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各異,男女不同

一陰一陽謂之道,但陰陽是不同的,如同初中化學所學的陰離子和陽離子,物理中正電荷和負電荷。

昨天的話題是陰陽合一,夫妻同治,這是從治療角度而言,治療時要考慮到雙方因素;陰陽各異,男女不同,則是分析男女生育能力的各自特點,這如同我們初中學過的蘇子瞻的詩中所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男女生育能力是迥然不同的,女性一個月經週期只排卵一個,且生育週期很短;男性一次射精的精子計數單位是億,且生育期很長,蓋棺方能定論。

一、明媚鮮妍能幾時,女性生育期如花期,雖美但短

女性生育力與年齡關係較密切。男女生育力都是在24歲達到最高峰,所謂紅顏全盛子,都隨著年齡下降而下降,男性這一趨勢不是特別明顯,女方則非常明顯, “明媚鮮妍能幾時”,如同花期,“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女性在胚胎髮育20週期,生殖細胞達到峰值,約600萬-700萬個,出生時,200萬左右,豆蔻年華時只剩下30-40萬個,紅顏一生中只有約400個左右會變為成熟卵泡脫穎而出,其餘或者做伴娘陪伴新娘一程,或者根本就沒有發育;女性在35歲時的生育力僅為25歲時的50%,在38歲時下降到25%,而超過40歲時可能進一步下降到5%以下。

一般說來女性年齡越大,治療效果越差。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所以古人抓緊時間,秉燭夜遊;花期很短,女性生育期很短,高齡女性生育力變差,治療效果就不好,所以女方年齡越大,也應抓緊時間治療,且治療方案越積極。

二、男性生育期長,蓋棺而定

過去一般認為男性生育能力不受年齡影響的,《史記·外戚世家》中記載了“武帝年七十,乃生昭帝”,漢武帝劉徹60多歲遇到鉤弋夫人(拳夫人),70歲生下了劉弗陵,即後來的漢昭帝,蘇東坡的好友張先在88歲時又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這個小妾為張先生育了兩男兩女, 這說明了老年男性也有正常的生育能力,男性喪失生育能力可能需要“蓋棺定論”的,因為懷孕只需要一個精子即可。但隨著年齡增加,懷孕概率會降低,在同樣有正常性生活的情況下,要使女性懷孕,45歲以上男性比25歲男性要花更長的時間(約為6倍);坎貝爾泌尿外科學上也指出,與25歲年輕男性相比,40歲以上的男性其1年之內使其配偶懷孕的幾率下降50%。

但我們應注意,男性生育力儲備是海量的,即使有所降低,但使女性懷孕概率是沒有問題,然而我們還需關注質量,現在科學發現:男性精子的質量從25歲起衰退,DFI(精子核完整性、碎片率)也會升高,可能會增加死胎流產風險,美國醫學會雜誌 (JAMA)報道了大齡男性中因精子損傷導致的20種出生缺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