败的人的下场也不过是郁郁而终或是一辈子被幽禁在自己的府邸而已。

关于此事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