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抗疫戰線的“凡人”

兩張學生課桌,一把椅子,一個電腦,一臺打印機,一個“阿城區幸福里社區臨時辦公室處”的打印字貼在窗玻璃,一個簡陋的臨時辦公室。幾次和她接觸都沒有時間說話,每次都匆匆忙忙,打電話幾乎就是,“我現在有居民在排隊,你過一會兒再打”。這就是阿城區幸福里社區臨時辦公室處“趙姐”的工作常態。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抗疫戰線的“凡人”

趙姐,名字叫趙愛萍,阿城區幸福里社區專職社區工作者,從疫情開始她就帶著行李住進了社區的辦公室,她很實在的說了一句話“我不僅僅有工作,我還要對我的家人負責,再苦、再累都行,哪怕負出生命,但是我不能拿家人的健康開玩笑”,“舍小家,為大家”她捨棄自己溫馨的小家,奔走在社區百姓的大家庭中,只為工作需要,只為百姓需要。

防疫初期,她和同事爬樓,入戶,打電話,貼通知,排查外地返阿人員,和2位武漢返阿人員視頻,每天詢問生活情況和體溫狀況,安慰重點隔離人員,兩位60,70歲的老人因為兒子、兒媳被確診為新冠肺炎,需要隔離,這給老人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她每天都抽時間和老人視頻,聊天,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告訴老人,沒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在社區工作很忙的情況下,老人需要買菜,買生活用品,她都第一時間和同事溝通,大家一起合作,為老人送上滿意的笑容。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抗疫戰線的“凡人”

2月14日,因離阿的居民需要社區出據證明,社區辦公室所在位置在物業小區內,不方便物業管理,她們更換了臨時的辦公室地點,一切為了防控疫情,一切為方便居民,她們想盡了各種的辦法。一本本手寫的戶卡,兩張借來的課桌,成為了為居民辦事的依據。從此她的工作中沒有了休息,她的電話成了熱線,每天的勸導,解釋,成了她一天最繁重的工作,用她的話說“開證明很容易,但是開證明的目的是想讓他們減少出行,原地待著最安全”就這樣,隔著口罩,用很大的聲音和居民溝通,每天把她累得嗓子都啞了,白天不敢喝水,因為臨時辦公室沒有衛生間,不能去廁所。

困難很多,但是辦法也很多,無論什麼樣的困難都難不倒在防疫戰線上工作的趙姐。一個人每天面對帶著各種問題的居民,接聽著無數的居民的電話,微信,吃不好,睡不好,她嚴重心肌缺血,心絞痛,大夫讓他注意休息,她和大夫說,我現在休不了,疫情還沒有結束。我在表揚她的時候,她就說,你表揚我們社區的志願者吧!他們是才是最值得表揚的人,她想對所有和他們一起奮鬥的志願者說,你們不計報酬,無私奉獻,真的很辛苦。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抗疫戰線的“凡人”

趙姐,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凡人,她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蹟,但是就是這樣普通的人,用自己柔弱的肩膀為築起護衛群眾的銅牆鐵壁增磚添瓦。歲月從無靜好,只因有這些普通人的默默奉獻,全心守護,才有了我們健康平安的家園。(記錄者:李忠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