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真的比大陸保險便宜嗎

媒體上經常報道,大陸人到香港排隊買保險,而且佔比37%,這個數字乍一聽上去好像還挺嚇人的。那麼,這個問題我們到底怎麼看?真相究竟是什麼?下面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01


近幾年香港保險在大陸流行的真相

很多時候,人們觀察到的是一些現象,甚至是“表象”,而不是事實的真相。就像我們剛剛說的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保費佔比“從5%到37%”。表面上看,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增速迅猛,然而,仔細分析就會發現真相往往並不像大家感受到的那樣。

首先,究竟是哪些人在購買香港保險?

根據我的觀察,在香港購買保險的內地人主要集中於以下三個群體。

1、在廣東生活工作的,收入較高的人群

這是最早一批在香港購買保險的內地人,這和人文特點有重要的關係。大多數香港人都是廣東遷移過去的,香港的語言就是廣東話,所以很多廣東人從心理上基本沒有把香港當做“境外城市”。這種人文,心理上的接近,語言交流的順暢,使得他們去香港購買保險沒什麼太多障礙。

另外,香港是實行“一國兩制”的中國城市,相對而言市場化程度更高,香港金融業與中國大陸城市相比,起步更早,也更加發達;相應的,香港保險業在中國的城市裡也是發展歷史更長,市場化程度更高,所以,其提供的產品種類也更多,服務相對更加標準化,客戶體驗更好。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廣東地區的高淨值人群去香港購買保險。

2、從廣東擴展到其他發達地區的一些高淨值人群

比如北京、上海以及各省會城市中的一些高淨值人群。隨著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香港保險公司發現大陸的高淨值人群就是一座巨大的金礦,開始把眼光盯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甚至有香港的經紀公司,代理公司會常駐大陸各大城市或者在大陸招聘業務人員,大量招攬高淨值人群購買香港保單。

3、一些跟風的人群

去年購買香港保單的人達到一個峰值,這和香港保險公司的營銷策略有關係。他們通過製造在香港的“排隊買保險”的現象,然後在媒體上進行大量報道,於是就出現了很多跟風的人。事實上這些跟風的人中很多根本不知道保險是怎麼回事,更不清楚香港保險是怎麼回事。他們只是道聽途說諸如“香港保險比大陸便宜”、“人民幣要貶值”、“美元要增值”等信息,再加上媒體的報道,香港一些保險機構的推波助瀾,就盲目跟風去購買香港保單。

這麼一分析,大家就知道去年香港保險達到一個峰值其實是多重因素綜合的結果。而且你看,今年這個數字又降下來了。另外37%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嚇人,但其實內地人在香港買保險的保費總量在去年的峰值時,也不過三、四百億,和國內每年兩萬億級的保費規模相比,也就是一個零頭。

其次,大陸居民購買香港保險的動機是什麼?

很多人以為,大陸居民到香港購買保險是因為“香港保險更便宜”,或者“香港保險回報率更高”,其次,這也是一個認知誤區。

很多早期去香港購買保險的內地人,並不是因為香港保險便宜,而是相比較於內地的保險產品,早期的香港保險產品功能設計更完善,更加匹配個人的家庭需求。這是因為兩地保險市場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造成的。早期大陸的保險發展屬於初級階段,有些保險產品的功能設計相對單一,不夠完善和豐富。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很多大陸的保險代理人限於專業水平的差距,沒能診斷出高淨值人群,誤以為只有香港才有這種匹配高端人群需求的保險產品。再加上香港保險公司的營銷策略,就讓很多人誤以為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是因為它更便宜或者回報率更高。其實,隨著大陸代理人專業水平的提高,也能夠給高淨值人群提供更加匹配他們需求的保障計劃,因此很多購買過香港保險的客戶後來又購買了大陸的保險。

最後,香港保險的投資收益率真的很高嗎?

這個問題也不能簡單的看。比如“利益演示”,大陸的保險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保監會的監管是非常嚴格的,要求投資型產品的回報利率演示分為“低、中、高”三擋,高檔演示也不能超過6%。而香港是沒有這樣嚴格的法規要求的,所以香港保險的利益演示看上去就非常高,但“演示利益”並不是“保證利益”。

而且,現階段香港保險的投資型產品的保證利率是低於大陸的保證利率的,這是因為香港的利率低於大陸的利率。現在香港的銀行存款利率很低,連房屋貸款利率也只要百分之一點多。因此,在全球低利率時代背景下,香港保單的回報是很難長期保持在高位的。

02


香港保險熱賣對大陸保險業的影響

香港保險熱賣,對大陸保險業是好事。它至少會帶來兩個正面的結果。

第一,促使大陸保險公司快速豐富產品形態並提高服務水平

我們知道現在大陸的各行各業發展的都很快,很多行業甚至已經趕超歐美等先進國家。比如華為,現在跟蘋果、三星這樣的世界級企業相比,也絲毫不遜色。30年前,日本的索尼,東芝電視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品牌,如今中國生產的電視機也是世界一流,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電視機的主要生產國。

保險也是一樣,香港保險的熱賣,在一定程度上會激勵大陸的保險公司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去創新產品。比如,最近我知道國內的一家保險公司,已經開始借鑑香港那些熱賣的保險產品形態在開發類似產品,很快就要推向市場。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大陸保險公司一定會有一大批性價比非常好的保險產品湧現市場。

第二,促使大陸出現一大批專業的保險代理人

有那麼多人到香港購買保險充分說明了高端人群是有客觀真實的保險需求的,也說明只有專業的代理人才能給高端人群提供匹配的保險服務。這會倒逼我們大陸的保險從業人員去認真研究資產配置的問題、研究高淨值客戶需求的問題,研究家族企業傳承的問題.....

所以,從上面兩個角度來看,我認為香港保險熱賣對大陸保險業來說,總體而言是正面的影響。

當然,現實中總是有個別極端的客戶,他們就是不相信大陸的保險公司,甚至不相信國家的政策,認為什麼都是國外的好。我認為這其實是一種情緒化的表現。這是中國特定發展階段出現的一種獨特現象,是民營企業家對中國法制不健全帶來企業經營風險的恐懼。

有的民營企業家在經營上遇到一些問題,就對國家沒信心了,我想提醒這些人,無論如何,你的根還在中國,不能因為階段性問題而產生的恐慌或者對未來的迷茫,就對國家失去信心。巴菲特曾經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沒有哪個人是靠做空自己的祖國發財的。

每個人都要在祖國的熱土上生存,絕不能因為碰到一些問題就把祖國看衰,看空,看弱。當然,當資產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能需要做些適當的海外資產配置,這是正常的。但不可能把所有的東西都變成國外的,連根都不要了,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偏激了。

注:內容來自鄭榮祿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