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個人風格會不會引起讀者關注?

深藍優客


詩歌的個人風格會不會引起讀者關注?

我的回答,肯定會的。但是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需要一定的時間,一旦形成,就會受到圈內人士的關注,因為你的風格迥異而記住你。個人風格就是你的形象,你自己的標籤、代名詞。下面就說一下我的詩歌之路,談一下個人風格是如何形成的,供大家參考。

文字就像我的生命之水。2008年觸網寫作,什麼體裁都寫,詩歌、散文、小說,甚至長篇(因稿件丟失而夭折)。當然最愛的仍是詩歌。中學時代郭沫若的一首《天上的街市》深深的吸引了我,這種表達方式如此美妙浪漫,令人沉醉不知歸路。從那時開始就以分行的形式抒寫自己心中的感受。當然只是斷斷續續,毫無方向的寫,只是一個記錄而已。後來網絡普及,才認真寫起來。

2009年中旬的時候,我的詩歌一度迷茫,甚至懷疑還能不能繼續寫下去。就在此時我遇到了“玄鳥”。那是一個以80後為主力的充滿活力的詩社,在這裡我的詩歌又找到了土壤。

2012年9月參加第五屆河北青年詩會,結識了很多詩寫者,或老師或朋友。詩歌理念進一步深化,視野進一步拓寬,收穫是很大的。開始梳理和審視自己的東西,應該給一個定義,或者說模樣。以後怎麼去寫、寫成什麼樣子,必須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抒寫風格。

每一次練筆都在尋找突破口。下意識的尋找。不再毫無控制和約束的亂寫。只要有機會或者說靈感有了,不管是怎樣的方向,都做一個嘗試,看效果如何。簡短隱喻的、名詞術語的、平白敘述的、直抒胸臆的、委婉柔美的等等。雖然每個風格都有或多或少的震動,但是沒有一種能夠讓我拍案叫絕、愛不釋手的。一步一步的走過,不曾放棄和尋覓。就像我靈魂的另一半,一直走失著,那種相遇的渴望無以言表。

在中國詩歌流派網,參加同圖活動。有一個最卡的要求,就是140字以內。單單是這樣的一個訓練,讓我悟出了很多東西。好詩不在長,精煉、勁道、深刻、言簡義豐、耐品耐嚼,才是詩中之詩。清代文人劉大櫆就說:簡為文章盡境。簡練就是智慧、思維縝密的表現,是文章絕佳的境地。

於是開始寫25行以內的精悍短詩。控制行數和字數,並不是讓內容減少,而是提煉主題,濃縮情感,讓詩意橫度延伸,增加寬度,使其蘊含深刻,留白的空間增大。

如此練筆,最終與冷抒情一見鍾情,就像我邂逅的一位知己。這種風格外涼內熱,和我的性格極其合拍。這是2012年最大的收穫。

下面收集了一些詩友的評價,貼出來留存感謝。有詩友如是說:

  1. 有景有境,情韻兼勝。

  2. 很抒情,委婉,語句空靈,詩意濃。

  3. 哪一首對我來說都是視覺和心靈的享受。

  4. 很女性化的句子,柔婉,雋永。像溫柔的花花草草點頭微笑。

  5. 曉霏的詩風有變,更有風骨了。

  6. 感受到一股內在的力量與信念。

  7. 孤獨好,孤獨是決絕,是死亡後的一次再生。


  8. 彷彿一條河,舒緩地流過內心的乾涸之地。

  9. 很有深度和厚度!有突破!

  10. 是最近寫的吧?有相當大的進步,或者說脫胎換骨!很看好!繼續前進吧!

  11. 形意新香飄逸。

  12. 節奏很好!想象很豐富,中間有跳躍,有新奇的意象,凸顯張力!

  13. 以愛情為題材的詩歌,寫出了新意,如同詩人所說,以冷的筆端抒懷,但讀後又很溫暖。整體語言厚實,靈動,有古韻之風,且詩中不乏出彩詩句。很是欣賞,精華閱讀。

  14. 能看出曉霏的詩歌實力。

  15. 深情流暢,用詞講究,意境優美。

  16. 確實很美,透著淡淡的暖香,如水。

  17. 喜歡詩中“聲東擊西”的技巧。

  18. 古典和江湖韻味十足。

  19. 很喜歡這樣清秀空靈的詩作!

  20. 一氣呵成,詩思泉湧。有韻味而深刻。

  21. 曉霏適合冷抒情或隱性抒情的路子,輔以澄明的意象,雖淺亦不打緊,能使人讀懂和產生共鳴更重要!

  22. 流暢濃郁。境界好。

  23. 你的詩怎麼我越讀越愛讀呢,漸成一種獨特的詩寫風格。

  24. 好詩好句好意趣!精彩在字裡行間,點睛在最後一筆!

  25. 構思都很精巧,用詞溫婉有意境。

  26. 好的詩句如同美麗的珍珠,鑲嵌在悠遠的思念裡。棒極了!

  27. 很給力,很有氣勢!欣賞好詩,欣賞這份蒼涼的感覺,欣賞巾幗不讓鬚眉的大氣磅礴!

  28. 詩是感性的,它不斷豐收著一個女詩人的靈魂;詩是痛苦又是幸福的,它在詩裡行間縱情而歌;詩又如此把你的一些生活碎片細細地縫在記憶中,這樣縫合出來的文字才會顯得如此有靈性。一份真,一份疼,便如此自然地流入了你的筆端~


  29. 我似乎聽到了優美的旋律……你的詩,深深陶醉!

  30. 文字很有分寸,詩意表達清晰,比喻運用得當。

  31. 女詩人驚豔的絕句!

  32. 獨樹一幟,黑夜裡橫空馳過的白馬。

  33. 看語句就像個蟄伏的成熟詩人。耐讀,有品位。

  34. 很多別緻的句子,修辭與眾不同。

  35. 曉霏最近倆月的詩都是這樣,很強大,每一首都很好,文字很有情感,有張力!

……

以上都是眾多詩友的評讀和欣賞、鼓勵與指導。加上我詩寫的出發點:以真摯做底色,以情感為主調,以凜冽的溫暖、混沌的澄明為手法,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白希群老師說:“詩歌的形式或結構,以及華麗的語言都不是關鍵,只有人文的、真摯的、積澱的,觸動人心的情感最有震撼力!”

也許這就是我多年尋找的、可遇不可求的風格方向——冷抒情。讓濃的化不開的情感,以冷美人的姿態走進詩中。慢慢品味,可順著舒緩的語感,觸摸到文字背後脈搏的跳動。

2013年9月,詩集《冷香》出版。從此冷美人、冷香、冷抒情,都是詩友腦海中的印跡,三冷幾乎成了我代名詞。

這就是最適合我的風格了,最起碼目前是這樣認為的。苦苦尋覓了很久,他就這樣以冷月無心的姿態與我不期而遇,為我敞開扉門,把一條朦朧而溫暖的道路鋪在腳下。為多年的努力回饋恩澤,讓我的靈魂得以飽滿。每當沉浸在自己的詩歌裡,那種感覺真的很美妙(也許自己的東西享用起來更透明的緣故)。我很珍惜、很愛很享受,如此註定鍥而不捨。

曉霏詩風的形成,但願對你有幫助。也希望喜歡這個風格的詩者嘗試一下,看是否能夠與你的心靈合拍,是不是你喜歡的表達方式。在詩歌的道路上,我們一起同行!



葉曉霏


以下個人觀點,大家一起探討。

詩歌的風格會不會引起讀者關注,應該是取決於這個讀者的風格。

誠然,對於一個擅長詩歌的作家來說,由於每個人的人生經歷,見解閱歷都不盡相同,所以必然會在作品中展現出來每個人與眾不同的特色。所以說,每個作家都是有自己的風格,即便是有時候在不同環境中會展現出兩種截然不同風格的作品,但是整個創作生涯看下來其實還是可以確定每個作者的風格類型。就像唱歌一樣,最近幾年某電視臺的蒙面猜猜猜,就是每個歌手的風格在多年的演習生涯中有自己固有的風格習慣,所以通過蒙面,唱不同類型的歌曲,下邊的評委還是能找到蛛絲馬跡。

然後說到了評委,其實就到了重點上。對,我說的取決於讀者,就是要這個鑑賞作品的人是什麼樣的水平了。如果是個一知半解,甚者一竅不通的門外漢,單單就是為了享受詩文帶來的意境或朗朗上口的韻律,那麼這個讀者根本就不怎麼會關心這個作者的風格。

但是,如果這個讀者確實是個資深愛好者,或者甚至專業人士,同行,那麼他們對於詩歌的風格就相當的敏感。因為,他們在讀詩歌的時候,不僅僅在於詩歌本身,他們能讀到背後作者的時代背景,甚至能隱隱感觸到原作者提筆剎那間的靈感。因為,他們瞭解的相當清楚,所以就能比較準確的把握不同作者的個人風格。就像唐宋詩詞大家的田園派,邊塞派,浪漫意識流,現實主義流,以及婉約,豪放派等。即便是一個不太出名的詩人,也可能通過他的作品以及時代來推測一二的。

所以,認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讀者。

如有筆誤之處,歡迎指正!





若木厝


詩歌的個人風格會不會引起讀者注意?

詩歌靈魂在於詩人的人格魅力和所處時代及環境造就。好的作品,能引起讀者的共鳴。首先分享一首毛澤東主席的作品: 沁園春·雪近代·毛澤東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讀罷這首詞彷彿又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看到那個指點江山的偉人,優秀指揮員指揮著千軍萬馬的壯觀場面。被他的豪放風格,磅礴的氣勢,深遠的意境,廣闊的胸懷折服。毛主席所處時代戰火紛飛,在敵我懸殊的劣境中依然樂觀積極。這與他寬闊的胸襟、樂觀的精神這種人格魅力分不開。也只有具備如此人格魅力才會寫出“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樣豪邁的句子。同樣是詩人,唐朝詩人杜甫所處的時代又不一樣。作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詩人譽為“詩聖”的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集為《杜工部詩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就是這樣一位集智慧、才智一身的人,滿懷一腔報國熱情卻懷才不遇,自然影響作者的思想,以致於寫出那首經典代表作《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如此佳句會引起讀者對社會的悲憤,而對弱貧民眾的同情。 在當代的詩歌創作中,好的作品仍然會引起廣大讀者的關注、追隨和喜愛。尤其是人生觀、愛情觀會有深深影響。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她的詩歌充盈著浪漫主義和理想的色彩,對祖國、對人生、對愛情、對土地的愛。她的代表作:致橡樹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籍;也不止像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這些都還不夠! 如此浪漫的情詩、優美的句子,沁人心田。愛情的美好憧憬如春天盛開的花那麼迷人,那麼讓人陶醉。在情感方面表達會讓人熱血沸騰,淚盈眶的結尾是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中“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能寫出飽含激情的詩句,不是詩人一時興起,而是對祖國對這片土地長期的熱愛、真摯的感情,從詩人其他作品也可看出,如《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是我國著名的詩人。1985年榮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勳章。在他的詩歌中,飽滿的進取精神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帶來鮮明的詩人風格,就如面面旗幟代表著一種精神,鮮明的個性。與眾不同,同時也是一個標杆,代表詩歌的高度,這正是: 自古奇才有個性 飽含真情寫詩文 旗幟標杆皆有品 留有詩寶傳世人


無語觀潮


中國先秦聖賢孟子曰:“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我們吟誦一首詩,看他寫的書,若不知道著者生活在什麼樣的社會,可以嗎?所以我們要知其人論其生活的那個時代,知人論世。這是中國文學史、文化史必不可忘的幾句話。

詩人寫詩是要藉助某種景物或事件,表現自己強烈的主觀感受,來表達自己的愛和恨、痛苦與歡樂、希望與追求的,與其生活經歷,選字素養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個人風格。風格就是詩人本人,是詩人的思想品德,性格持徵通過詩來表現,是詩人精神面貌的一種體現,如李白之詩清新飄逸,王維之詩詩中有畫,杜甫之詩沉鬱頓挫,白居易之詩通俗易懂,陶淵明之詩樸素自然,都有其獨特的表現方式、手法,感動著不同的受眾,讀同一首詩,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領悟感受,讀者思想文化程度的不同,會有各自喜好的風格,因此會關注的。

以下是各地疫情防控標語。











湘西星辰


詩歌不就是在表達個人的感情和主觀世界嗎?

若,自己寫的詩歌,不是自己的風格,難以享受創作的樂趣,怎麼出精品啊。

詩歌,不是為了形式,不是為了虛無的東西,是為了情感抒發、是為了記錄和謳歌!說到底,詩歌是個人的主觀產物。

這就決定了,詩歌的個人化!

李白就是李白!

杜甫就是杜甫!

蘇東坡就是蘇東坡!

但是,主觀作品有其屬性,他人難免會不解、會誤解、會報以否定!

一棟大樓、可以看見,一株牡丹、可以欣賞,詩歌的意境和風格呢?真是見仁見智!

所以,詩歌創作在尊重客觀規律、創作規律、大家的情感和認知、詩歌創作要求的基礎上,可以大膽的嘗試和突破,只要是真情實感、用心的作品,終會得到大家的認可。

天道酬勤!


聿劍培訓師


詩歌的個人風格,是詩人對詩詞的理解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不同,而創造出來的個人風格。不管是平韻或新韻,就象道家的無為,佛家重悟一樣,領悟不同,風格就不同。每一個人的詩詞,不管好與不好,重在參與。好詩是學生的榜樣,引路人,不好的詩是老師的點評,指正。只有在前輩的詩風中,才能領悟自己詩道,創新,才能讓更多的老師關注點評中進步。一覽眾山小,高低各不同。百花竟爭豔,韻味各有詩。因此,肯定受到關注。


羅五890


《遊荊紫山》

清~無名氏

丁亥三月三 眾遊荊紫山

大家推做詩 我卻裝吸菸🚬

詩是上世紀的1982年春季,石井高中教導主任陳志華老師(已故)在帶領我們踏青參觀當地景觀前動員會上講的,旨在教誨我們,留心學習,遊山玩水與欣賞當地舊傳文化相結合,距今已經28年了。《詩》樸實無華,表露出無名氏幽默風趣,推脫有情的自然風格!



李文通872


謝謝邀請。我認為詩歌的個人風格在詩歌創作過程中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作者的個性肯定會體現在其作品之中,而個性較強的作品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歷史上有些偉大的詩人正因為個性強烈,其詩與人已經溶於一體。如李白,生性狂放,浪漫,“天子呼來不上船,"讀李白的詩,我的腦海中立馬浮現一個清瘦飄逸的老人,一手捋著鬍鬚,一手持杯,微昂著頭在“舉杯邀明月",可見作者的個性對讀者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金星753


假如是我,首先關注的,是詩歌的內容。其次才是風格,只要是內涵豐富多彩,言語通順,道理顯著。具有動人心絃的情懷,管你是什麼風格,我都會喜歡。若是言艱語澀,胡言亂語,偏生粗陃,管你是什麼風格,我也不會喜歡。‘當然,若是詞意通達,意境優美,風趣幽默,又有風格,不喜歡的一定是傻子。


身份證原名叫潘雲忠


詩歌的個人風格會不會引起讀者關注?

關鍵在於你詩歌的質量。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詩歌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想與見解。表達的語言方式也有所不同。

要想寫好詩歌首先要了解詩歌的基本特徵與寫作技巧。寫多了自然而然形成了個人風格。

寫好寫賴就看自己的能耐了。好的詩歌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不好的詩歌也觸動不了讀者心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