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中考了,但孩子成績不好,高中都不見得能考上,做父母的該怎麼辦?

飄過洪澤湖


如果所有的邏輯推理都指向一句話,那麼這句話是:先讓孩子上高中。


胡先濤


我非常理解這位家長焦慮的心情,我孩子也是初三,幾個月前也有家長也問了我這個問題。其實上初一時家長原計劃都想讓他們考重點高中的,但是三年下來,經歷了無數次分數無情的打擊之後,家長們的期望就逐步降低了,初三前已經降到能上普通高中就行了,本以為這是十拿九穩的事兒,沒想到現在變成了難題。

我認識的好幾個孩子也是這種情況,年前期末考完與高中預估分數線差了將近70分,本想假期補補課,然後過完年開學後再衝刺一下,每科提高十幾分還是有希望的,但是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趕上了疫情。現在孩子都用手機閉門上網課,不讓家長問也不讓進屋,也不知道是在聽課還是在幹別的。老師上課經常發現突然少了幾個孩子,在群裡千呼萬喚就是沒回應,無奈只好又去家長群裡@某某家長,請家長幫助找孩子。有的家長已上班,聽見老師的呼喚趕緊放下工作給孩子打電話,這些家長工作時都提心吊膽的,有的家長說一聽見群裡有消息或老師來電話,心都突突直跳,感覺要得心臟病。

3月初月考成績出來後,比上學期期末還差,家長們在私下裡都嘆氣說今年肯定考不上高中了,心裡都是充滿了失望和焦慮,但是又不敢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怕打擊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其實在心中已做好了最壞打算。誰都想讓孩子上高中考大學,但是現在是家長急孩子不急,他們心裡缺少學習的動力,到現在還把遊戲放到第一位,每天老師都在群裡發沒完成作業的孩子姓名,家長都覺得臉紅,孩子卻無動於衷。不管開不開學,自律的學生總會自覺學習,不自律的有千萬個理由不好好學。

所以作為家長一方面要督促孩子認真學習,另一方面就要考慮一下如果上不了普通高中是上私立高中,還是高職或中職3+2?現在可以借本去年的招生簡章來看,看看私立高中大致分數線和招生人數,還有能否住宿,學費住宿費是多少,關鍵是這些費用家庭能否負擔的起,貴的私立高中一年下來學費5-10萬,再加上住宿費伙食費,總之三年下來最少20萬。如果週末可以回家,還有可能有補課費,最多就不敢想了。

去年11月我給招生簡章上所有的私立高中打了電話,問了上述情況,問完之後心就涼了,

得出了三個結論:第一:錄取分數線低的學校學費都貴,就算分數夠了但是家裡沒錢還是上不起。第二:學費便宜的學校錄取分數線都高,都和普通高中分數線差不多,孩子肯定考不上。第三:既便你捨得花錢上貴的學校,但是孩子的分數如果不夠,有錢也上不了高中。所以我又趕緊看了看高職和中職3+2及技校的專業,發現可選擇的專業很少而且都不怎麼好,但是如果孩子考不上高中,也只能硬著頭皮選一個了,總得有學上吧!

所以我勸這位家長不要太焦慮,更不能看見孩子成績上不去就忍不住發火,青春期的孩子點火就著,萬一想不開還可能跳樓。家長要先在心裡做好最壞的打算,但平時還要照常督促孩子學習,不能讓他知道你已經降低了對他的要求。另外,外在的力量起不了絕對作用,關鍵還得靠孩子自覺,如果他真的與高中無緣,也不要放棄對他的希望,要多鼓勵他,當然我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是油鹽不進的,可能根本不聽或不給你說話的機會,那就只能耐心等待機會勸說了。

最後 ㊗今年中考的孩子考試都順利!


明天會更好201920


離中考只有短短三四個月了,其實也不算短。現在成績雖然不好,但也還有成長的空間。關鍵是孩子能清醒認識,真正做到靜心複習,思考回想,能把基礎部分過關。孩子還是很有可能考上高中的。 我記得我有一個好朋友,在中考前的此時,得知重點高中要求英語成績不少於60分,而他平時是30分左右。他快速調整學習狀態,短短几個月內,他的英語成績成了全班和全校第一名。當然他也如願順利考進了重點中學。 所以,父母親現在能做的,在於是否能幫助孩子從內在改變,每天做到位。畢竟孩子內在的突變,才是決定性的因素。如果不能如此,父母親自身畢竟履行了為人父母的職責,也只能坦然接受任何情況。況且,即使考不上高中,還可以讀職中等等選擇。 但一個人的內心,永存不滿足,想改變想上進的想法,且不斷落實,做好細節,不斷實踐,不斷總結,就象我那個好朋友一樣,總能給人以驚喜!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配成為我們每個人一生的座右銘! 謝謝你!


向了繁i知源教育


把眼光放長遠來看,建議你算個帳,就算考個普高,然後補課一個月一萬,三年40萬左右,上個普通大學,再花10萬,然後來份月薪4000的工作。他也累,你的錢包也空了,不如上個高職學習輕鬆,再來份自考文憑一樣值錢,把錢用在刀刃上,進退有度,。多出來的錢買套房子🏠,孩子少奮鬥十年,大家都開心。現在稀缺的不是大學生,是工作。


無無名亦無無名盡


真心的回答,建議孩子一定要上高中,若今年沒考上建議復讀,沒有上高中將來的孩子一定會遺憾,沒有上大學,將來一定會遺憾。

給自己一些奮發的勇氣和力量。

就像俞敏洪,為什麼高考考了三次?

就像馬雲,為什麼高考考了三次?

初中畢業也才剛剛十六七歲,心智一定是不成熟的,真的要好好學習,至少要體會一下高考的拼搏。

信心和理想是我們追求進步和幸福的最強大的推動力。人,因為有目標,才會有動力。

此時此刻,我們的國家正在經歷疫情,我們需要更多有知識的人來抗擊疫情,就像鍾南山,為什麼今年研究生要擴招?也是要儲備更多有知識的人。

知識改變命運。

此時此刻,讓我們安靜下來,閉上眼睛👀,用心想一想:我們將來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我能為自己的家庭甚至為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做些什麼?

此時此刻,讓我們想一想,我們最期待什麼樣的生活,我要有什麼樣的房子,什麼意思的車,我能為日漸蒼老的父母改變些什麼?

想一想,正是青春豆蔻年華,怎可虛度?

為自己樹立一個目標吧!

我一定要上大學。

從今天就做起,在這週週日之前,我能背下哪幾篇課文?今天睡覺💤之前我能記住哪幾個單詞?

小目標一點一點的實現,宏偉的目標就會一天天向我們靠近。

從今天開始努力,一起還來得及。

加油!



覺醒的母親


離中考也沒幾個月時間了,家長和學習都在熬一下,堅持一下,努力搏一搏,等成績出來了再做下一步具體規劃(不過家長自己心中要先有數才行)。

不過,根據這位家長的描述,孩子考不上高中可能是個大概率的事件,那麼,家長就要先做好心裡準備,接受這個可能到來的現實(今年新冠肺炎病毒非常時期,目前學校還都是組織網課的,校外輔導機構也處於脫節狀態,所以想靠課外輔導提高成績有點不太現實)。

考不上高中的路有很多條,譬如復讀、中專技校、3+2學校、各職業高中等等,就看到時候孩子和家長怎麼選,更重要的是孩子心裡的想法。

其實,初三的好多孩子還是處於半懂不懂的,不少學生壓根沒考慮到將來有沒有讀書這個概念。

也只有中考分數出來了,面臨選擇學校、有學上或者沒學上的時候,才會突然醒悟,人瞬間長大,而那個時候的孩子,學習潛力是巨大的,後面才會珍惜學習時間。

所以,現在要做的,就是鼓勵孩子堅持下去,家長陪同到中考結束,待分數出來後,做出適合孩子發現的規劃選擇。

當然,已經很顯然考不上高中的,那就在中考前的這段時間,好好研究一下孩子以後該走的路,提前規劃好,查查當地往年填寫的中考志願表等,裡面有很多學校和專業信息(可以跟孩子商量)。

如果有可能的話,還是讓孩子繼續讀下去吧,總之,沒有過不去的坎,人生道路都是在曲折中前行的,一切船到橋頭自然直。


逆流家長


相當多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一段時間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學過的知識感覺模糊的現象,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稱為高原現象。

  學生在學習進程中常會有這樣一個階段,即學習成績到一定程度時,繼續提高的速度減慢,有的人甚至發生停滯不前或倒退的現象。在總複習的初期,每一個同學都很有信心,學習效果也較明顯,但過了一個階段,即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複習之後,成績就再難有較大提高,甚至忽高忽低,沉浮不定;有的同學的複習效果逐步減退,甚至停滯不前,頭腦昏昏沉沉,什麼事都不想幹,看不進書也記不住內容,性情易急躁煩悶。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高原現象”。

  解決高原現象的的方法是由自己找到的,首先要懂得分析自己,當前的現狀,當前的任務以及心態。從而找到舒緩之法,讓自己“柳暗花明又一村”,渡過“高原”

雖然“高原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期後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還是會提高的,因此,高原現象並不意味著學習到了極限,成績到了極限。不驚慌、有自信、好方法是解決“高原現象”的鑰匙。

1、心態是關鍵。保持平和的心態,樹立充分的自信,始終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因模擬成績不理想就感到緊張焦慮甚至失眠,誤認為自己腦子不行了,記不住,甚至垂頭喪氣,過早地否定自己的學習效果。要用合理的作息來保證自己身心的充分休息,越是緊要關頭越不要亂方寸,一切按計劃進行(並保持對計劃的合理調整),那種挑燈夜戰、加班加點的消耗戰對學習是不利的。這段時間一定要注意調整休息時間,使生理和心理得到充分休息,恢復到最佳狀態,同時不要再做過多的模擬題,而應把時間花在對前段時間所做的分類、歸納總結上,通過歸納習題類型,總結解題方法,拓開思路,提高效率。

2、方法是根本。在學習中,原有的學習方法,認識方法不夠科學合理而未被發現,或因已不適應新的學習內容,又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換,當成績提高到一定程度,這些方法的缺陷逐漸暴露,就成了產生高原現象的原因和渡過高原階段的障礙。而且由於習慣的原因,一時還難以改變。這時,需要改造舊的方法,採用新的方法,學習才能進步。所以,根據在高考複習的不同階段,複習內容不一樣,學習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越是臨近複習後期往往越需要知識上的綜合,要力求把知識融會貫通,這就需要加強自己的分析綜合能力。用前一階段的學習方法來進行後一階段的學習,用過去習慣性的思維去對待後一階段的複習內容,往往會產生學習方法、思維方式與學習內容的不適應。因此要根據不同階段的複習內容和所要求的思維方法與策略,適當地對學習方法與思維方式和策略進行調整,提高思維的廣度和知識聯繫的跨度,真正做到融會貫通。

3、效率是保證。安排好時間,有效地把握老師的節奏,但也不必固守老師的進度,根據自己各學科的層次將自己低的“桶板”加長。注意力應更集中,拋開不切實際的雜念,排除一切於己不利的干擾。不再採用題海戰術提高解題能力。記憶方法儘量多一些,調動各種感覺通道,即眼、耳、口、手等綜合利用。

4、找弱補差是途徑。首先要找出自己的“弱點”。對平時每次檢測的得分情況分項進行詳細記錄,然後對所統計的數據逐項加以整理,將其中明顯偏高或偏低的數據去掉,計算出其餘數據的平均值,就可看出自己對知識點和能力點的掌握情況,從而將自己的“弱點”找出來。自己對每次考試試卷進行分析,並提出複習建議或計劃。(見下表)

準確性是這一步的關鍵。一般來說,統計的次數越多,反映的情況就愈加準確,所以要儘可能增加統計的次數。

第二,針對自己的“弱點”,準備一定數量的質量較高的針對性資料或訓練材料。確保質量是這一步的關鍵。為此,要儘可能廣泛地收集資料,仔細分析,認真篩選,擇優錄用。在這方面,可多求助於老師,因為老師手裡的資料一般都比較豐富,且老師的辨別力也比同學們高得多。

第三,拿出一定時間,針對自己的“弱點”進行定點訓練。若各點的掌握情況相關性不大,則選擇二至三項提高餘地較大又較易於提高的點作為突破點。

總之,高三學生面臨人生的第一大選擇,面對新的挑戰,因升學壓力和任務,經常體驗強烈的內心衝突,在面臨著複習迎考時又承受著來自家庭、學校、自身的種種壓力,緊張的學習生活往往讓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在複習中、考試和答題時都難免被一些非智力因素困擾,而這些非智力因素對考生又尤其關鍵,它們直接導致考生的“非戰鬥損失”,可以說複習、考試、答題是高三學生不得不應對的三個重要問題。但是隻要做好心理調節,沉著冷靜,採取一些有效的策略,理解一些規律性的心理問題和釋放辦法,就可以戰勝自我,輕裝前進,笑傲群雄,一定能獲得高考的最後勝利。



初心很重要


首先要確定一點的就是高中一定要上,為什麼,經濟下行的趨勢下,找工作難,沒有好的學歷更難,成績差,有多差,做以下幾點

一 查漏補缺

看看哪方面比較差,重點補習,找學校老師給他具體分析一下每一科的問題,學科特別差的分數越好提升,看看歷年的分數線,差多少

二 補習班

找個好的補習班,一對一去補習,可以提升很高的分數

三 留級

如果孩子差的特別多,那就留級,我建議,好好規劃一下留級一年的學習計劃,把計劃制定好,最好到天

四 去私立高中

這個我不建議,如果孩子不想在初中在學習了,建議去個私立高中去上學,但是說實話,一般的私立高中根本就不是學習的


小民學歷史


關鍵是看孩子對讀書感不感興趣,如果孩子想讀書,也還有一段時間,同孩子好好規劃一下,特別是把點點滴滴的時間都充分利用起來,父母做好後勤保障,最後衝刺一下看能否考上高中,萬一沒有考上,那麼上個職校或者學門技術,現在許多職業學校都在宣傳招生,時時關注一下,相信孩子會有好去處的。


何時出發都不晚


不能因為現狀不好,就放棄,該講的一定還要講,該做的還要做,多想想辦法,能盡到的努力都要嘗試一下,我見過很多家長,有很多,就因為孩子不聽話,不好好學習,自己就先沒耐性了,就已經放棄管教孩子了。

通過,隔離手機,補課,買資料,多花時間,調整狀態等等方法,初中是非常簡單的,把重要的知識點學會,掌握重點知識,就已經可以考的不錯了,至少考個市裡比較好的高中是沒問題的。讓老師把重點挑出來,好好學重點,初中知識點少,重點集中,知識難度低,中考範圍小,這就是初中的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