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为什么敢说五年平辽?


袁崇焕为什么敢说五年平辽?

崇祯


袁崇焕在御前会议上,向崇祯皇帝许诺五年平辽。
  会场休息期间,许誉卿代表大家问袁崇焕。你说能五年平辽,我们想听一听具体的执行方案。袁崇焕告诉许誉卿,我这是看皇帝着急,就随口安慰一下皇帝。
  许誉卿一听这话,当时就急了。这种话也是随便乱说的,你别看皇帝只有18岁,但是皇帝遇事非常较真,你怎么能和皇帝这样乱许诺呢?
  但是,因为官员们的工作习惯从来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与我无关,天塌下来,也是大个顶着。最经典的就是袁崇焕大说五年平辽。是个弱智也知道,这就是在大放厥词。但是,就是没有人跟皇帝说一声。
  五年平辽?你也真敢胡吹!

袁崇焕为什么敢说五年平辽?

魏忠贤剧照


  想当年,魏九千岁给你筹集了十五万大军,你被六万敌人打得,连城门都不敢出。最后魏九千岁都气得想撤你的职。就凭你这种表现,也想五年平辽,我们实在想知道,你拿什么去平辽?
  魏忠贤虽然混蛋,但是平心而论,在宁锦之战时,他一次集结的军队,已达到了帝国的能力上限。你袁崇焕,以当时的军事资源,都不敢出城作战,我估计你永远也不敢出城作战了。因为,你指望政府给你调拨更多的军事资源,那是想也不用想了。
  只是这种事说起来,那可复杂了。因为,这样一分析。那皇帝肯定会严抓各个部门的工作了。而皇帝一严抓各个部门的工作,提出这种疑问的人,自然会让各个部门的官员都恨这入骨。因为,大家都少说一句话,什么事也没有了。你偏要多那一句嘴,你不嫌事多,我们大都还嫌事多呢!
  所以,官员都假装什么也不知道。总而言之,你袁崇焕敢吹,就吹去吧。反正有事了,也是个大的扛着。
  用城墙大炮战略收复辽东,那不是作梦吗?宁锦等地,是满清认为鸡肋的地方,你自然有机会去修城池了,也自然能守住了。


  你试着越过辽河修一座城池?肯定修到一半时,满清大军就会杀过来。在这种背景下,你怎么修一座城池?就算你能修好这座城,满清大军长期把军队驻扎在你城下,你如何应对呢?你都越过辽河了,满清可能三两天、二三十天就撤军吗?
  你不要说敢越过辽河了,你就是敢越过大凌河,满清也会旷日持久的围住你。对此,只要看一下几年后,祖大寿是如何被俘虏的,大家就可以知道。
  如果在围攻大凌河城时,满清也是攻打三两天、二三十天,明帝国肯定就会多一个大凌河大捷。问题是,满清围住大凌河城就是不撤军,硬把大凌河城耗得人吃人了;最后祖大寿终于被俘虏了。
  你不要说收复全辽了,你有本事,先把广宁收回来。广宁城没有敌人一兵一卒,你都无力收复,你都不敢收复。你们在宁锦折腾了七八年,从来都不敢越过大凌河一线,就凭你这种表现,也敢说收复全辽,你不是扯淡吗?
  从基本的历史事实去看,谁也会觉得,袁崇焕的五年平辽,只是一句大话。
  但是,袁崇焕在提拔自己亲信时,是这样对皇帝说的;我五年平辽,就是靠这三个人的。如果到时无法平辽,不用你动手,我就动手杀了他们三个人,而且您也可以杀我。“此三人当与臣始而终之,若届期不效,臣手戮三人,而以身请死于皇上”

  如果看袁崇焕这段话,谁也会觉得,袁崇焕对五年平辽,是充满信心的。因为,这是和皇帝立下了生死状。
  而且,袁崇焕在杀毛文龙后,是这样对皇帝说的,毛文龙活着,会阻碍我平辽,所以我杀了他。当然了,如果我五年之后平不了辽,你也可以杀我。“臣五年不能平奴,求皇上亦以诛文龙者诛臣!”
  如果看袁崇焕这段话,谁也会觉得,袁崇焕对五年平辽,是充满信心的。因为,这同样是与皇帝立下了生死状。
  但是,我相信一个客观分析历史的人,都会认为,在当时背景下,所谓的五年平辽,是根本不具备可行性的。因为,在当时背景下,明帝国能压制住满清继续扩张的势头,也是近于不可能的。所以,袁崇焕在宁锦折腾了半天,最后平辽八字没有一撇,满清却打到了北京城下。
  既然大家都认为五年平辽,是不可能实现的;既然袁崇焕本人也承认,所谓的五年平辽,只是为了安慰皇帝才说的大话。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袁崇焕会大言不惭的开口闭口五年平辽,更敢扬言,如果不能兑现诺言,他就一死以谢天下呢?
  我想,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袁崇焕当时就计划让关宁部队军阀化了。部队军阀化的结果是什么?我们看看关宁军队后来的表现,就可以知道了

  在己巳之变时,皇帝把袁崇焕拘捕了,结果呢?在满清大军包围帝国都城时,祖大寿就率军撤走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呢?
  据说是因为袁崇焕在关宁军队的威信太高了,所以关宁军队看到皇帝敢抓袁崇焕,马上就率军撤走了,虽然当时敌人的军队正包围着帝国都城。
  其实呢?这种说法,纯属扯淡。
  我们可以想象,在魏忠贤时代,如果魏忠要杀他袁崇焕,关宁军队敢公然对魏忠贤表示不满吗?肯定是不敢的!因为,一支没有军阀化的部队,是绝不敢与执政官叫板的;而在这种背景下,执政官想撤一个将领、杀一个将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难度。
  在正常情况下,明帝国军队内部是三条系统并存的。换而言之,有内廷的监军系统;有文职官员的行政系统;有各级将领构成的军事系统。在这种三系统并存的背景下,某一个人想依靠军队,对皇帝表示不满,他肯定是不想活了。因为,皇帝随便派两个使者过去,就可以把他抓到监狱的;而且皇帝肯定会这样干的,因为这本身就是叛乱。
  这三条系统并存,本身就意味着,没有人能靠军队对皇帝表示不满。因为,在这三条系统并存的背景下,军队内部的人事权力,一直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换而言之,在某个军区内部,各有将领、官员升降沉浮,都控制在皇帝手中。

  部队军阀化的原因是非常多的。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部队内的人事权力都被某个人控制了。在这种背景下,拥有人事权力的人,就会渐渐把部队军阀化了。结果就是,最后有人依靠军队与皇帝叫号时,皇帝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在帝国都城被敌人包围时,关宁军队就敢擅自率军撤走。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这支军队已军阀化了。否则,他们哪敢干这种事呢?因为,这种行为,放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中,主要责任者也是死罪!如果这都不是死罪,那什么叫死罪呢?


袁崇焕为什么敢说五年平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