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條橙》:讓同名電影成為禁片的小說,不只又黃又爆慄那麼簡單

01

《發條橙》是英國作家安東尼·伯吉斯的代表作之一,1962年出版,同名電影於1971年被天才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史蒂芬·斯皮爾伯格這樣評價他:斯坦利庫布里克的存在,意味著其他人都是在給小孩拍電影。)搬上大熒幕,並獲得了奧斯卡四項提名。

然而由於這部電影髒兮兮的,又黃又爆慄,同時還被懷疑是幾起少年犯罪事件的元兇,因而被禁,直到2000年才得以解封。

安東尼·伯吉斯幻想並創造了一個迷失在青春裡的15歲少年艾利克斯,他和三個小夥伴組成的犯罪團伙無惡不作,由於團伙內訌,艾利克斯在一次入室搶劫時遭人背叛,被抓了現行,於是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

然而在入獄2年後,艾利克斯接受了一種“厭惡療法”後,變成一個只要想做壞事,就會感到噁心的“善人”,於是他只被關押了兩年就重新出獄了。

出獄後的艾利克斯被社會和家庭所排斥、孤立,最後遭人利用而墜樓入院。

重新被“治癒”後的艾利克斯又重複過上了從前的日子,不過他孤身一人,充滿了幻想。他幻想自己長大了,還有了妻子和孩子,而他的孩子又會成為另一個迷失在青春裡的艾利克斯。

《發條橙》:讓同名電影成為禁片的小說,不只又黃又爆慄那麼簡單

安東尼·伯吉斯是當代著名的英國作家,文學評論家和文學教授,在歐美各國都享有非常高的聲譽,他的著作超過50部,《發條橙》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曾經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

這部《發條橙》一經發表就引發了一系列的討論和爭議,但不妨礙它成為一部具有標誌性的經典小說。

02

“發條”是一種機械裝置,“橙”在馬來語中指“人”,“發條橙”的意思就是指像機械一樣的人。

整部小說充滿了混亂和暴力,迷失在青春裡的以艾利克斯為代表的青少年們,將道德踩在腳下,奉惡為王。他們就像沒有感情的機器,盲目而迷茫。

主角艾利克斯和小夥伴們每天都在嗑藥、打家劫舍、欺負老人,甚至誘騙少女當中渾渾噩噩地過活。

《發條橙》:讓同名電影成為禁片的小說,不只又黃又爆慄那麼簡單

他們想要車,就去偷一輛來,而且不要破舊的老爺車,而是好車、豪車,用完了就扔掉或是推下河。

他們想要尊嚴,就和同樣性質的小幫派火併,用刀、鐵鏈等東西把對方弄傷、弄殘。

他們想要快樂,就把女孩子騙進家裡為所欲為。

他們甚至假裝成有教養的紳士,通過演戲讓人同情,從而入室劫財劫色……這些人每天都在混亂中度過,他們找不到自己,於是開始以毀滅他人為樂。

如果說沒有知識的是次品,沒有健康的是廢品,沒有道德的是危險品,那麼以艾利克斯為代表的青少年們他們就是易燃易爆炸的超級危險品。

《發條橙》:讓同名電影成為禁片的小說,不只又黃又爆慄那麼簡單

這是作者想象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青少年犯罪是常態,由於犯罪不受重刑,因而他們有恃無恐。

他們就像沒有情感的機械人,把情感和道德拋在腦後,只是一味不管不顧地往前奔跑,在奔跑的過程中,他們撞傷了自己,也毀壞了世界。

03

《發條橙》本是一部幻想小說,然而不幸的是,這幻想成了預言,在青少年犯罪日益猖獗的今天,人們震驚的同時也感到痛心疾首。

單就我國而言,青少年基數龐大,犯罪人數也居高不下,長期在28萬到30萬人中徘徊,其中刑事犯罪的更是多數。

青少年犯罪出現了犯罪團伙化、物慾化、低齡化、無業化、低學齡化和嚴重暴力化的特點。

2012年,廣西13歲女生嫉妒同班同學長得比自己漂亮,因而懷恨在心,將對方騙到家中後殺害並砍斷頭顱手臂,事後還清理了犯罪現場。但由於她未成年,最後法院判處被告人父母賠償原告各項費用10.8萬元。

《發條橙》:讓同名電影成為禁片的小說,不只又黃又爆慄那麼簡單

2017年,常州7歲女孩被人姦汙後從25樓扔了下去,當場死亡,罪犯是一位15歲少年。由於少年未滿18歲,最後判處15年有期徒刑,父母賠款對方43萬元。

2019年,大連十歲女孩被強煎後,身中七刀慘死當場,加害人是13歲男孩蔡某某。然而由於蔡某某未滿14歲,沒有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將被收容教養。

每一個案例都是一個血淋淋的事實,它在告訴我們:青少年犯罪後果嚴重、危害大,但代價小。

這不禁讓人思考,這些像花一樣的少年,怎麼就長了一副惡魔心腸呢?

04

在2016年6月份的《中國青年研究》雜誌上,有一篇名為《當前青少年犯罪的現狀、成因與消解》(作者為任嘯辰和呂厥中)提出,青少年犯罪主要有四個原因,最重要的是來自家庭教育的失敗甚至缺失:

由於家庭教育沒有盡到責任,無底線的寵愛甚至溺愛,教育方法不當,以及問題家庭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都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心理疾病,從而走上犯罪道路。

《發條橙》:讓同名電影成為禁片的小說,不只又黃又爆慄那麼簡單

還有其他三個原因,分別是孩子自身、學校以及社會原因:

青少年心智發育期不成熟,自控能力差,心胸狹隘還喜歡攀比,一旦遭遇刺激,心理就發生惡性轉化,從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而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忽略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也是原因之一。

社會風行的網絡氾濫和明星勢力,都對青少年的心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扭曲影響。

正所謂“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正是種種因素的交互作用,才讓孩子從天使變成了惡魔。

知道為什麼生病後,最緊要的是要知道怎麼治療。


《發條橙》:讓同名電影成為禁片的小說,不只又黃又爆慄那麼簡單

我們不可能像小說裡那樣,把所有心中有惡的人都進行思想矯正,那樣這世界就真的變成了一個錫制的玩具了。正確的做法是讓人有選擇權的同時,最大概率去選擇善。心中有惡是常人而不一定是壞人,真正的壞人是那些把心中的惡付諸實踐的人。

“善良是要人去抉擇的,當你無法抉擇,你就不再為人了。”——《發條橙》第93頁

對於青少年來說,最要緊的就是家庭教育。

因此,家長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們學會去判定什麼是真正的善,以及怎麼樣從紛繁世界中把善選出來。

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說,“人是衡量一切的工具”,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因而父母的素質也衡量了孩子的人生高度。

首先,家庭教育必須做到以父母為榜樣,你想要孩子成一個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得先是那個人。如果父母是不折不扣的孔乙己,卻妄想讓孩子成為成甲(得到專欄作家),那不過是痴心妄想而已。

《發條橙》:讓同名電影成為禁片的小說,不只又黃又爆慄那麼簡單

此外,父母對孩子要有愛但不溺愛,小說中艾利克斯15歲,他的父母只管他吃飽穿暖,其餘一概不管,甚至還花孩子搶劫來的錢。正是由於父母的監管和約束不到位,才促使艾利克斯成了一個無惡不作的小魔王。

最後,當孩子犯錯後,家長要主動約束和矯正。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都哭訴:我能怎麼辦呢,我管不了他啊。

正所謂“養不教,父之過”,如果你管不了自家孩子,那麼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應同罪。

要知道,張弛有度的束縛才是真正的自由,雜亂無章、放任自流只會讓孩子成為心智不健康的廢品和缺乏道德的危險品。

科技越發達,教育孩子的責任就越重,道路也越艱難。然而,正如德里克·博客(哈佛前校長)所說:假如你覺得教育的成本太高,試試看無知的代價。

因此,我們應該把家庭教育當成主軌道,同時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一起,多軌並行,把無知的代價降到最低。

引用材料:《當前青少年犯罪的現狀、成因與消解》(任嘯辰 呂厥中 《中國青年研究》2016年06)

《場域一慣習理論:青少年犯罪成因的新視角》 (常進鋒 陳國棟 《青年現象與問題研究》2019年第三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