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電動汽車繞不開續航里程的話題,所謂續航里程指充滿一次電後車輛可以行駛的極限距離。現階段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大致分為三個標準,具體如下。
- 10萬元以下的電動汽車-NEDC測試里程約為300~350公里。
- 10~15萬之間的電動汽車-NEDC續航里程約400~500公里。
- 15~30萬之間的電動汽車-NEDC續航里程約500~600公里。
主流層級的電動汽車續航標準大致如上所述,然而這只是測試里程而不是真實里程。在測試環節中不會使用高電耗的暖空調,亦或者測試場地以恆溫室內的模擬測試標準為主,溫度並不會影響動力電池組的放電效率而造成續航里程的下降。簡而言之,真實的電動汽車續航要減少15%左右。
關於電動汽車續航“縮水”的問題幾乎是無解的,因為化學電源(電芯)必然會受到溫度的影響。同時冷空調的電壓縮機會小幅加大電量消耗,暖風的PTC制熱模塊與PTC蓄電池智能溫控系統是耗電大戶,冬季使用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下降程度會更加嚴重,每小時電耗約5kwh左右。為了解決冬季續航問題,部分車輛使用了“電池組預加熱”系統,但這一系統只有少數一線國產車才有使用。
綜上所述,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並不算高,而且充電的時間還是比較長。現階段的行業標準為30min/SOC80%,使用公共充電站的快充樁半小時只能充80%的電量,剩餘的20%為了保養電池組則需要進行慢充。這就決定了電動汽車的長途駕駛很駕駛員,用車必須掌握兩項“技能”。
1:精準的里程規劃能力。指A/B點通勤要能精確的計算里程與時間的關係,其中要計算的有快充80%的時間與剩餘續航里程,剩餘續航里程與服務區間隔的里程,以及車速與電耗的關係等等。大致得出方案後才能保證車輛正常通勤,不至於出現因計算錯誤而導致車輛虧電拋錨。
2:必須具備高速公路駕駛汽車的能力。因為目前五個等級的道路上,只有高速公路沿線的服務區完善建設了公共充電站;其他的國道省道縣道鄉道很難找到充電站,而沒有充電站則只能使用慢充,以7~8小時充滿的節奏規劃行程。所有駕駛電動汽車長途通勤只能以高速公路為主,或能夠更精準的計算高速與其他道路續航里程與充電站間距的計算。
電動汽車長途駕駛需要具備里程的規劃能力,不過這也並不是一項非常難以掌握的技能——十餘年前生產的磷酸鐵鋰電動汽車,已經有愛好者駕駛該車完成了環中國自駕行。客觀的說,電動汽車只是會延長一些通勤時間而且會對“數學能力”要求略高;如果通勤時間總是很充裕的話,那麼用公共充電樁通勤成本也僅僅是燃油車五分之一左右的電動汽車——能實現省錢看得見。
電動汽車的真實價值體現方式:日常代步中短途通勤。選購電動汽車能在電力部門申請安裝專用充電樁,夜間充電每1kwh的成本只是0.3元且不計階梯電價;以電動汽車20kwh/100km的高電耗標準為例,每公里的開支僅僅為5~6分錢。而相同等級的燃油動力汽車每公里開始會是5~6毛錢,十倍的節省用車成本是不是很有吸引力呢?
其次電動機相比燃油車的內燃機要安靜太多,安靜則代表發動機運行時幾乎沒有震動,NVH的水平高於燃油車很多。日常短途中低速同期會有更靜謐的駕駛體驗,這些是電動汽車的巨大優勢。在續航里程沒有突破之前,電動汽車更適合作為家用的第二或第三臺車;如需要新能源汽車牌照且需要兼顧快捷的長途通勤,目前最理想的選項是插電式混動新能源汽車,供參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閱讀更多 天和Auto 的文章